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王朔最近在干什么,他说还是在“做网站”,“我得盯着”,“老得上班”。一般人很难想象他会去上班,但我还就真见过他在写字间“坐班”的样子。他似乎真的在做一些管理工作。几乎天天去,只是他“坐班”的钟点不那么严格,也不是老坐着。 那个“文化在中国”(www.cultureinch.com)分成四个板块:文学、音乐、美术、影视。界面挺“雅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城市广场设计越来越远离我所期望,投资不少结果物无所值。在《城市广场的梦想(Dreaming of urbenplazas)》一书中,罗伯特.詹森(Robert.Jensen)指出:我对自己创造的城市空间经常感到失望,是因为我们期望它们会与锡耶纳或巴塞罗那的城市空间一样经典,但却不一定是我们所得到的。“广场(Plazas)”一词颇富涵义。而英文词汇“场所(Place)”缺乏涵义,“场所”是指开放空间或宽敞的街道…。英语“场所”一词的含义太过宽泛和多样,使我们不知道城市中心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我一直想从中得出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进入21世纪的城市广场不同于昔  相似文献   

3.
儿子7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表情凝重地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我心不在焉地“哦”了一声。他奇怪地问我:“妈妈,你怎么不说‘好可怜哦’?”我正往卖水果的地方张望,考虑买哪家的橘子,就顺口说:“好可怜哦!”他又说:“咱们后面楼上的那个小孩,  相似文献   

4.
当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我国“二弹”功勋授奖时,一位叫于福海的老飞行员坐在电视机前,热泪盈眶。他的思维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这是一段永远抹不去的经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新泽西州曼罗园他的实验室里,我的父亲爱迪生踱来踱去,一缕乱发覆盖着前额,锐利的眼睛,皱了的衣服尽是污痕和被化学品烧破的洞,全不像一位改革家,他也不充什么派头。有一次一位要人来访,问他是否曾获得许多奖章奖状,他答:“嗯,有的,家里有两瓶酒,是妈妈奖赏的。”“妈妈”是指他的太太,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6.
对男性的性骚扰确实存在曾经看到一个网站聊天室里关于男性是不是会被性骚扰的争论。一个男性说,他23岁的时候在公共汽车上被一个美女性骚扰,给他的心灵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他的感受是:“事情过去十多年了,每当想起,我的心态还是十分复杂的……那么,如何解释我当时的‘兴奋’呢?我想,这与男人被强奸的道理是一样的。曾有人说,男人不可能真正被强奸,因为如果他自己不情愿就不会勃起。科学驳斥了这种观点,遇到紧张、恐慌等情绪时,男人同样会勃起。我们的身体,与我们的思想,许多时候并不是同步而行的。”一位女士强烈反对男性会被性骚扰的提法:…  相似文献   

7.
尽管弗雷格反对把名称的涵义和句子的思想与表象混为一谈,但是在表象、客观事物与思想三者之中,弗雷格认为最可靠的还是表象。这表明他仍然遵循了笛卡尔式的“在场形而上学”原则。罗素把某个名称所代表的对象能否被我们感知作为判定这个名称是专名还是摹状词的标准,甚至把它看做是决定一个名称的意义的标准,充分表明他以摹状词理论为核心的意义学说的经验主义本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像说认为“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实际上是把“我的思想的界限”看做世界的界限,这表明他的哲学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唯我论”。逻辑经验主义把“可证实性”作为命题意义的标准,归根到底还是把感觉经验作为意义的标准,这充分表明逻辑经验主义及其“可证实性”意义标准的表象主义、唯我论和“在场形而上学”本质。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听到"基友"这个词时,我读高二. 那个时候,同学们最喜欢在课间集结成群,私底下聊些八卦和花边新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甚是欢愉.很不幸的是,我们班主任也成为我们谈论的首选对象. 班主任教的是物理,可是长相却像一个正儿八经的书生,平时也没少在我们面前卖弄文采.更应景的是,他有一个很诗意、很文雅的名字——诗友.  相似文献   

9.
一位久居巴黎的华人,姓蔡,绰号“老巴黎”。他问我:“你在巴黎也住了不少天,能说出巴黎哪几样东西多吗?”  相似文献   

10.
一位著名的网球运动员在接受手术时,因为所输的血液不干净,致使他被感染了艾滋病.他患艾滋病的消息一传出,全世界的球迷都感到震惊.球迷们纷纷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向球星送去问候,祝愿他早日康复.其中有一位球迷给他寄去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得知你患病,我难过得要命.这些日子里,我总是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我常这样问上帝,为什么偏偏是你?”  相似文献   

11.
曾教一个洋朋友写汉字,他老人家像画画一样左描右描,最后说:你们的每个字都是一幅符咒图——他没说像鬼画符,其实就是那个意思。中国人迷信“字”,觉得“字”像咒一样有奇妙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严文华 《知识窗》2011,(6):48-48
每年秋季开学时,总会有学生请我做推荐人,或为其写免试直升外校研究生的推荐信,或写申请国外大学的推荐信。绝大多数的要求我都会欣然同意,但也曾拒绝过,原因是我不记得那个学生。在电话里,那个学生着急了:“我选过你两门课呢!”我更愕然了:教过两学期的学生,我竟然不认识?“我一般坐在最后一排。”  相似文献   

13.
这里说的“秦腔”不是那戏,而是三秦大地的那腔调. 语文老师贾甲仓是我转学后的小学班主任,纯种的陕西岐山原上人士,号称跟贾平凹是亲戚,当然贾平凹是谁我们当时是不知道的.他纯正的秦腔着实让我费解了很长时间才适应.他评价我们点名起立的样子,“提起一长条,放下(读hà)一大滩”,我至今都拿来提携儿子.“鬼哭狼嚎犬狂叫”是他对我们下课时的形容.“双手能写梅花篆,我(读e)党不用亦惘然”是对他或者我们命运的隐喻.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在流行的电视系列节目《百万富翁》的某一期中,我充当那个“接电话的朋友”。可是,当我的熟人被一个问题难住时,他选择了“向观众求助”。他的选择是明智的,这不仅是因为我不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而且因为数据显示观众的判断在91%的情况下是正确的。相比之下,“专家”的正确率仅为65%。  相似文献   

15.
盐,看似普通,可是中国人讲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之一就是盐,由此可知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詹王”是传说中的厨神之一,他是隋文帝时的一位御厨,据说有一次隋文帝问他:天下最美味的东西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盐”。你一定吃过盐,知道盐的味道,但是你不一定懂得它千变万化的“晶”髓。盐的颜色一般我们看到的盐是海盐,呈白色。其实纯盐结晶是无色透明的,我们所看到的白色是一种错觉,是由于照在食盐表面的光线,会沿着盐粒晶体表面或裂隙面发生折射和反射。这种现象在显微镜下会消失,就能清楚地看到盐的结晶呈现透明无色。除…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我看过一部电影,其中有一个非常好笑的场景:一位演员问:“假如你有一百万美元,你会怎么做?”第二位演员回答:“什么也不做……假如我有一百万美元,我就会整天歇着,开心地玩.”第三位演员插嘴说:“嘿,你那样做根本不需要一百万美元……你看看我表哥……他身无分文,什么事也不做,但整天就坐在那里.” 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足足笑了一个小时,现在想起来,我还会发笑.  相似文献   

17.
一个在浙江大学求学的“老外”,有天中午跑到西湖边,抬头看起了天。本来这事是老外自己的事,但他奇怪的行为被一位摄影记者发现了,记者问他在看什么,老外说:“我在看天。”“天上有什么?”老外说:“不一样的天。”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时代》2001,(5):54-59
去年11月,3位航天员刚住进太空中的“三居室”公寓,就为如何修理出了问题的空调与“房东”——位于莫斯科的地面控制中心——吵了起来。由于修复工作比预想的更棘手,花费的时间也超出了原定计划,双方的谈话不久就变得火药味十足。最后,还是一位俄罗斯地面控制人员打破了僵局。他恳求道:“伙计们,别跟我过不去了。”他重复着说,地面上的控制人员的确不知道在太空中做好琐碎的“家务”要花多长时间,可那并不是他的错。  相似文献   

19.
正(一)学校的政教处,一个13岁左右的男孩站在角落,他紧皱着眉头,眼眶泛红,拳头握得牢牢的,倔强地将头别在一边——5分钟前,我接到来自学校政教处的电话,电话里头政教主任急冲冲地说:"你赶紧来一下,我们这有个孩子需要你和他谈一谈。"显然,他就是需要我谈一谈的那个孩子。不提那天具体的谈话内容,但其中的一小段对话让我在匪夷所思之余感慨万千。这段对话是这样的:"老师,我不想读书,我可以赚钱自己生活。"  相似文献   

20.
《知识窗》2013,(6)
1.某考生在作文中写了一首打油诗:“未曾提笔泪涟涟,苦读寒窗十几年;考官若不把我取,回家一命归黄泉!” 老师批语:“未曾提笔泪涟涟——不必:苦读寒窗十几年——未必;考官若不把我取——势必;回家一命归黄泉——何必!” ——窗外有张脸 2,我曾在作文中写道:我们的语文老师年纪大了,头发花白,是个老子. 老师批语:还我“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