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乃伊同学     
第二集天才木乃伊一上课,张小开很快就进入了状态——睡觉的状态。正在他睡得迷迷糊糊的当儿,有人用手肘碰了碰他。他极不情愿地睁开了眼睛,原来是阿喀琉斯。“干什么啊?”张小开不高兴地问道,“我睡得正香呢!”“你怎么不听老师讲课啊?”阿喀琉斯一脸严肃。“唉,这种课……”张小开本想告诉阿喀琉斯,这种课他听了也不懂,可话到嘴边,他又改变了主意,“这种课,我们一般是自学的。”“是吗?”阿喀琉斯怀疑地看着他,“那我也应该自学了?”张小开恶作剧地点了点头。阿喀琉斯很信任张小开,对他说的话没有一丝怀疑,他翻开书,忽略老师的存在,自顾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整体欣赏水平不断提高,但对古典诗歌的“平淡”之美,却还领略不深。诗之平淡,是指把丰富深厚的思想感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平淡,比之色,则若素绢,淡而雅;比之味,则若茶茗,淡而香;比之酒,则味永而醉人。至醇至厚而成至淡,平淡的诗语以癯实腴,是美的极高境界,正是“诗语平淡万古秀,华芬落尽见真淳”。诗之平淡不是平庸,而是淡而有味。陶渊明一生“抱朴含真”,在他的诗中,未曾沾染礼法与智巧,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华丽的辞藻,其诗是一种本色的朴素平淡之美。如“蔼蔼堂前树,中夏贮清荫。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几句…  相似文献   

3.
在某次以“读懂学生.有效教学”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中.我听了浙江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青年教师张亮的《女娲补天》,感触颇深。张老师的课,处处关注学生主体,落实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训练.时时彰显本色语文“真实、扎实、落实”的境界。张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12,(4):28-28
主持人:曾经观摩过很多名师的课,单从教学结构设计讲,我十分欣赏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他在设计《枫桥夜泊》时,可谓匠心独运。第一个环节是“启——夜半钟声越千年”,第二环节是“承——张继独听寒山钟”,第三环节是“升——夜半钟声化愁眠”,第四个环节是“转——月落时分听钟声”,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磁场     
我做“模特" 四3班的孩子可喜欢上美术课了,今天我去听实习老师小张给他们上课。他上的是苏教版美术教材的第22课——《老师和同学》,一节人物写生课。孩子们欣赏了张老师的10多张人体素描佳作,在这些有个性的人物面部形象前,他们时不时忍不住笑出声来。张老师像一位激情满怀的导游,把孩子们带入了人物大观园。孩  相似文献   

6.
一、建构与解构 听了曾宝俊老师执教的《蜡烛燃烧和空气体积》这节课,又读了他在《科学课》2014年第5期上发表的《体验自我否定,缜密理性思维》一文,感受到他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学生认识到“逻辑”、“思想实验”也很重要,曾老师称这种打破常规观念的课是“解构”的课。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有幸在南京东南大学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支老师的课堂教学风趣而严谨,形散而神聚,在平淡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听课时,不由想起一本书——《“细节”决定成败》。课后,细细揣摩,恍然大悟,支老师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往往让人回味无穷。“我”课堂上,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中,从不以“老师”称自己,而是用“我”。片段一师:因为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可能要多上一会儿,多占一点时间,可以吗?生:可以。师:好,得到同学们批准,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师:我都忘了讲哪课了,课题是什么?生:《只有一个地球》师:…  相似文献   

8.
魏巍的《我的老师》是一篇朴素自然的美。作“爱戴——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字里行间,犹如一股涓涓细流贯穿全。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的散文素以平淡、清新、自然、悠扬、缜密为特点,被誉为现代汉语的楷模。文章认为《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给亡妇》等为代表的经典散文,或是平淡朴素或是华丽绚烂,总是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格外扣人心弦。这种“淡淡的哀愁”美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也与作者的个性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师道》2013,(7):28-30
在台中教育大学听容理诚老师的“《卖油翁》——对译”一课,是又一次的享受。在此之前,我已在珠海、澳门听过容老师执教的《卖油翁》与《劝学》。而他的每一次教学,都令人感动,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整体欣赏水平不断提高,但对古典诗歌的“平淡”之美,却还领略不深。诗之平淡,是指把丰富深厚的思想感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平淡,比之色,则若素绢,淡而雅;比之味,则若茶茗,淡而香;比之酒,则味永而醉人。至醇至厚而成至淡,平淡的诗语似癯实腴,是美的极高境界,正是“诗语平淡万古秀,华芬落尽见真淳”。诗之平淡不是平庸,而是淡而有味。陶渊明一生“抱朴含真”,在他的诗中,未曾沾染礼法与智巧,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华丽的辞藻,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的每次变革都和数学观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着。自从“数学是一种文化”的理念盛行以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努力张扬数学文化的数学课。张齐华老师执教的两个版本的《圆的认识》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课例。将两个版本的课一比较,我们发现,张老师就数学文化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这正如他在教后所言的那样:“与其向着数学以外的‘花花世界’去寻找课堂的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3.
这次淮北之行一共听了七位专家的课,可谓是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专家们风格各异,或朴实,或华丽,或内敛,或奔放,但是他们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总会给人以启示,尤其是赵昭老师执教的《匆匆》一课,让我十分感动。这种心情姑且叫做“匆匆”的感动吧!  相似文献   

14.
有幸在“2006运河之声——全国多种风格与流派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会”上欣赏了薛法根老师风采独具的“公开的家常课”,终生难忘:没有多媒体,没有激昂的演讲式导语,没有一浪又一浪的掌声……一本书,一根粉笔,一支笔,师生的“道具”如此简单,但课堂上书声琅琅,发言精彩,品读有味,练笔扎实——浓郁的“语文味”扑面而来!薛老师和蔼可亲,语速不急不缓,让第一次见到他的我油然而生“陌生的熟悉人”的奇妙感觉。课品如人,他的课堂上弥漫着一种神奇的“宁静场”,令学生和观者的身心无比放松——感到不是在上课,不是在努力地学习语文,而是在呼吸着语文,在生活着语文,在语文中生活。课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自然,这不正是课堂的最高境界吗?如同那节课上一位学生对同学读书的评价“:他读书的声音一直在高潮中!”高潮是短暂的,宁静是永恒的。平实,朴素,大巧若拙——我以为,这就是薛老师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5.
郭家海老师在本刊第五期上撰文说“真理是朴素的”,我们赞同之余还想补充一句:“朴素”的并不都是真理。我们相信郭老师的真诚。他以“朴素”的思考,用“朴素”的语言对“‘非指示性’教学模式课例”作了酣畅的批评。但其中的一些逻辑、观点未免太“朴素”了,我们不敢苟同,觉得有澄清的必要。首先是逻辑。郭老师认为“‘非指示性’教学模式问题之一是彻底否定历史,属‘一把火烧光类’”,接着摆出了“孔子《侍坐章》中体现的教学观念比今天还自由”的证据。郭老师因为看到了我们对“‘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目的的阐述: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6.
对于张康桥老师的课堂,我常常会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好奇感与“向课性”,在这种惯性的驱使之下,多能获得一种阅读的满足。当然,这种满足不是缘于他在那个特定时空里说了多少漂亮的“公共话语”。也不是变化了多少新奇的手段技巧.更不是运用了多少眩人的感官媒体。读他课的感觉,就好比旅途中,毫无准备之时,猛然邂逅觅寻已久的朋友,那种惊喜一时无法言表。——当然,有时也会有一点不小的迷茫,恨不能动用全部的脑力去费神地思量。《九色鹿》的教学于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朋友,在  相似文献   

17.
据说,在一些语文老师中流传着一句话:“听课要听李镇西。”我没有听过镇西的课,是一大憾事;但是从这些教学实录里,我仍然不难感受到镇西在课堂上那份挥洒自如的从容,那些灵光一闪的机智和幽默。听这样的课,确实是一种艺术享受!我想,很多语文教师都把能够听到镇西的课视为幸事,不是没有原因的。——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读《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李镇西的课与李镇西的文字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似乎很难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我的直感是,李镇西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  相似文献   

18.
回忆我四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我感到最值得一提的有三个课例——《跳水《》田忌赛马》和《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它们生动而集中地体现了我在语文教学上的三次飞跃。上世纪80年代,我的代表课例是《跳水》。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他的著作《教海漫记》中有这样的描写“:靳家彦饮誉四海的《跳水》,我听了三遍,就像听梅兰芳的《霸王别姬》一样,韵味无穷,百听不厌。它的内涵很难用语言说清楚。因为艺术——包括教学艺术——是不可能用语言描述清楚的。”他在实录了“取乐”一词教学片断后感慨地说“:靳老师显然不仅仅是在解释词语‘,我…  相似文献   

19.
赠言·签名     
再次捧着支玉恒老师《课堂情趣与智慧》这本书,我已经被这位名师的教学理念深深地折服了。“不经意地去做什么,而什么事情都做了”。这真是为人师的最高境界呀!读书如见其人,见人如听其课。难忘的是2005年11月20日,在大光华学校的大礼堂里,我坐在他对面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笔者有幸观摩了支玉恒老师的现场教学。支老师领着六年级的孩子一起学习初中二年级的课文——朱自清先生的《歌声》。课文描绘的是作者在听了中西音乐歌舞大会"中西丝竹和唱"之后的感受,文字华丽、润泽、感性,笔调清雅可人。在支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既没有感到艰涩难懂,也没有感到刻骨铭心,感受到的只是一种平淡的温情。笔者则从中领略到语文教学的一种淳美境界,品咂不够,诉诸笔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