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群 《中国教师》2014,(Z1):222
<正>音乐课是什么?音乐课是唱,音乐课是听,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喜欢唱歌课而不喜欢欣赏课。音乐课程标准中对音乐课程中的感受与欣赏作出了具体要求,文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聆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未能解决的关键问题,那就是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应使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熟悉民族音乐的语言,接触外国的优秀作品,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初步具有唱歌的表现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过去,不少教师的教学是不注重能力培养的,他们不管哪个年级都是采用听唱  相似文献   

3.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课中重要的内容,原有的模式就是发声练习,教师教唱学生学唱。教学中缺乏变化,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4.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泉 《成才之路》2009,(15):26-26
音乐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包涵的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创新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在音乐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唱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有效手段。唱歌的考查可结合唱歌教学进行,每教完一首新歌之后,抽测2—4名学生,根据学生的演唱姿势、发声吐词、表情处理等让同学们评议后由教师评分。这样做使学生学得认真,评议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对大纲中规定的必唱歌曲和推荐歌曲,要求学生能背唱。  相似文献   

6.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课重要的内容之一,原有的模式就是师生问好,发声练习,教师教唱,学生学唱,在教学中缺乏变化,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单纯的教唱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分散,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唱歌的积极性。我认为:要使学生唱好歌,应让学生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感受音乐情感并能用正确的方法来表现,使他们唱之有声,歌  相似文献   

7.
<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人类文明进程史上的精神财富。高中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及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具有一定的音乐创造能力。所以,在短短的每周一节课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及教师的潜力尤为重要。音乐教学不只是简单地教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和享受,打开学生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因此,教师根据大纲和学  相似文献   

8.
刘传富 《快乐阅读》2013,(21):36-37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使我们想到: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让学生所接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音乐教学就不能最终取得成功。作为一名音乐课教师,要全面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不能不重视音乐欣赏这一关键环节。我们认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基本技巧,还要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上多下功夫。一、要考虑不同学生在音乐感受能力上的差异,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做到因人而异我们知道,音乐欣赏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一般来讲,文化素质高低和音乐知识的多少与音乐  相似文献   

9.
谭晶 《甘肃教育》2014,(23):117-117
正音乐教学是一种"美"的教育,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创造美,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趣味性,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能够快乐地学习。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学习学生在听、说、唱及感受与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音乐审美能力提高这一要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  相似文献   

10.
【案例背景】理论背景: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其他科目有所不同,音乐学科更偏向于对学生学习兴趣、个性发展、音乐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评价这个环节,而科学完善的评价能有效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也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反馈,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实现评价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音乐是一门因重复而呈现价值的艺术。音乐学习的基础是音乐记忆,但是,随着视听设备的普及,我们的记忆能力越来越弱。纵观现在的音乐课,上至国家级的优质课,下至日常课,教师往往只教会学生"视唱",而没有教会学生"背唱"。平时的音乐课中,教师对学生的歌词记忆没有要求,再加之现在音乐教材循环使用,学生不能将书带回家,完整背唱歌曲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虽然学生平时学了很多歌曲,但却不能完整地背唱一首歌。  相似文献   

12.
杜秀芳 《考试周刊》2009,(29):228-228
小学音乐是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初中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现状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的音乐教学中经常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教学生课本上的音乐知识和学唱课本上的歌曲,学生总是不能很认真地上课,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非常厌烦的神情;而当教师在弹奏一些名曲,播放或教唱一些课外流行歌曲时,学  相似文献   

14.
欧阳海波 《考试周刊》2009,(32):235-235
学习音乐,不仅仅是学唱几首歌、懂得一点乐理知识、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音乐能启迪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和优良品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是通过教师亲切、自然的教态,流畅、动听的语言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与心灵之中,让学生懂得,学习音乐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通过学习音乐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爱国情感,激发振兴民族的自强心。感受与鉴赏作为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创造音乐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作了很好的铺垫。我在教学中,充分把握音乐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范唱教学在歌唱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掌握歌曲情绪,学会、学好歌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有一种误区:认为"范唱"仅仅是教师对新歌进行示范性演唱的一种过程。只要教师把歌唱准、唱好,就已上好了范唱课。而在教师进行范唱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歌曲的认识、感受、体会、情绪及心理变化等方面却并不关心。导致范唱教学事倍功半,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掌握情绪、理解内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音乐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又能激发人的情感,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听、讲、唱等来理解作品,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入到音乐意境之中。  相似文献   

17.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美的因素贯穿于音乐课堂的整个过程,教师本身的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说、唱、奏、跳、演等都要力求尽美尽善,特别是教师的课堂语言美。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欣赏音乐不能只停留在聆听上,还需结合身体律动等辅助手段欣赏与学习,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从声势、体态等律动教学入手,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用心灵去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全身心地投入音乐。  相似文献   

19.
庞媛 《广西教育》2011,(28):63-63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小学生直接模仿唱歌词的能力相当强,但唱曲谱相对较难。不能说这些学生都是“音盲”或“音高感不强”,因为他们在课上、课下模仿唱流行歌曲时,连相当难的音程都唱得非常准,说明他们的音高感相当好。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识谱教学呢?  相似文献   

20.
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传统的音乐课满堂都是教师自己唱,学生唱,老师弹琴学生唱等模式化的影响,使人产生一种误解,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音乐教师就是唱歌的。这样课堂纪律死板,该蹦的不蹦,该跳的不跳,从各方面限制了学生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创造音乐的发展。新课标理念指导我们怎样上好音乐课,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