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提起哲学,有的同学就觉得是“竹篮上吊水桶——玄(悬)之又玄(悬)”,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其实,哲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只要留心,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发现哲学的影子。反之,当我们有意识地运用哲学道理去观察、分析、理解和感悟生活时,才更能发现哲学的魅力。生活——哲学——生活,相互阐发,相互诠释,奇妙无穷,其乐无限!循着这一思路,本人撷取了教学中各种类型的小故事,运用于哲学常识课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声有色,使师生在互动中体味个中的道理。一、趣谈《清明》探析哲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相似文献   

2.
政治课教师都懂得 ,“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个哲学概念 ,意思是指一种静止、孤立、片面的看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我们在课堂教学和生活中极力避免和批判的对象。然而 ,在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克服的同时却使自己的教学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境地却浑然不觉 ,真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诚然 ,在政治课的所有科目教学当中 ,就数哲学教学最令师生头痛了 ,教师觉得难讲 ,学生觉得难学 ,吊灯悬竹蓝———玄而又玄 ,已成为对哲学的一种定势看法 ,因而在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一成不变的、孤立刻板的现象 ,如此形而上学的教学与我们…  相似文献   

3.
《中国语文》2011年第3期发表了吕蒙、毛远明《释"悬米"》一文(下简称吕文),文章认为:文献中的"悬米"乃"悬水"之误,由"悬水"的"瀑布"义比喻连绵不断,源远流长。然细考各用例,我们发现吕文的释义并不准确,以下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4.
生存论哲学主要是围绕着人的生存而展开的研究,其核心是人的生存方式问题。在生存论视域下对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进行审视,我们发现:成玄英对"玄"的界定,以及通过"遣有去滞"、"和光同尘"的认识方法对"玄"的形而上追问,达到了"人"与自然、道与德、境与智的冥合,从而超越了主客关系,寻求主客未分的前状态,又"处染不染"而回归现实。这些对人的生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老庄哲学虽然向有"否定哲学"之称,但它对现实王权及其"有为"行为并不一概否定.在老庄看来,"无君无为"固然是人类最美好的在世型态,但是当人的邪欲产生以后,当人们逐渐远离了自己的本性,君王的临御也势在必行.只有通过君王的"有为"行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人们才能重返失落的家园.所不同者只在道家哲学所说的"有为",都不过是一时的权变,并不像儒墨名法那样将其视为常则.有关这一点,我们在魏晋玄佛学者那里也同样可以获得十分明切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在《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相当部分学生觉得哲学课抽象枯燥、晦涩难懂。产生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课堂教学缺乏生活的味道,缺乏真正的哲学味道。因此,《生活与哲学》的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感悟、运用哲学知识,寻求生活的"哲学味";让学生在哲学学习中回归生活,理解生活,体会哲学的"生活味"。"诱"——诱发哲学兴趣哲学是兴趣之学,柏拉图发现哲学是他真正的兴趣所在,于是一把火烧掉了自己之前的作品,开始专心研究哲  相似文献   

7.
冯平 《华章》2011,(11)
从"玄道"到"重玄之道",是道教融摄先秦道家之思想理论的阶段性发展.本文以道教思想的融摄发展为背景,论述了唐道教学者成玄英的道教重玄思想的主要范畴、人生哲学、意义及影响,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道教重玄思想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8.
成玄英<道德经义疏>是"集重玄之大成,宗六代之奥论".从其来源看,玄学、佛学、道学是建构成玄英重玄思想大厦的三大支柱;从其内容看,成玄英的重玄论说主要作为本体的重玄之道、方法的重玄之智和境界的重玄之域等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9.
茶为民生,健康为本。茶为国饮,不玄不虚。茶之天性,清静雅和。茶之品格,精行俭德。茶之艺术,和合合美。我们应大力弘扬陆羽茶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享"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10.
"象外"的哲学渊源可以上溯到老、庄、《易传》,但是上述文献尚未提出"象外"概念。直到六朝,"象外"才进入哲学、佛学的理论视野,进而影响到文艺美学。魏晋玄学语境中的"象外"主要指"象外之意";佛学语境中的"象外"主要指"象外之谈"(象外的佛理),实际依然是"象外之意"。故而六朝玄佛均重"象外之意",而非后世司空图提出并以之知名的"象外之象"。六朝画论"象外"说的审美指向是"象外之精灵",意近于玄佛语境中的"象外之意"。直到唐代,"象外"才正式进入文论之中,这又反证六朝画论"象外"说具有首创之功。  相似文献   

11.
唐代韩愈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其精义.从哲学意义上说,也就是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读书上,特别是在文科的学习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以政治学科必修模块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为例,谈一谈如何提要钩玄——理清"理"和"序".  相似文献   

12.
闲暇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休闲"、"度假",而是一种悠闲自在的精神状态。在"闲暇"中人能摆脱日常俗务的困扰,能以一种崭新的视野去审视、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即能使人对之产生"惊异"。"惊异"不仅是哲学的开端,也是哲学之恒在、内在的源头。因此,我们说闲暇与哲学有密切的关系:闲暇是哲学得以产生、存在、发展并保有鲜活生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黑格尔说过,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如同普照大地的阳光,它照亮了人类的生活世界,使得人类生活显现出意义的灵光。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们就不能前进。哲学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哲学家冯友兰借用先贤之语概括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把哲学的形上思维应用于解  相似文献   

14.
教育哲学如何关怀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哲学最为关心的就是人的生活及教育实践,它的根本目的与方式是,通过思想为生活在一起的公民思辨塑造灵魂(德性)和社会正义的教育秩序的理想、目的或原则,这是教育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根本内涵.教育哲学无法直接去"过"生活,而只能是"思"生活或"言"生活.教育哲学的可能性在于能够提出教育和生活的基础问题,并在思想的深处反思造成现实困境与问题的价值、观念或意见.为此,教育哲学探寻涉及教育的理性真理,形而上地洞察教育存在的根本目的、价值和基础原则.教育哲学只有超越各种意见到达关于教育存在之根本秩序的理解,才能为生活及教育提供有意义的思想理论.如果教育哲学放弃或遗忘根基性的形而上追问,关于教育的形形色色的错误意见就无法得以辩明,教育哲学就会真正缺乏目的感、价值感和实践感,它自身也就真正疏离了生活及教育.  相似文献   

15.
郭象(252-312),字子玄,魏晋时期著名玄学思想家.“自性”是郭象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本文试对“自性”范畴的思想来源、理论内涵及哲学意义作一系统分析评述.“自性”,也称“性”、“性命”、“性分”,作为一个基本范畴,在郭象哲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翻开郭象的《庄子注》可以看到,他用以解释、说明、论证“自性”范畴的注文,达近百条之多,散见于《庄子》内外杂近20篇文章的注释中.郭象认为,庄子哲学的核心之一就是“序万物之性”、“明性分之适”.由此可见,“自性”是庄子哲学的重要论题,更是郭象哲学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6.
越过儿童与教化之间的纠缠,儿童现象世界作为一种本真的存在,对哲学上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儿童是成人的根,童心是儿童存有的根,童心自然是成人的根,童心乃人类文化与自然历史之根.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童心""赤子之心"是"善端"之发源地;在西方哲学中,善是理性自然进程中之"普遍原理".因此,童心是善之奠基.只有首先护持先验之"童心",个体与城邦之"善"才有可能.以"童心为善奠基"反思儿童研究的地位,儿童研究理应成为未来关于人的研究之中心学科.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不需要教育,教育学的理论逻辑首先在于认识到儿童精神的本性,复归儿童生活的本真,发现作为善之奠基的童心哲学.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功利化需要教育本真的回归.哲学来源于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哲学的思考与敏悟让我们超越工具化的生存方式,进于一种哲学化的生存,教育哲学就成了教育者在繁复与劳碌的教育行动中心灵回归的小径.人总是生活在期待与想象的过程之中,快节奏的生活使人失去了生存的韵味.哲学开启我们新的生存境界,将我们从世俗化的生活中超脱出来.虽然我们注定元法提着自己的头发从现实中超拔出来,但凭着哲学的幽径,我们可以找到心灵安顿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哲学被称为智慧之学,主要基于哲学在反思中,促使人们从"熟知"走向"真知";在于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总体的、根本性的认知前提和最根本的方法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哲学通过对世界根本问题的反思、追问,寻求世界对人及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实现其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与介入.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是内含在哲学自身之中的,是它的应有之意.在哲学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哲学的学科特点和功能,自觉实现哲学教学目标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哲学家马修斯是儿童哲学的开创者及先锋人物,与"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齐名,著有儿童哲学三部曲。他认为运用哲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强调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应平等待之。我们通过对马修斯儿童哲学的研究,可以看出马修斯之所以关注儿童哲学是因为他发现儿童与哲学有天然联系,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马修斯通过与儿童对话来"做"哲学,认为"群体探究"是对话的过程,思考故事是对话的媒介,意义发现是对话的目的。马修斯儿童哲学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有如下几点启示:要尊重和爱护儿童爱智慧的天性;努力促进儿童哲学的学科建设及推广教育的繁荣发展;儿童哲学教育是在方法论上对"钱学森之问"与"顾明远之问"的一种解答。  相似文献   

20.
"神韵"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其内涵相当丰富和复杂.为辩明"神韵"范畴的实质,需从历史上对这一范畴作一梳理."神韵"不仅形成了自己的诗歌美学体系,表现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境,"意在言外"的"韵味"之美,"韵外之致"或"味外之旨"的审美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艺术审美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的美学风貌.如果我们把"神韵"范畴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意识进程中来进一步把握,会发现它不仅有着更为明确的哲学美学基础和文化内涵,还能挖掘它更深层次的丰富审美意蕴.其清远淡雅的风格.传达给读者含蓄蕴藉、寻绎不尽的美感.它与同为东方民族的日本审美范畴"幽玄"都强调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审美关系,体现了两个东方民族对待自然的独特审美态度.二者的审美趣味均趋向于超越和内省,通过与自然交流来领悟人生,当然,它们更多地是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包含了更多舒展个性的要求.同时,西方的"移情"观念也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探讨"神韵"范畴提供了参照对象.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揭示它内在的美学底蕴,同时要探寻和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核,把握其所具有的丰厚意义,与当下对待自然、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结合起来,认识到它所具有的广泛而多元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