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盲人女作家海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结尾处留给人们一个问题: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度过?生活在光明中的人们,有多少人能想到,又有多少人能回答?因为光明对他们来说太一般,从未想到过珍惜。拥有时并不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宝贵,这是许多人的通病。 有的人有拥有时并不珍惜。他们认为光明是生来就有的;认为生命是上天必然的赐予;认为时间是无穷无尽的;认为情义是人生中自然的拥有;认为身边的一切都是造化的创造,……认为拥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理所当然,随手可得。如果这是因为拥有太多而麻木了的缘故,那么失去后的感觉会使你明白拥有的宝贵。 世间没有什么“理所当然”。时光不会返,青春  相似文献   

2.
圆是最重要的曲边形,古埃及人把它看成是神赐予人的神圣图形!怎样求圆的面积,是数学对人类智慧的一次考验. 怎样求圆的面积?现在已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用公式一算,结果就出来了.可是你知道这个公式是怎样得来的吗?在过去漫长的年代里,人们为了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不知遇到了多少困苦,花费了多少精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国处在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思潮涌动的阶段。有很多人认为当代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大学生没有信仰。从一名中国大学辅导员的角度,应当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又该如何培养大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信仰呢?本文将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成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信仰展开论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封建地租不仅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具有密切关系,而且是中国经济史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史学界逐渐重视。但过去谈的主要是实物地租及货币地租。解放前中国有没有劳役地租?其具体情况如何?从来没有专文论列。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看法,希望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5.
道法自然:我有种感觉,新课程新标准给我们带来新理念的同时,实际的教学走向似乎也给人带来一种担忧。学生一学期到底学会多少?掌握多少?留下的又有多少?又应该如何去检测?我们批评过去的教学太注重知识,但人类积累的知识也不可能每一样都让孩子去探究啊!我们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如何才能不偏废知识的传授呢?  相似文献   

6.
金钱,这一古老而充满诱惑力的字眼。古今中外为多少人所图慕、追求。所谓金钱观,就是人们对金钱这一客观事物的产生、发展、作用、影响的看法和观点。金钱——货币的代名词,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中发挥了无论人们如何褒贬毁誉,都无法抹杀的客观作用。可以说、自从人类社会有了金钱,就有了人们观念形态中对金钱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看法和观点依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不同而各异,或者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里  相似文献   

7.
【案例】《嫦娥奔月》教学片断(苏教版五上)师:人们为什么非常思念嫦娥?生:因为嫦娥美丽善良。生:因为嫦娥勇敢机智。师:人们日夜思念着嫦娥,这"人们"就仅仅是当时的人们吗?生:我觉得,包括当时、过去和现在所有的人们。师:这个故事流传多久,就会有多少人去思念嫦娥。  相似文献   

8.
尊严体现着人之为人的高贵性,人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正因为他不仅有智慧,而且有道德感和尊严感。处于逆境或困境中的人们是如何捍卫人的尊严的呢?在这尊严的背后又有多少人性的闪光呢?这恐怕是那些生活一帆风顺的人们所难以体会的。  相似文献   

9.
一家电视台举办了一次竞赛,其中有一道所谓的最高分值题。主持人大声宣读:“一条蜈蚣有多少条腿,10对?12对?14对?还是,16对?”你能说,这种考题考了哪类“知识”?这种考题又有多少“学问”?曾经有人想考爱因斯坦,便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爱因斯坦告诉他:“我永远不会去记我在任何一本手册中都可能读到的东西。”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应该用头脑来想象和思考更重要的东西。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可以创造出新的东西,推动世界进步,并且还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他认为,一个聪明的人,应该学会如何把…  相似文献   

10.
信息     
关键词:泡沫中国是个泡沫吗?过去一年来,外部市场的看法从一个极端———没有确凿证据支持的观点--猛然转向另一个极端。一年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面临增长疲弱的局面,而数百万失业大军将造成社会动荡。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到去年年中的时候,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引人  相似文献   

11.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都涉及到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在对外开放中,我们要善于吸收和借鉴整个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也是人们思想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正确理解这一观点?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生价值,时下流行两种观点.一是以哲学理论为基础,认为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倡导积极人生;一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认为人生价值在于占有和享用社会财富的多少,追求人生价值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前者倡导积极人生观,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后者较容易被人接受,但往往由此而忽视道德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引起歧义误解.那么人生的自我追求和人生的社会预求之间有怎样的一种矛盾关系呢?本文从理论上对个人价值观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战国秦汉的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历史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社会奉行的一种传统性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对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影响.过去的研究表明,从封建农业经济是封建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根本点来看,这种政策是应该历史地给予肯定的.但是,有的研究者过分强调农业与工商业在封建经济中的运动是对立和反向的,“不抑商,重农就完全落空”,甚至认为工商业是封建社会的致乱“祸源”,(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下,页615.三联书店1980年版)这种观点,是大可商榷的.我们不能不看到,重农抑商政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消极作用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任何经济理论都可成为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而经济史研究究竟选用何种经济理论,则主要取决于理论本身对研究课题的适用性和经济史料的特点,因此,蒙古族经济史研究应重视和运用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尤其要重视和运用马克思在对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所作摘录和评注中阐明的观点。同时,结合蒙古族经济史的特点,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这样,我们的研究才会有所突破,才会得出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史学萌芽于20世纪初,已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其标志是相关著作的出现。对干学科萌芽的深层次原因,学术界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回答。从外部条件分析,一方面,西学东渐为学科萌芽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外国人.尤其是日表人对中国经济史学科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促动作用;其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强烈现实需求。中国经济史学萌芽时期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对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史学的萌芽,经济史逐渐演变成一门专门史;中国经济史作为一门课程开始走进大学课堂:中国经济史学的萌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位教授在某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他问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年轻人:“有多少人锯过木头?请举手。”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接着,他又问道:“有多少人锯过木屑?”全场哑然,没有一个人举手。“当然,你们不可能去锯木屑,”教授说,“因为木屑是已经锯下来的木头。过去了的事情就是木屑。当你为那些已经过去了的事烦恼丛生时,就相当于在锯木屑。”人们常说,好了伤疤忘了疼。这话是对那些善于遗忘者的挖苦。殊不知,遗忘正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人之所以成为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记忆上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忘记大多数事情…  相似文献   

17.
民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密切相关.因此,每个国家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不尽相同.当前,中国的民主制度不同于西方议会制、多党制等民主形式,有人因此认为中国没有实行民主制度.那么,中国实行的究竟是不是民主制度?是什么样的民主制度?这种民主制度有什么样的优势与不足?应该如何去发展和完善?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房宁教授. 记者: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但谈到中国政治发展时,不少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也有人认为中国实行的不是民主制度.请谈谈您对于这些观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目前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什么是人文精神?有种观点认为,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位,人以“文”为本性,它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自身心灵的诸关系的协调,以教化天下。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其实,什么是人文精神真是很难说得清楚。每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不一样,东西…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教改革中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已经和正在对改革产生误导,必需引起重视。 这种“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一、计划经济弊端论 这种观点认为,我国是计划经济,根据经济决定教育的基本观点而推论:高教(主要是高教体制)中的弊端是计划经济造成的。 高教体制,作为一种制度,其利或弊,当然为经济即经济基础所决定。问题是:到底什么是计划经济?我国是不是计划经济?产生高教弊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第一,计划,不等同于计划经济。计划,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标制定的工作安排和部署;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才能通过正确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政治和经济,寻访我国海关产生和发展的轨迹。认为古代海关远在封建社会初期就已经形成,或认为中国海关是19世纪的“舶来品”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探寻我国海关萌芽,成形和发展的历史,不仅对深化古代经济史和海关史的研究,而且对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海关制度,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