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术研究倾向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福柯关注知识—权力问题,以谱系学的研究方法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权力—知识观,认为权力和知识是并生共存的关系:权力产生知识,制造知识,规定知识,裁判知识;知识助长权力,增效权力,捍卫权力。并在此基础上,细致研究了学校教育中的"规训"现象,指出学校就是一个规训机构,学校教育是一种规训教育,无声地控制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感",作为社会上的广义的"仁人志士"通常所抱有的庞大的"社会责任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意义,其整体上的思想质地,既有现代性与传统的贯通,又有西学特色与民族文化要素的结合,属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种新气象。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进步知识分子群体中,胡适是最有清醒的、自觉的和鲜明的"文化使命感"的一位,他对于"文化使命感"的反复提出(从"为国造因"到"再造文明")及其践行,实质乃是一种"文化报国",即从深沉的爱国主义立场出发,本着对世界文化潮流的把握,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包括文化国情),而立志以个体的社会文化活动,报效于民族和国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整体的思想文化建设,又集中表现为提高国民思想文化素质)的一种可贵的努力。如果说有什么"胡适思想"的话,此即"胡适思想"的精髓;如果说有什么"胡适精神"的话,这同样是"胡适精神"的最具光彩、也最具深刻文化价值内涵的一面。其实际的社会影响,已经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从‘五四’开始形成的新文化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政治主张>是胡适等人针对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状况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政治方案.这一方案的提出既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工具主义理解,也反映了他们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把握.此外,他们把实现有序的社会政治寄托在"好人"身上,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看,社会公共利益的产生、存在先于个人利益,受其影响,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亦早于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在前国家社会中,习惯法上的社会经济权力和社会经济权利是重叠的。国家的建立促使国家经济权力与社会经济权力分离,在国家经济权力受到公法的有利保护的同时,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社会经济权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知识与权力的互动与划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知识活动领域和大学职能变化所受到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中,政治权力对大学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最具强度的。政府对大学的干预与大学的自治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应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平衡。当今社会,知识与权力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知识就是权力",知识日益成为权力的工具和权力的合法性外衣,大学作为知识组织,往往是规训社会、驯化学生的某种"权力的眼睛"。为了不让知识从属于权力,必须坚持学术自由,保持知识的独立地位,必须要有知识与权力之间自觉、清晰的划界。  相似文献   

6.
乡村"混混"是乡村社会变迁中文化与结构的矛盾性产物。对于乡村"混混"的界定与相关研究表明,这一乡土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已经日益呈现出常态生存的特征。而乡村"混混"的发展壮大则是1980年代国家治理转型以后,基础性权力与强制性权力同步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话语权力"理论是福柯的核心思想,话语是一种秩序,更是一种权力结构和结构性的权力。话语、知识和权力三位一体:话语是载体、知识是表象、权力是实质,没有话语的生产就没有权力的实施,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权力思想与西方的翻译霸权是相辅相成的:翻译霸权是"话语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实践形式,话语权力则是翻译霸权的深层逻辑和内在本质。在翻译领域,"话语权力"理论启示我们:要站在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高度看待翻译问题;要警惕外文内译过程中的价值观冲击;内文外译中要强化异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宇 《班主任》2011,(6):29-30
班主任的影响力来自两个方面: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社会组织赋予的,是一种法定的职位权力。担任了某种职务,便有了这个职务相应的法定权力,是一种"硬"性力。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是由领导者的品德修养、知识能力、情感状态等素质和行为形成的,是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可视为一种"软"性力。智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社会事实上存在着两种秩序和力量:一种是官制秩序或国家力量;另一种是乡土秩序或民间力量。但是,由于缺乏行政隶属关系,实际上前者的这种垂直权力结构在乡村社会是根本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垂直与平行相交的权力结构,即包括街头官僚、乡村精英、权威人物、能人等几种权力主体的模式。在这种权力结构模式下,虽然他们处于中国权力体系的最末端,但是却在基层政府与民众之间搭起了一座通向信任的"桥梁"。因为他们掌握了其他政府组织或群体所不具备的获取村民信任的特殊资源———能力、威信和依附。在这种权力结构与信任资源获取方式共同影响下,中国乡村社会中"权力-信任"关系也表现出"强权力-强信任"、"强权力-弱信任"、"弱权力-强信任"和"弱权力-弱信任"四种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政治社会学的视角下,当下治理黑恶势力组织犯罪运动是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力关系运作的产物。国家通过惩治黑恶势力组织犯罪一方面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正常控制,另一方面进行权力整肃并实现权力合法性的维持与巩固。民众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推动犯罪治理与权力整肃的开展,同时由于民意所固有的缺陷也对该过程产生负作用。应正确看待"严打"式的治理黑恶势力组织犯罪运动:既有的批判观点存有逻辑错断,法律的规范作用在此过程中注定有限。这一治理运动的启示是,一是权力整肃急迫于犯罪治理,二是需平衡对待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这两种公民社会中的不同话语主体。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之后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情爱叙事展示出知识分子爱情的各种可能性状态,及其中所包含的意义探寻的过程。通过各自的文本,朱文、韩东、李洱、北村描绘出"性"万能、"爱情错位"、情感的"无力"与"淡漠"、"诗性之爱"承担终极价值的无力等场景,这表明客观的"知识"体系虽然参与了知识分子爱情的发生机制,却丧失了提供自明而普适的伦理价值观的能力。这一时代的情爱叙事折射出知识分子精神价值取向的迷茫与焦虑。  相似文献   

12.
从"政府主导下的合规格性单向度质量观"向"多主体介入表达的合需要性复合质量观"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演进路向。单向度的质量观与我国社会整体的精英主义制度化有密切关联。并且,标准单一的、精英主义的制度基础与市场结合产生的实践机制进一步诱导了质量的趋同和单一性。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席卷而来的市场力量以作用于基层教育组织上的"体制性的市场化逻辑"深刻影响着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现状。同时,由"客体性"合规格质量观走向"客体—主体性"合需求性质量观的发展态势也很有可能预示着高等教育质量的制度基础正在发生着潜在而深刻的"复合效应"。  相似文献   

13.
1847年《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写成的一部论战性著作。立足于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在分析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过程中,解读出了马克思主要针对蒲鲁东颠倒地理解经济范畴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形而上学地理解辩证法的实质、唯心主义地理解社会发展动力三个方面的批判。从马克思对蒲鲁东这三个方面的批判过程中,进而可以看到《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哲学理论与政治经济理论的分界点。这个分界点就是马克思不仅对自己刚刚创立的新唯物史观的验证运用和丰富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刚刚创立的新唯物史观指导下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批判历程。因此,《哲学的贫困》也就成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起点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剧烈变迁,教师劳动也发生了重构,其重构的结果便是教师劳动过程呈现出"普罗化"的趋势,即教师劳动逐渐从复杂的专业活动异化为以重复大量简单劳动为主的技术性活动。本研究在对一所小学教师群体展开民族志研究的基础上,展现出在教师日常劳动中的普罗化表征:教师工作中缺失理念设计的话语权、专业工作碎片化、智识参与度低、深陷于日常繁杂事务。教师劳动过程的普罗化与教师专业化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张力,让教师群体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由于学术界对"社会劳动生产率"始终没有做出准确的界定,导致了众多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曲解,甚至质疑。21世纪以来,至少有6道高考试题体现了我国学术界的这一现状,引起了研究者对"社会劳动生产率"问题的关注,使得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劳动生产率"概念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从时间维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商品的全部劳动的生产率",而不是"活劳动生产率";从空间的维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全球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生产率",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把这里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理解为"部门劳动生产率""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的观点,都是对马克思"成反比"论断的错误理解;所有建立在对马克思"成反比"论断曲解基础上提出的对"成反比"论断的质疑,都是站不住脚的;正确理解和使用"社会劳动生产率"概念,才能在教学中演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才能设计出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高考试题。这对于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问题,对于政治经济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文学观念出发来考察中国古代作家艺术人格的主要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温柔敦厚型,作为一种艺术人格的模式,它居于主导地位,这类作家进入创作时普遍具有一种对社会人生作褒贬的欲求,进入创作时普遍重视对文本社会意义的构想。一种是不平则鸣型,这类作家敢于坚持"发愤著书"和"不平则鸣"的精神,有着相对稳定的创作意向,在造境、构象时追求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一种是适己任性型,这类作家注重的是个人的自由,他们不求奉献,极少考虑到文学的社会功能,其心理状态基本上是追求心与性一、心与物一和心与手一。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伦理关系的教师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教师职业伦理由教师职业伦理关系、教师职业规范、教师个人德性和教师职业伦理秩序四个要素组成,四者息息相关。随着教师职业伦理历史演变至后现代社会,他律时期统一的道德规范对人的制约开始减弱,道德环境变得宽松,道德主体的多元化、价值追求的多极化开始出现,教师职业伦理关系从"教师主宰"走向"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职业规范从他律时期的"服从"走向自律时期的"主动构建",教师个人德性走向伦理反省与自明,教师职业伦理秩序从"规则中心"走向"关怀中心"。  相似文献   

18.
从人文关怀的层面,强化大学生素质"内源发展"所必备的情感理性,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创新,其张力必须也必然朝个性、德性、悟性、理性"四向"延拓,显示出促进个性优化并健康张扬、凸显社会责任强化德性、提升悟性强化知识管理能力、拓展理性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强劲效能。优化的个性是"启动器",良好的德性是"动力源",聪颖的"悟性"是"加速器",健康的理性是"导向仪"。"四性"功能的强化及其集束运动,显示了人发展的基本趋势,具有为不同能级和能质的大学生共容认可、均能从中获益、感悟"管用"提升人格品位、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普适性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之中,顾炎武以其经世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为后来的学者树立了榜样。他勇于针砭当时学术界存在的弊端,痛斥某些学者空谈阔论、沽名钓誉的无耻之举,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道德,开启清代经世致用之学风,以其实际行动影响了时人与后人。  相似文献   

20.
先锋小说的审智叙述挑战小说与理论的边界,虚构的理论化拓展后现代书写的风格实验,理论的虚构化延异语言历险的求索。以福柯的性话语和疯癫与文明的知识谱系,德里达对我思与疯狂史的解构,再解读格非《蚌壳》《傻瓜的诗篇》,凸现当代先锋小说话语边际突围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