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9年全国高考的语文试卷中第一次出现了一道《诚信》的话题作文试题以后,不仅全国每一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连续采用了这种式样。而且这种式样还被迅速地推广到了全国高中各个学段的平时考试中,甚至各地的中考的试题也在模仿这一命题式样,就连今年第一次试行高考自主命题的11个省市,语文试题的作文部分也是一律采用这种命题样式。这种连续的、广泛的命题认同。说明了话题作文在检测功能上的确优于命题作文和供材料作文,是作文命题上的一大改  相似文献   

2.
刘振华 《学语文》2006,(5):25-26
一、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出现的背景 1、“教育部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政策,使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的出现成为必然。 至2006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进行了语文自主命题,分省命题要以“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为主旨,而各省命题人不可避免地又要在高考试卷中打上自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牵动着千千万万师生的心。笔者虽非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能者,但一向关注之。细细阅读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北京卷和上海卷,总觉得上海卷的试题结构以及命题角度十分宜人,极易把考生引入80分的阅读解题方阵中去纵横驰骋,过关斩将,而后直奔70分写作的表达营垒,各自引吭高歌。这种由阅读而写作两大板块的命题结构,能直接触动考生思维的敏锐点,使之一下子就沉醉到高考试题的求解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这样的试题结构以及命题角度,很受上海师生的肯定,也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关注。笔者认为,这种结构较之全国、北京…  相似文献   

4.
发展正确命题思想 重新审视试题框架──199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简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发展到今天,诸如在全面考查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考查阅读和写作能力、绝大部分文字材料来自课外、作文内容避开政治热点等命题思想,愈来愈明晰。坚持并发展这些正确的命题思想,必将...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决胜高考的"武林高手"。我们能否笑傲高考,能否独步天下,语文将为我们作答。今天,我想简单地与大家谈谈09年高考语文应试策略。一、从近5年高考试卷看2009年命题趋势(一)2004年至2008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回顾1、板块结构趋于稳定。2004年是湖北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基本是模仿2003年全国语文试题模式,试题平稳,难度适中。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命题权力下放以来,语文试题可谓百花齐放、面目一新.各个自主命题的省市各显神通,经典的题目层出不穷,这种势头仍在发展.纵观五年来语文试题,新课程标准理念得到了全面、深刻而又各具特色的体现,其中最夺人眼球的无疑是作文题目.考察这几年的作文命题轨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习模仿为主,以全国卷作文题为榜样模仿,话题作文占主导地位,体现在2004年至2005年的全国各省市作文题中.……  相似文献   

7.
2004年全国有11个省市自主命题,加上全国卷,2004年共有15套高考语文试卷。耐人寻味的是,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时,几份全国卷和福建、广东、浙江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对联试题,题目都是给出上联,要求对下联。恢复高考以来,这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试题。这道试题继承了中国传统语文学习与考试的优点,是对历年来仿写题目的革新发展,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8.
认真审视今年高考就不难发现其三大改革亮点:一是全国第一次依据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统一命题,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增加了许多内容;二是今年不仅全国卷有四套不同的试题提供不同的地区使用,而且全国有11个省、市单独命题,基本上彻底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统一使用同一套试题进行高考的大一统格局;三是在全国高考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9.
高考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套试卷中,命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体现了命题者的智慧。分析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可以看到这些变化:阅读速读和试题难易度的调和,内容材料情境性的加强,思维品质的考查探索等。分析高考语文试题,能够为教学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四份高考语文试题,这种作法是前所未有的。从测试学的角度,人们有权要求这四份试题是“等值”试题,应当具有同等的效度、信度以及合理的区分度。在全国12个地区自主命题的形势下,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必须接受与各地命题的比较,并且在这种比较中经受广大师生及语文工作者的审查与评价。以推动高考命题改革为着眼点,认真评析全国卷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笔者以逐题评析的形式,对甲卷试题的命题立意、考点设置、试题预设的思维操作层次和难度、试卷提供的答案的正误得失以及其他有关问题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评析中涉及的观点不少属于笔者个人的认识,愿与广大师生及语文界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1.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修订,是对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评价组发布的《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价报告》中“命题建议”的刚性践行。为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解读“新大纲”,现将评价组的两条“命题建议”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启示孟凡值,马蕊芳今年,包括我省在内的18个省、市、自治区将采用新高考试题(3+2模式)。笔者在认真分析了全国统考及1993年新高考语文试题后感到,新高考语文试题在总的命题思想上是一致的,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三:一是加...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更大反响:有的认为语文教学用不上什么劲了,有的认为试题平平缺少波澜,有的认为考查方式过浅过简,还有的人推测命题中心的兴奋点可能已转向明年全国范围内所使用的150分卷式的准备而使今年的试题草草出台……但是,只要仔细揣摩就会觉得,今年的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仍然是一份指导思想明确、命题线路清晰、重视考查素质、着眼学科发展的成功的试题。和前15年的高考相比,今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宣传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上采取了新的举措,在中央电视台上亮相谈高考,在五月末的《光明日报》上开辟《专家谈今年高考命题》专栏,连续五天分学科刊出学科秘书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高考语文命题评价会上,命题组一位负责同志诚恳地向与会的代表们说:命题组与师生们交流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个是《考试说明》,一个是高考试题,正是通过这两个途径,命题组向全国师生清清楚楚地表达着对高考命题以及语文教学的认识和态  相似文献   

15.
从2004年语文分省自主命题开始,至2007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进行了语文自主命题。"教育部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政策,使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的出现成为必然。由于分省命题是以"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为主旨,所以各省命题人都不可避免地在高考试卷中打上自己的印记,从而使高考语文试卷呈现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安徽省面临高中课改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无疑,高考命题至少会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要对前几年高考命题特点的继承.二是围绕新课程及新课程标准的创新.三是对先期实施新课程省区高考命题经验的借鉴.从一定意义上说.2009年高考安徽卷语文试题在继承和创新中取得的成就,给正在向新课程转轨的各地语文教学和备考提供了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透过高考语文试题的种种表象,抓住《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之“四层”的基础层——必备知识——及其运用的实质,从五类试题评析了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命题路向,揭示了不同考题背后不同的逻辑支撑(即相关语文必备知识),将会对高考语文命题与高三语文复习乃至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共18套(宁夏海南为一套卷,陕西卷同全国1卷),包括全国卷两套,自主命题卷16套,除上海卷在试题设置、题型分配上与其他省份自主命题差异较大外,各省自主命题试卷基本与全国卷的设置区别不大。稳中求变,以不变应万变,是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共同特点,而到底试题中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信息,还需要对试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整理,得出数据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全国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新一届高三的师生们又在冲击2004年高考的征途中厉兵秣马。然而,针对已经成为历史的2003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许许多多的教师以及其他语文工作者还是给予了太多太多的关注,近一段时间投往编辑部的关于2003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的几千份稿子便是明证。为了从今年的语文试题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洞察命题者的新思路,分析明年命题的新走向,也为了给来年的高考命题组反应一些广大教师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从大量来稿中撷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分“献疑篇”、“礼赞篇”、“对比篇”、“启示篇”辑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北京地区第二次自主命题,也是北京地区第一次根据自己的《考试说明》自主命题。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今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题都值得重视,值得研究。下面,我从解读每道试题入手,对命题的优劣得失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