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姜夔词探论     
本文概要介绍了南宋词人姜夔作品词精韵美、清虚骚雅、寄慨沉郁、含蓄蕴藉、缘情触绪的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南宋风雅词派的渊源、成因、题材取向以及审美规范,通过分析姜夔、吴文英代表词作,指出风雅词派的主要特点是词语雅化、精于格律、炼字炼句,用典隶事,既源于婉约词派,又异于婉约词派。  相似文献   

3.
五代时期,前后蜀词坛创作兴盛,词人们效法温庭筠,其审美理想趋于一致,从而产生了中国词史上第一个文学流派——花间派,形成了代表前后蜀词风的“花间范式”,对后世词的创作影响深远。既使“词为艳科”、“以婉约为宗”、“诗庄词媚”的词学传统由此确立,导致“本色当行”的婉约词成为千年词坛的主流;同时经过前后蜀词人对多种题材及风格的大胆探索和尝试,也有效开启了千年词坛风格流派多样化的端倪。  相似文献   

4.
论李煜后期词的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唐五代词人李煜的后期词作给当时文坛带来了新气象,改变了花间派的创作传统,扩大了词的内容,开拓了词的意境。作品格调虽有些伤感,但艺术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5.
《乐府补题》与浙西六家的咏物词--兼论浙西词派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在词史与咏物词发展的背景下看浙西词人词学主张与创作上的矛盾,可发现他们既看到了词之为体能够传达出作深微幽隐心绪的特质,又承继了从词产生之初就存在的将词视为宴嬉逸乐之工具的观念。这种矛盾的词体理念,相应地反映在他们的创作之中,使他们的咏物词虽有一部分别有深意之作,但大多数却以刻画物态、穷形尽相为主。他们以字琢句炼、典丽醇雅的艺术风格力矫明词淫哇芜陋之弊,因此风行一时,浙西遂因之成派。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她对婉约词创伤有自己的独特贡献。她的词善用叠字和口语,创造了婉曲微妙、新鲜而又隽永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思妇词也有别于其它思妇之作,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7.
朱敦儒是两宋之交的著名词人,也是苏辛之间具有继承与开拓之功的过渡性人物。他的词着力书写主体的自我襟怀。内容可分为忧世之作、人生感悟之作和隐逸之作。艺术风格为清旷飘逸、疏宕明朗和通俗流畅。  相似文献   

8.
周密是宋季著名词人之一。在其留存的一百余首词作中,词调丰富,声情繁茂,创作技艺高超。通过草窗词作的具体分析更能进一步掌握词调与声情之间的关系,并可窥见晚宋词坛的创作走向及风气。  相似文献   

9.
一曲“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倾倒了多少英雄豪杰 !也使苏轼赢得了豪迈、雄放的千古美名。但仔细观察现存的 340余首东坡词 ,真正堪称豪放的不过三四十首 ,仅占十分之一左右 ;就思想内容看 ,东坡婉约词中言情词、咏物、怀古感旧、酬谢留别、写景记游几乎无所不包。其显著的地位对后世词的发展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王慧 《现代语文》2010,(5):35-36
周密是宋末元初的词人,一度领袖艺林,历来多数人对其词风格的认定是多而杂,但作为宋末词人群中的"这一个",他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貌,这便可称作其词的"张力",这种张力的形成与周密本人一生的经历和所持有的生命风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陆游词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涌现较多涉及陆词的论文和专著,这些论著多从陆词的风格特点、思想感情、题材类型、艺术表现及有关《钗头凤》词的争议这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有清一代的词学家都力图改变词为“小道”、“末枝”的局面,使之自觉地表现出重大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感表世界,常州词派进一步从词的起源,言情等角度来论证“诗词一理”的主张,从而达到推尊词体的目的,他们突出词的表意情,强调词人精神情操的培养,提倡雅正的词风,体现出鲜明的道德伦理性和政治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周诒蘩是晚清湖南地区创作成绩突出的一位闺阁诗人。她的词集《静一斋诗馀》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在思想性、艺术性上均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词的革新,由唐入宋,皆有所为之,唯有到了苏轼,才更彻底,更全面,儒家用世之示意和道家超旷之精神,贯空苏轼的一生,并且非常明显的表现在其词的创作中,本分别从内容的革新,风格的变异,形式的突破三个方面,对苏轼的革新词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戴复古词基本上是慢词长调,展现深挚的人生况味与时事忧情,化俗为雅,气势壮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诗化倾向,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词体的言说空间。但这一成就长期为其诗名所掩。总体上看,戴复古承继放翁衣钵,可以说是宋代苏辛词派的殿军之一。  相似文献   

16.
清代词体学研究的是词的形式特征及其结构要素,其具体性、专业性、系统性和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广泛而又专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清顺治末年到康熙初年是清初词风胚变、词学振兴的重要阶段.广陵词人群体是这一时期一个重要的词人群体,他们的词学理论和创作都体现了不同于云间词派一统词坛时取法单一的宗旨,而是消除门径的偏见,提倡兼容并蓄、词风格多元化,这一词风的嬗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8.
周济提出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他既推尊词的意格,同时又充分注重词的词体特征,在词寄托说的基础上,他提出“词亦有史”的著名观点。周济词论虽滥觞于朱彝尊张惠言之说,却对之作了本质性的超越,周济之后诸词家虽对周氏之说有所增补,但总体说来并未超出周氏词论的逻辑框架,周济词论标志着清代词学的成熟。  相似文献   

19.
帝王或朝廷往往以命人应制的方式直接推动词的创作。唐宋应制词长盛不衰的原因首在于帝王需要娱乐,其次是颂升平、美风俗的政治导向。早期应制词表现出由诗向词演进的轨迹,对词体的正式确立有特殊意义。唐五代应制词较为集中地描写宫廷生活以及塑造宫廷女性形象,对词的香艳本色特征具有凝定作用;徽宗朝为主体的北宋应制词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在词风上主要向俗与谑的方向发展;孝宗朝为主体的南宋应制词,仍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在词风上显现出雅俗共赏、避俗趋雅的追求。这一特殊的词体与宫廷文化环境息息相关,随之而变。富艳精工是历朝应制词人的艺术追求。应制词在具体技法上显得单调程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