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在稀释弱电解质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强,以后又逐渐减弱.对此现象通常的解释是: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在稀释弱电解质溶液时,弱电解质的电高度增大,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但稀释时,溶液的体积也增大,体积增大使溶液中高于浓度减小.开始稀释时,电高度的增大大于体积的增大,所以溶液中高于浓度随稀释而增大,导电性增强.稀释到一定程度时,电高度的增大小于体积的增大,故随着溶液的继续稀释,高于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但是这样的回答并不能使人满意:为什么开始稀释时电高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2.
实验表明,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测出的电流强度数值是由零逐渐增大,到一定值后又逐渐减小。这说明离子浓度由零逐渐增大,到一定浓度后又逐渐减小。有的同志解释离子浓度减小的原因,认为是由溶液极稀造成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欠妥当。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时,醋酸浓度并非极稀,而是较浓。现将推论过程介绍如下:1.在稀溶液中,根据α=K/C~(1/2),求出不同浓度醋酸的电离度数值,并与实验值相比较:(见附表一)可以看出,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人们都知道,中性、酸性或碱性液浓中都同时含有H~+离子和OH~-离子,这些离子的浓度存在:[H~+][OH~-]=kw的关系式。应该注意的是当强碱溶液稀释时,是OH~-离子浓度的减小,而H~+离子浓度却增大。因此当强碱溶液稀释时,应用O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不能用稀释前的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同理,当强酸溶液稀释时,应用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不能用稀释前的O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 例1、将pH=10的强碱溶液等体积稀释,求稀释后碱液的pH值为多少?  相似文献   

4.
电解质溶液知识是高考的重点,常与其他知识(如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等)联系在一起考查。主要考查内容有: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比较;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水的电离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H的概念及计算;盐类水解的原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可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即"加谁谁大""减谁谁小"。加入参与平衡建立的某种微粒,其浓度一定增大;减少参与平衡建立的某种微粒,其浓度一定减小。加水稀释或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都使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但加水稀释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而增大浓度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相似文献   

5.
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越高,其导电性就越强吗?不同离子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有何差异?通过分析、解读2016年北京卷理综化学11题相关离子反应中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变化特征,感悟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对溶液导电性的显著影响,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无机化学教材中,介绍了盐类的水解反应.其中,加水稀释来判断水解反应移动的方向,有的学生则认为加水稀释是增大了反应物水的浓度,水解平衡应向水解反应的方向移动.这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在稀溶液中,水的浓度可以看作是一个常数,25℃时,约为55.5摩尔/升,所以,在稀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水的浓度并未增大,故不能用来解释水解平衡向右移动的原因,也有的学生认为,加水稀释减小了盐的浓度.平衡向左移动,这就更加错误了.  相似文献   

7.
从微观变化的角度解释宏观变化的现象,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是在溶液的导电性这一实验中,需要用一种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仪器来检测溶液的导电性,同时检测溶液稀释过程中、化学反应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从而明确溶液导电的微观实质。我们设计制造了这种便于携带的溶液导电仪,有效地解决了溶液导电部分教学中的诸多难题,不仅使相关实验教学操作更为简便,效果更直观,而且对于化学实验中用宏观的变化现象揭示微观的变化本质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哪种解释对?     
一、水解平衡:Fe~(3+)+3H_2O■Fe(OH)_3+3H~+,加水稀释后平衡如何移动?A 答:向平衡体系中加水稀释,即增加了水的浓度,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 答:由于常温下水的浓度为一常数,加水稀释.则平衡体系中的[Fe~(3+)]、[Fe(OH)_3]、[H~+]浓度均降低,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应“减弱”浓度降低的平衡方向移动,即通过正向移动,增加平衡对象的物质的量而“减弱”平衡体系对浓度降低的趋势,水解程度将增大。二、用惰性电极电解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时,溶液的 pH 值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9.
钱树忠 《中学生数理化》2010,(1):39-41,45,46
一个数学理论,只有当你能够清楚地把它解释给你在大街上碰到的第一个陌生人时,你才算真正地理解了.——希尔伯特(德国数学家,1862—1943)问题导引:1.你知道分式方程的概念吗?你会解分式方程吗?你还会解含有参数的分式方程吗?2.你会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吗?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曾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溶液的[H~ ]=10~(-6)M,若把该溶液用水冲稀100倍后,溶液的pH值等于几?溶液呈何性?问题一提出,就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对于这一问题,若解答为当冲稀100倍后,[H~ ]=10~(-8)M,故pH=8,则显然是错误的。如果这样,岂不是酸溶液由于冲稀变成碱溶液了吗?同样对于用纯水稀释pH=5的盐酸到1000  相似文献   

11.
浓度问题应用题一般有三种类型:稀释、加浓、溶液混合.无论解哪一种类型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港质、溶剂、溶液、浓度这四个基本县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溶液=溶质+溶剂;浓度=溶质;溶质=溶液×浓度.溶液一、稀释问题.在解稀释应用题的过程中,关键是掌握:稀释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量一稀释后溶液中所含的港质量.即“溶质不变法则.例1有含盐15%的盐水20千克,要使盐水含盐10%,问要加水多少千克?分析本题的溶液是盐水,港质是盐,溶剂是水,这里是在溶质(盐)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溶剂(水),把盐水的浓度“变小”,这是稀释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考点示例一 :电离平衡【例 1】  [全国理综卷 (Ⅱ ) ]将 0 .1mol·L-1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 ,下列法说正确的是A .溶液中c(H )和c(OH-)都减小B .溶液中c(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增大解析 :醋酸是弱电解质 ,加水稀释 ,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α增大 ,但溶质微粒 (含分子和离子 )浓度减小 ,又因c(H )·c(OH-) =10 -1 4 ,所以c(H )减小而c(OH-)增大 ,故选D .方法精要 :1.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一样也是一种动态平衡 ,改变条件平衡会发生移动 .2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 1)浓度 :加水稀释 ,平衡右移 ,故稀释的倍数并不等于…  相似文献   

13.
做好强弱电解质导电性对比实验,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要配制准确,以0.5M为宜。配制电解质溶液时一定要甩蒸馏水,而  相似文献   

14.
稀释或浓缩改变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限于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教材对这个问题只作了简单的初步的解释说明:“同一弱电解质,通常是溶液越稀,离于磁撞而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少,电离度就越大。”(高中化学第三册第32面)由于此解释比较抽象而问题又比较复杂,所以模糊不清、似懂非懂的学生大有人在。过去,在讲授这一知识时,我们还可以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加  相似文献   

15.
根据冰醋酸加水稀释导电性变化实验,在一定前提条件下提出了贴合数据曲线全程的函数关系式,并对误差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6.
一、在学生争议最大处进行探究,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争议最大处,学生往往想把它弄个水落石出。而有些问题又不是课堂上一时所能争得清的,再说课堂上时间也不允许。不妨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将之成文,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探究性学习。在一次做卤素性质分组实验中,一位同学举手说他在实验中制得的碘化银固体见光不分解,他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所用的硝酸银和碘化钾溶液变质了吗?难道它们的溶液浓度过大而造成碘化银沉淀过多了吗?难道光线太弱吗?难道大家熟知的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感光性越来越强,需要重新定论吗?  相似文献   

17.
一种溶质的不同摩尔浓度的两种溶液互相混和,求算混和后溶液的摩尔浓度。这里的溶质是“H~ ”。公式右端的第一项是盐酸在稀溶液中所提供的[H~ ],它的值,由于体积的增大而比稀释前的值小。右端的第二项是加入的水在稀溶液中提供的[H~ ],同样,由于体积的增大,其值也比稀释前的值小。再看,这两种[H~ ]的变化规律又是多么相似,都是随着本身原有体积对稀溶液体积的比值的改变而改变。然而,象盐酸和水这两种电离度相差极大的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怎能用同一规律来描写?由此可见,上述计算公式的立论是欠妥的。众所周知,水的电离平衡虽为加入其中的酸或碱所抑制,但在稀酸或稀碱溶液里,水的离子积仍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问题 1 A、B、C、D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在溶液中有如下平衡 :A 2BC D H2 O。问 :加水稀释后平衡将怎样移动 ?错解 :气相平衡题大家会分析 ,而对液相平衡有的同学就不知如何着手了。典型错误有 :稀释后各物质的浓度均减小 ,而平衡两边系数之和相等 ,故不移动。分  相似文献   

19.
一、在学生争议最大处进行探究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争议最大处,学生往往想把它弄个水落石出。而有些问题又不是课堂上一时所能争得清的,再说课堂上时间也不允许。不妨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将之成文,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探究性学习。在一次做卤素性质分组实验中,一位同学举手说他在实验中制得的碘化银固体见光不分解,他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所用的硝酸银和碘化钾溶液变质了吗?难道它们的溶液浓度过大而造成碘化银沉淀过多了吗?难道光线太弱吗?难道大家熟知的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感光性越来…  相似文献   

20.
《中学科技》2010,(3):32-33
1.浓度单位“1%”是指百分之一;“1ppm”则为百万分之一。假设要做溶液稀释的实验,给你的是浓度为4%的高锰酸钾溶液1mL(溶液密度看作1g/cm^3),要稀释到50ppm。请计算后选择,该稀释实验需加水稀释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