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台湾诗人痖弦的一首绝妙的小诗。初看诗题,你就会展开无限的愁绪与遐思。秋天,草木摇落,万物萧条,这是一个悲凉的季节,也是个最易让诗人发挥愁绪的季节。“自古逢秋悲寂寥”,在我国古代诗文里,言秋多言悲,从宋玉“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到曹丕“秋风萧瑟  相似文献   

2.
王晓霞 《考试周刊》2011,(85):40-41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宋玉以后,悲秋成为古代诗词“原型”,被历代诗人广泛接受和普遍传唱。从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抒思妇之怨.到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亡国丧家之痛;从岑参“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的生命悲叹,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羁旅无涯、游子之苦,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悲秋作品。  相似文献   

3.
秋日思愁     
秋天,草木凋零,万物萧疏,一片红衰翠减。漠漠烟岚笼着平林,寒山一带,几抹碧草。此时登楼,总能勾起芸芸众生的悲秋情结,勾起天涯游子的忧情愁绪。自古以来,秋天就给中国文人心上投了一层阴影。宋玉的《九辨》,历来被尊为中国诗文的悲秋之祖,“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流露出对自然荣华之不可久留的无奈,对生命短促之不可永驻的悲叹。自宋玉之后,古人的咏秋之作,几乎都承袭了悲秋的主题,加上古文人常常壮志难酬,英雄末路,若见了秋天更是悲从中来,绵绵难绝了。“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曹丕面对漫漫秋…  相似文献   

4.
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之《归园田居》(其三)中,“道狭草木长”的“长”宇被注音为“zhǎng”,“草木长”注释为“草木丛生”。  相似文献   

5.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在言语秋天深了,王在写诗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纵观中国历史,无数文人骚客、志士仁人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秋歌”。宋玉在《九辩》中吟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慷僳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前出师表》“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中的“不毛”,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上注:“不毛,不生草木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毛,指草木。”注“不毛”为“不生草木的地方”盖出于清吴调候、吴楚材的《古文观止》(见该书278页),因此选本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其实,此注实属主观臆测,与实际大相径庭。“五月渡沪(金沙江),深入不毛”说的是今云南省一带,云南地处我国西南疆,非沙漠之地,雨水调和,气候宜人,岂有不生草木之理?“不毛”之地到底生不生草木?且不说今日之云南林木遍布,花香鸟语,风  相似文献   

7.
谈霜的色彩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白色的,《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晨霜凝结在蒹葭上,白茫茫的一片。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秋霜铺地,早行的人们踏霜而过,留下一串串脚印,黑白相间的地面,暗示着行人的辛苦。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头发就会变白,人  相似文献   

8.
张九龄在《感遇》中写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学生即使犹如草木也是有其独立之人格、个体之情感、自由之思想,教师是很难改变的,何况我们还说不上是“美人”,可以做的就是恰当地引导。  相似文献   

9.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牡丹江绵延八百里,江水滚滚翻巨浪。这一带,抗日事迹数不尽,今天讲一讲,八女投江事一桩。(白)所谓“八女”,是指八位抗日女战士。她们隶属于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妇女团,都是年轻人。大的24岁。小的只有13岁。  相似文献   

10.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草木摇落露为霜,怎么会这样?水落石出瘦河床,水又流向了何方?眼前发生的一切,让人沉思,现实存在的事情叫人思量。但我们还应抬起头来,卓H未来张望,因为生活也有“诗与远方”,生活也需要一点梦想。  相似文献   

11.
逃走的花朵     
<正>“不能逃离一种想法的,注定要被自己所苦:”随着秋风袭凉,花丛草木在扑簌摇落之间,都在反反复复窃窃低谈着这句话。“用反对来打开桎梏,以路线来解除终点。”行经沙沙作响、翕翕振动的草径,我听见它们诵经一般的声浪,须叶摇摆,一致恍悟,并且含着悲情的注视,谅解了城中动物的混乱、孟浪、偏执、无知。  相似文献   

12.
“江湖”一词,有时专指长江、洞庭湖及其周围地区,《蒹葭》中“江湖后摇落,亦恐岁磋跎”之“江湖”亦然。这首诗写在秦州,借蒹葭的摇落而自伤,并伤失志之贤士,其所伤者,当指因流放夜郎而飘泊于江湖一带的李白。一说“摧折不自守”,一说“青冥亦自守”,《兼葭》与《苦竹》有密切联系。在《苦竹》中,杜甫除表明自己的归隐之愿,亦希望李白在获赦之后也能如此。后来他在成都写《不见》诗,即呼唤李白:“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本文吸取了前人注释成果,在《兼葭》所隐喻的对象如两诗的联系方面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当我怀着雄心壮志,走进上外附中时,就巧遇了四朵金花。不过,这可不是“草木之花”,而是四位学生的克星——教师花。  相似文献   

14.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虽然字面意义简单,内容上却有深涵.“迩之事父”是指将《诗》中所蕴含的孝爱思想运用于现实人生实践中,旨在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状态;“以诗事君”的方式是“达政”与“专对”,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太平;“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不只是指记住鸟兽草木的名称,而是由此体察出人与自然一体圆融的关系,生发出物我相关的仁义之心.无论是“事父”、“事君”,还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最终都是为了达到“天下归仁”的诗教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有好几位读者来信,谈到《暮江吟》(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诗中的“瑟瑟”一词不应解作碧色,而应解作“萧瑟”;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一派萧索凄凉的景象;还认为诗中有诗人的政治寓意,希望我们就此作出答复。谨将我们一些粗浅的看法略述于次,供参考。“萧瑟”一词,最早见于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蒂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萧瑟”二字,一般形容秋风吹拂树木所发出的声音,有时也形容寂寞凄凉,前者如上举,后者如杜甫《咏  相似文献   

16.
关于“之”的本义,古今有许多不同解释的。首先是东汉的许慎,他提出“之”的本义是“出”的意思.他在《说文解字》中说:“(小篆体之字),出也.象过(草木初生也……读若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他认为“一”上的“”为草木从地下初生出来的形状,所以他把“之”的本义训为“出”义。戴震也把“之”的本义训解为“出”义;但与许慎对字形的理解不同.他在《礼记·考工记·梓人》的补  相似文献   

17.
南通的张謇先生曾专为南通博物苑自撰一副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设为庠序学校以教”,语出《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其意思是,人民的生活有保彰了,时间也允许了,便要兴办“庠”、“序”、“学”、“校”来教育他们。下联“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语出《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这里所说的“诗”,即《诗经》。意思是说,诗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形成合群性,学到讽刺、发泄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在近处伺候父母,在远处伺候君主,还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据说《诗经》涉及鸟兽草木鱼虫的名称共有260多种,可谓一部介绍动植物生活生长习性的“大百科全书”。张謇在这副对联中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兴办学校的目的是教育民众,启迪人们的心智,帮助他们多多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8.
屈原作品中的花卉草木新探胡鸿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乌兽草木之名.”读《诗经》然,读《楚辞》亦然.因为《楚辞》也有许多鸟兽草木之名.历代学者读《楚辞》也很注意其间的草木之名,又多从文学手法着眼,研究其“...  相似文献   

19.
《出师表》中“深入不毛”之“不毛”,课本注为“不生草木的地方”,对此,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地处我国西南的云南省一带并非沙漠之地,且雨水调和,气候宜人,岂有不生草木之理?这无疑是正确的。然他们在提出异议的同时,又都将“毛”说成是“苗”的通借,认为“不毛”即“不苗”(参见贵刊82年12期《出师表》补注》二)。愚以为此说亦不妥,它不符合通借的常规。洪诚先生在《训诂学讲义》中说:“就通借的可能性讲,凡是同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我直勾勾地盯着窗外,托着腮,眉毛紧紧挤在一起:外面这天气就是一个“冷”字啊!咦,我呢,我是什么字呢?一下课,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同桌。“我有个问题,”我故作困惑的样子,“我是一个什么字?”同桌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你是个‘谦’字。三年来,你一直是‘特优生’,但你不骄傲,反而更努力,更认真。”虽然他的语气里含着点不服气,但这答案还是让我暗暗窃喜。我像只小兔子在座位上活蹦乱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