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外华文报刊的种类及发行量极为庞大,其内容与形式也具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对海外华文报刊的地位、演变特点、发展战略等进行了综述性的介绍,并提供了进一步的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创办中文报刊情况的搜索与梳理,以表格的形式浓缩提供海外报刊的信息,并对海外报刊创办的群体及活动特点进行介绍,重点说明海外华侨在创办报刊活动中给予的经济支持及发挥的网络、阵地与桥梁等重要作用,以此歌颂华侨的爱国之情并纪念辛亥革命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试谈海外中文报刊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雅 《图书馆论坛》1999,(1):82-86,91
1998年3月31日,国家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正式挂牌,显示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并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划分,信息产业涵盖的范围较广,是横跨第二、第三产业的一个大的产业群体,就其业务技术性质可分为信息制造业、软件业、系统集成业和信息服务业这四大行业。图书馆的文献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工作正好切合发展信息产业这一国策,也为图书馆本身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回顾7年前,即早在1991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领导班子就以独到的前瞻眼光,看准信息开发(服务)的前景,决定组…  相似文献   

4.
海外中文报刊全文数据库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慧科海外中文报刊全文数据库实践应用的介绍 ,论述海外中文报刊全文数据库在信息咨询服务与信息产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对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建立海外中文报刊全文数据库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概述了城市信息港建设的由来及其简要内容.信息港建设将改变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通过分析信息环境系统要素的变化,提出把图书馆建设成为信息港中重要口岸的目标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6.
7.
8.
1936年6月至10月,美国记者斯诺的陕北旅行及其一系列报道,在世界引起轰动。中国共产党在巴黎创办的《救国时报》迅捷作出反应。在一年多时间内,展示斯诺陕北旅行的各种成果成了《救国时报》宣传报道的一大亮点。这些报道宣传了红军及毛、周等红军领导人,也宣传了中共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陕甘宁宁边区这个红色并报世界,同时填补了国内中共中央级报纸在一个重要时段关于斯诺报道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各地免费报纸潮流方兴未艾,不断引起新闻研究的关注和研究热情。在这股汹涌澎湃的潮流滩头,也兴起和活跃着一支海外华免费报刊队伍。其中,美国作为世界传媒的第一强国,也是海外华传媒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美国免费华报刊是海外华免费报刊中数量众多、最具代表性的群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朱少伟 《新闻记者》2007,(11):110-112
在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为宣传抗日救亡,先后领导创办了不少报刊,而其中诞生于海外的《救国报时》(前身为《救国报》)最富有传奇性。笔者兹根据多年来在研究新闻史过程中发现的相关资料,对该报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巴黎《救国时报》与红军长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3 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创办的中文报纸《救国时报》 ,立足巴黎 ,面向国内广大读者和世界广大侨胞 ,以“不分党派 ,不问信仰 ,团结全民 ,抗日救国”为宗旨 ,在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宣传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被读者誉为“海外权舆”、“抗日先锋”、“革命民众的喉舌”等。其报道的特色主要表现为 :利用中外媒体资讯 ,传播红军长征信息 ;连载长篇通讯 ,系统报道长征 ;出版《长征记》一书 ,反映长征全过程 ;抢译斯诺陕北通讯 ,披露斯诺苏区见闻 ;刊发大量图片 ,展示红军风采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华文报刊的文化传播与编辑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阐述华文报刊用南洋人的眼光审视和关照中华文化、以承传中华文化为已任、在维护当地国的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争取华族权益等内容 ,论述了东南亚华文报刊的文化影响与编辑特色 ,评论了他们在承传中华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由于东南亚各国吸收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 ,以及当地国政府设置的不利华文报刊的生存环境 ,华文报刊在坚持原来的编辑办报特色的过程中 ,不得不采取种种应变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吴献举 《新闻界》2007,(5):75-76
广东新闻传媒产业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广东新闻传媒可以通过在华侨华人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创办新闻媒介、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多元化合作以及与海外非华文媒体合作方式等采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14.
南洋华侨机工作为"二战"时期在中国西南"抗战输血管"滇缅公路上运输国际援华物资以抵御日寇的一批爱国人士,为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时代印记。在爱国主义教育大背景下,建构完整的南洋华侨机工记忆是时代交给我们的重任。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对利用现有南洋华侨机工档案,建构完整南洋华侨机工记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本文认为可从身份认同、建构主客体业务开拓、不忘初心的时代所需三个方面对南侨机工记忆构建必要性予以理解,并从理论、实践与各方面保障对可行性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专题数据库"建设思路与实践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徐云 《图书馆论坛》2007,27(2):15-18
介绍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专题数据库”建设的背景、思路和主要内容,总结了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在主要特色、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自我评价,并提出了坚持特色、严格执行标准化、加强宣传和维护、处理好知识产权问题、做好人员的专业配备等进一步加强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侨刊乡讯是我国侨乡特有的民办刊物,记载了大量颇具价值的侨乡信息,为侨乡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作为我国重点侨乡之一的广东省,其侨刊乡讯具有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发行范围广等特点。多年来,暨南大学图书馆秉承多元合作、资源共享的基本理念,采取与主管部门、出版单位及收藏单位等多元合作方式,在全面系统地收集广东侨刊乡讯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奖是世界科学界的最高奖项。根据《时务报》的珍贵史料,可以得出:在迄今掌握的史实中,《时务报》才是最早介绍诺贝尔奖相关情况的国人报刊。  相似文献   

18.
在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华侨华人文献专藏建设实践基础上,着重论述在印刷型华侨华人文献收集过程中,如何在熟悉文献总特征的前提下,利用网络书目和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语言,将专科文献学知识与华侨华人专业学术素养有机结合,筛选、采集到全面、系统、连续、专业的学术性资料,为华侨华人学术研究提供充分的文献保障.另外,拓展文献捐赠与交换等非常规采选渠道对于华侨华人资料,尤其是灰色文献的有序化集纳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图法》文字标记组配使用小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徐惠  胡玉霞 《图书馆杂志》2000,19(11):19-20,24
本文对《中图法》文字标记组配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宫图法》文字标记组配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