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校企合作,是指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政校企合作是加强政府、行业、企业、高校之间沟通交流和相互配合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对促进产业升级、企业产品更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在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纽带作用,激励企业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发挥学生教师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技工院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所以它必定要走"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校企合作是中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所必备的平台和途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则是校企之间最直接、最有效的合作。本文对中职学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以促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地方院校如何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办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以地方行业为背景,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全程互动的方式,搭建校企合作框架平台;同时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计划的建设实施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航空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航空维修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企合作可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合作平台发展,提高高校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质量,对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的航空维修人才培养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革措施建议,可为后续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发展和提高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经环节和重要平台。通过深入探究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校企合作的经验和做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建设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险峰 《成才之路》2022,(11):74-76
校企合作的优势在于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真实的实践平台.为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现代化水平,中职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积极创设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学校、企业实现长远发展.针对目前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中职学校要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提供有效的实...  相似文献   

7.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拓展了高校办学方向,提高了办学层次,缩短了企业为培养人才继续教育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结合东北石油大学国际人才培养经验,文章从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构建教学评估模式等四个方面,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8.
中国进入WTO之后,市场需求很大程度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学历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向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结合学科教学和市场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主导,市场与教学一体化为途径,探索一种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盛国 《继续教育研究》2013,(10):113-115
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关键是"双赢",通过校企合作服务型综合实训平台的构建,并在平台的基础上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真正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实施措施,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研究对"卓越计划"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的校企合作教育进行分析,归纳为"学校为主体""企业为主体""项目合作"3种模式。比较研究国内的校企合作教育,主要采取了"顶岗实践""工学交替""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分析这些模式,根据存在的3点共性问题,提出了多种模式并举、构建行业平台两项建议,为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想解决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加强资源资产的整合;以合作办学为平台,使人才培养与各方需要紧密对接.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内涵就是项目实训与职业规划。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受教育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模块化、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教育解决方案与优质的服务。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管理企业化、教学成果产品化,共同打造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云模式"校企合作IT人才培养新模式,将IT企业的最新项目案例通过云计算平台无缝嵌入到高校IT专业的实习实践环节中,克服了此前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缺乏安全保障、内容模式良莠不齐等问题,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且免费、统一又多样的工程能力实训平台,实现高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共赢。  相似文献   

14.
“嵌入式”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的一种探索,校企双方功能性需求的相互嵌入与满足则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动力来源。“嵌入式”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直接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为学校师资、人才培养等搭建平台。要完全利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必须注意处理好校企双方的关系,制定科学可行的考评监督机制以及防止出现形式化的“嵌入式”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5.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高职教育、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高职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提出双师教学团队的培养方式,创新"立体化"能力递进式的实训平台群构建模式。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和企业不同资源的整合利用,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与企业在合作教育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法律缺失、国家指导不足、组织合作松散、短视行为严重、角色定位不明等问题。为此,国家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高校需要加强人事和教学改革,企业则应积极参与高校的教学和研发工作,共同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持久性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信息管理系统是专为高等院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而搭建的网络服务平台,旨在推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全面提升教育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实现经济与教育双赢。利用该网络服务平台,能够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互动、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和安置。该系统采用B/S结构,以MySQL为数据库开发平台,采用JSP技术完成校企合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知识场提供了知识转移的情境,它分为系统场、演练场、源发场和对话场四种类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障碍主要出现在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场,即演练场和对话场中。为此,政府及有关社会机构应该为知识场提供动力,以克服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职业学院是输送社会人才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在当前越来越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情况下,中职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从真正意义上实施切之可行的人才培养战略,从而更好的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让这些学生步入社会以后能够更快的找到属于自己的用武之地。本文将着重阐述当前的几种校企合作中的常见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更好的进行校企合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兴未艾.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一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已经形成了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校企关系,对学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其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