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经历了2005年资源整合.终于在去年爆发出令世人炫目的力量。在群“秀”逐鹿的2006之夏,东方卫视一抹沁人碧绿.一袭酷感藏青,两种“秀色”让观众真切地领略到上海娱乐新势力的时尚.前卫、精致和华丽.并在全国引发收视热潮。据索福瑞数据显示,8月26号《加油,好男儿》上海的收视率达到12.8%,《我型我SHOW》上海的收视率达到49%.在全国17个测量仪城市.《加油,好男儿》的收视率达到32%.《我型我SHOW》收视率达到18%.  相似文献   

2.
光明 《新闻三昧》2005,(8):54-54
6月5日上海《解放日报》5版《枫泾南镇旅游规划撩开面纱》一,称原居住在上海金山区枫泾镇的我国一代围棋国手顾水如“熔中日棋理于一炉,在当时中国围棋界享有极高声誉”。笔以为,作在这里用错了“熔”字,应是“融”。  相似文献   

3.
回顾上海百年来的历史,想到的是历史辩证法,是“开放”和“竞争”四个字在上海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上海开埠后,外国侵略者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攫得的特权,将上海变为侵略中国的基地,魔爪伸向长江两岸以至全中国。他们在上海建立了租界,在租界范围内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所以租界被人称为“国中之国”。租界之外的华界也因上海的被迫开放而比其他城市更明显地半殖民地化,来自各国的“洋大人”混迹沪地,发财机会俯拾即是,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犹如哈同之流的“洋瘪三”,也在这个冒险家乐园中暴发成为亿万富豪。但上海滩这座“洋化”了的城…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国“限小”阵营中第一个响应中央政令的特大城市,上海同时推出的应对措施为“限污”,大约7万辆汽车因此被排除在城市中心之外。[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亮岚 《传媒观察》2005,(8):10-12
2002年秋,一位33岁的年轻人,引人注目地走上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的岗位。黎瑞刚,1969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获新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于上海电视台,从事新闻和纪录片的编导工作。1997年开始创办《新闻观察》栏目并任制片人,同年被评为首届上海文化新人。黎瑞刚上任三年多的时间里,通过极富创新和策略的各项举措,使得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获得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他积极倡导旗下的广播电视媒体全面介入市场竞争,“Channd Young生活时尚”、“第一财经”、“东方卫视”等的品牌运营,收购“中超联赛”转播权,都在我国的文化产业经营领域领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上海电视业新招频出、亮点不断。从东方卫视的改版开播到“第一财经”的跨媒体品牌打造,从广集团大手笔的国际合作到移动电视“东方明珠”的快速发展,出手之快、动作之大、范围之广,在业内外引起了诸多关注。笔将近期上海电视业的创新之道概括成以下四种攻略。  相似文献   

7.
王春华 《档案天地》2010,(2):34-36,4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作为中国的最大城市.也是旧中国的金融中心。吸引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汇集在此。同时.杂七杂八的外侨社团也很快涌入了这个号称“东方小巴黎”的城市。上海滩.堪称冒险家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世博会上的志愿者精神是留给上海这座城市美好的文化因子之一。世博会上的志愿者大都生于上世纪90年代,人们习惯称之为90后。他们中的年长者,把世博盛会作为成人礼,被称之为世博一代。他们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进程长大成人,因此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东方早报在2010年7月5日刊登《世博一代》,拉开讨论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有一种说法颇为流行,“2002年后,上海的楼市就不是上海人自己的了”。最近,这种说法已经被改变,“2004年后,上海的楼市属于外国人。”  相似文献   

10.
申言 《新闻三昧》2008,(12):54-54
日前,一份关于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的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在文化兼容性方面在被调查的20个城市中不在前列。这种状况与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与培育、树立城市精神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与争取承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亦不相适应,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相似文献   

11.
赵宜 《报刊之友》2014,(3):65-67
美国电影《上海之吻》是一部聚焦美籍华裔人群寻找身份之旅的影片,故事发生在上海,作为一座被反复书写的城市和多重文本交织下的“文本化空间”,上海在主人公刘的寻找之旅中展示出了多重的面向,并经由刘对这座城市的不同感知和这座城市意识的变化,完成了这段真实与想象的旅程,最终达到了刘的自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2.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申博主题的确立,使上海成为第一个将“城市”作为主题的办博城市。七年后,上海将为世人呈现出宏伟、精彩的世博场馆当然毋庸置疑,这是近年来上海市政建设的手笔和速度所证实了的。但是要使我们的世博会办得“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不仅仅只须水清、地绿的城市环境和壮丽的世博场馆,更包括那些在宏伟场馆背景下向世界展示的上海人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深厚的人品质。  相似文献   

13.
1920~1930年代,是上海城市发展史上最引人瞩目的时代。人们把上海比作魔都,用以指称其现代、繁华,“摩登”一词风靡全市,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0月26日至28日,在中广学会和上海广电学会的支持下,东方电台主办的“第二届东方畅想广播创新节目擂台赛暨研讨会”在沪举行。中广学会、北京广播学院、中央电台的7位专家学者和20多家省市电台的代表汇聚申城,分析广播面临的竞争格局,交流广播节目创新、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上海壹周》在上海城市文化构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关注上海的白领阶层,创建白领阶层的梦想家园。一方面通过其画报的版面、内容等显示出国际性、时尚感极强的白领文化;另一方面《上海壹周》以它特有的“城市怀旧”情节,缅怀历史,追溯海派文化遗踪,并以此构建未来上海。  相似文献   

16.
理解媒介与城市关系的两种常见路径:文本对城市的表征或工具对城市沟通效率的提升,皆抑制了媒介的生成性。与这二种路径不同,论文通过将1930年代上海“电话购货”中的“电话”概念化为一套由“电话交换区”、“电话销货指南”和“电话购货部”组合而成的都市媒介基础设施,来阐释电话在物质、符号与组织面向上社会技术性地嵌入经济交往并重组都市空间的方式。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意义上的电话与城市的接合可被视为一系列技术中介的都市社会空间实践,这些社会空间实践体现为“操奇计赢之枢纽”的动态生成。其中“操奇计赢”是电话介入的“谈议交易”活动;“枢纽”是在电话协调“谈议交易”时涌现的构成性中心,意味着交易关系的汇聚,且蕴含地理空间的向度。通过发掘电话在“操奇计赢”实践中的勾连、转译和重组的角色,论文为都市移动性所涉物质、交往与空间的相互缠结提供了新的日常韵律和理论想象,同时也对城市作为“社会技术性构成”这一理论主张提出了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7.
《当代传播》2007,(2):40-40
从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i-street公众新闻视屏”推介会上传出消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联手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和东方公众推出的报纸电子化版面将在全市主要道路上铺开。  相似文献   

18.
李娟  贾蕾 《网络传播》2009,(9):72-73
8月5日搜狐宣布推出高清视频平台,切入视频市场;8月4日,复星参股的视频门户网站激动网发布了“三屏合一”的渠道战略;再往前一个月,上海东方宽频公司正式推出其网络电视“上海网络电视台”,东方宽频的东家便是赫赫有名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9.
由中法两国领导人共同倡议举办的“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它以大文化的概念,覆盖了众多领域,以多渠道的方式,牵动了两国诸多城市和地区。“中国年”期间在里尔、马赛、巴黎等城市举办的《上海一条街》、《上海周》等活动,以及“法国年”期间在上海举办的诸多项目,开创了欧亚两个文化大国交流的新篇章。其形成的档案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上海文化事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交流的发展轨迹,对于研究和繁荣上海文化事业,塑造上海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群 《群文论苑》2003,(3):35-36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隆重召开,世界选择了上海,上海将还给世界一个惊喜。上海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世博会的主题,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上海西大门和后花园的青浦乘东风、抓机遇,借世博会之机响亮地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口号。文化作为经济的上层体现,青浦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大力塑造现代化城市文化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