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10,(9):71-71
据2010年4月3日《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华盛顿4月1日电,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科学家在一项利用猴子进行的研究中揭示,与绝大多数病毒不同的是,感染了80%成年人的巨细胞病毒(CMV)能够击溃人体内清除受感染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科研工作者7月14日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抑制艾滋病毒扩散的基因,认为这一发现将为艾滋病的防治带来突破性的进展。这种名叫“CEM15”的基因,在人类免疫性病毒的发展中可以起到类似于“闸门”的作用,但是,这种基因的有效作用在一种被称为传染性病毒  相似文献   

3.
纽约大学医学院生化教授李小枫(音译)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陈浩佳(音译)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发现人类唾液、泪液、尿液中的某些蛋白质成份具有抗艾滋病作用,为治疗艾滋病开启了重要的途径,如果临床实验成功,人将可借助自身的分泌物来治疗艾滋病。李小枫等人发现,孕妇怀孕期间的尿液,富含原本就存在于人体的某种蛋白质成份,人类的眼泪及唾液内也都有,可能是抗艾滋病的媒介。他们提炼分解孕妇尿液成份,发现核酯核酸酵素RNase及溶菌酵素lysozyme具有抗艾滋病的作用。溶菌酵素的主要作用在于分解酸类,这也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5.
6.
《生物学教学》2009,34(1):75-75
据东方网2008年6月8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约翰一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在《病毒学报》上发表了他们的相关研究报告。报告说,科学家在分析HIV阳性病人的体液样本时,发现一种定位淋巴结的滤泡树突细胞(FDCS)会出于自身的功能而吞噬艾滋病毒,被吞噬的病毒并不表现出任何行为,比如复制、突变,然而这些行为正是治疗艾滋病药物的作用靶点,因此,FDCS细胞中的艾滋病毒可以逃脱药物的杀伤,而FDCS细胞本身则成了艾滋病毒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学》2009,(6):74-75
据东方网2008年12月26日援引新华网消息,美国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他们的有关研究报告。报告说,他们以16名健康人和12名因中风而失语的患者为对象作了研究,试图查明大脑中哪个区域负责词汇的选择工作。失语症患者由于神经中枢受损,语言的形成与表达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研究人员让他们描述一系列图像的内容,并不断增加图像数量和图像内容的相似程度以增加词汇选择的难度。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记录了受试者大脑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发现新氢分子科学家最近在宇宙深处发现了由3个原子组成的氢分子,这一发现对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参考.由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利用设在夏威夷岛上的英国红外线望远镜发现了这一...  相似文献   

9.
<正> 欧洲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过去不为人知的大气污染源——亚硝酸气体。在阳光充足时,这种气体会使大气层底部臭氧增多,导致城市上空产生有害烟雾。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报道,法国城市环境应用化学研究所以及瑞士、德国的科学家联合撰文指  相似文献   

10.
11.
《生物学教学》2008,(3):78-78
据2007年9月18日《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巴黎2007年9月16日电,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莱斯利·沃歇尔对实验对象作“气味测定”实验,他让他们判断数十种气味的浓烈程度和芬芳程度。其中包括一种人类尿液和汗液中存在的类固醇——雄甾酮。大多数实验对象都表示这种类固醇闻起来像尿液,但有20%的人认为气味芬芳,觉得像香草或蜜。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发现纳米碳管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具有比钢还要强100倍的材料强度,同时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导热材料.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2012,(9):78-79
据2012年4月14日《科技日报》援引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人体干细胞能被遗传修改成为对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细胞,这些细胞实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教学》2008,(7):74-75
据东方网2008年1月5日消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遗传学家汤姆斯·苏姗和罗杰·鲁文斯,利用小鼠所做的实验获得了这一结果,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08年1月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教学》2008,(12):72-73
据东方网2008年5月27日援引国际在线消息称,近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一位病毒学家和一位生物物理学家,利用被称为“全内反射显微镜”的新式显微镜,亲眼目睹几十个分子在一个活细胞表面聚集,最终形成一种可怕的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的过程。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艾滋病病毒的产生过程,将对艾滋病的治疗和治愈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代职校生》2007,(7):67-68
据人民网,欧洲天文学家2007年4月24日宣布,他们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这颗行星表面的温度与地球类似,也许存在液态水和生命。到目前为止,在已经发现的约220颗太阳系以外行星中,这是质量最小的一颗。科学家认为,这一发现意味着人类在探寻“宇宙生命”的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7.
18.
《生物学教学》2008,(4):78-78
据新华网2007年10月17日援引路透社2007年10月15日报导称,美国纽约市布法罗大学神经科学家珍尼弗·坦普尔及其同事在《行为神经科学》发表的论文中说,那些不停地想吃东西的人至少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基因起的作用。科学家发现有50%的人有一种可能使他们从进食中得到额外快乐的变异基因,这种基因影响到与行为动作有关的信息传递化学物质多巴胺。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08,(8):78-78
据2008年1月12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美国芝加哥2008年1月10日电,美国3所大学的研究小组,同时在近日出版的《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独立进行的3项研究的报告。这三项研究使用不同的方法,将名为CNTNAP2的基因(一种制造允许脑细胞进行交流的蛋白质的基因)锁定为孤独症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20.
一篇揭示艾滋病发病新机理的科学论文最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