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三昧》2005,(10):F0002-F0002
《平顶山矿工报》于1969年9月6日创刊。报纸每周出版5期,报社编辑部现有在岗职工69人,其中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56人。具有现代化的采编网络、数字化的摄影装备和精干高效的采编队伍。2002年改为彩报。1998年荣获全国“二十佳企业报”,2000年和2004年连获河南省“一级报纸”、河南省“最佳企业报”、“特别优秀企业报”。2002年至2004年荣获全国“先进企业报”,连续两届荣获河南省“十佳报纸”,这是河南省政府部门对报纸的最高奖励。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们《新疆铁道》报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坚持新闻改革,不断开拓进取,发挥自身优势,提倡创优争先,把主要精力放在办好报纸上,精心决策,精心组织,精心采编,使报纸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得到了广大读者和新闻界同行的好评。在1992、1993、1994三年的全国企业报评比中,《新疆铁道》报荣获“三连冠”。不久前,又被评为全国铁路“十佳”报纸之一。  相似文献   

3.
“采编合一”还是“采编分开”,这是报业新闻生产流程管理中的一个老问题。《中国水运报》实行“编采分开”机制后的实践证明,采编分开是符合现代报业发展方向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采编质量和新闻生产水平,也促进了中国水运报的发展,报纸发行量和经营创收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全国行业报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刘颖 《新闻界》2001,(1):54-54
绵阳电力报是四川省绵阳电业局主办的企业报,从 1981年初创办的油印《供电简讯》,到后来激光照排的四开四版报纸,绵阳电力报走过了近二十个春秋。在这期间,报纸曾于 1997年荣获中国电力报刊协会西南分会“十佳”优秀报刊称号, 2000年又荣获“全国优秀供电报刊”的殊荣。上百余篇新闻稿件获市、省 (部 )级及全国的各类好新闻奖。   立足本企业,办出企业报的特色,为企业两个文明服好务,一直是绵阳电力报编采人员深思和努力的方向。针对新闻源较为单一的企业报,重策划、重思路、重深度做好报道,更能突破报纸自身的局限。   新闻…  相似文献   

5.
新闻需要创新。作为一张处于成长期的都市类报纸更需要创新。2004年5月开始,我担任今日早报新闻中心的“白班主任”,尝试改革传统采编手段,创新日常采编理念,在实践中渐渐摸索并形成了一套“白班主任”的采编工作程序。现谈谈其中的一些心得,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白班主任”之报题与公告顾名思义,“白班主任”是做白班的,但比起夜班来也并不轻松。每天上午8点左右到报社后,就得坐在电脑前开始紧张工作了。一会儿,手机铃响,“荣  相似文献   

6.
南阳手机报     
《新闻爱好者》2011,(8):F0002-F0002
《南阳日报》是中共南阳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3月22日,是河南省创刊较早的地方报,目前,有中级以上职称的采编人员106人。该报连年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报纸”。2010年以来,南阳日报整合资源,开拓创新,实施“一体两翼”(“一体”即以《南阳日报》为主体,“两翼”即做大做强南阳晚报、南阳网)的集团化发展战略,使得旗下南阳晚报、南阳网(南阳手机报)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报纸在进行新闻宣传、舆论监督的同时,自身又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社会的监督。如果说采编人员的敬业精业是提高报纸质量的“前加力”,那么,虚心听取各界意见,自觉接受评审则是提高报纸质量的“后加力”。今年3月份,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韩城报社建立评审机制,聘请社外人士对《韩城报》进行评审,有力地促进了报社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张金良 《新闻窗》2006,(1):53-53
网络时代缩小了地球的距离,世界各地的信息转瞬即可传遍全球。于是,网络仿佛成了信息的源头活水。一时间,许多媒体除了有限的原创信息外,大多采编网络信息。这在一些地方报纸上比较突出。作为新闻来说,这似乎无可非议。然而,报纸大副刊多元化趋向派生的许多副刊版面也被网络信息充斥,使地方报纸副刊变得“千报一面”、“千报一腔”,不但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而且影响了报纸的品位。这个问题值得报人们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闻三昧》2006,(3):F0003-F0003
聂世勇同志现任平顶山矿工报社社长、总编辑。今年47岁,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他从1998年5月任平顶山矿工报社社长、总编辑以来,与报社领导班子一道,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两个效益一起抓”的工作思路,在内部改革和管理上大胆探索,狠抓报纸质量,构筑精品工程,实现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双丰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提高”。自1998年11月平顶山矿工报获得“全国二十佳企业报”荣誉之后,报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5年先后获得“河南省一级报纸”、“河南省最佳企业报”、“全国先进企业报”、“中国媒炭…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是《聊城日报》走过得最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聊城日报》进行了强势改版,不仅统一了版面风格,而且还以策划为核心对采编角色和采编流程进行了重塑,基本解决了困绕报社多年的采编“两张皮”的问题,提高了报纸的质量,真正打造出了“聊报制造”的品牌。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1月3日至6日,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河南省企业报委员会在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渑池铝矿召开了河南省企业报第一次年会,会上,全省37家企业报纸进行了展评,评选出1993年度河南省企业报“十佳”报纸.他们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湖北省专业报有了长足的发展,队伍不断壮大,一批年轻记充实到采编队伍,给报业增添了活力。为提高专业报采编人员特别是青年记的采写水平,2006年6月8日,湖北省专业报协会组织了10家报社的10多位记,奔赴荆门市,开展以“湖北电力服务新农村建设,实施‘户户通电’工程”为主题的“现场新闻采访写作竞赛”。  相似文献   

13.
方辰 《传媒》2001,(6):19
2001年4月11日,聂世勇终于如愿以偿:他风尘仆仆地从郑州捧回了“河南省一级报纸”的奖牌和奖状。这个荣誉非同寻常。因为此前《平顶山矿工报》虽然获得过“全国20佳企业报”的称号,但那只是在企业报  相似文献   

14.
从这几年企业报的发展看,可以说是我国企业报史上的“黄金时期”。据国家新闻出版部门统计,经正式登记批准,持有公开刊号和准印证的企业报就有近千家,相当全国报纸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未经正式登记而出版的企业报。至于企业报的采编队伍更是达数万之众,浩  相似文献   

15.
太原铁路局是伴随着全国铁路体制改革于2005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新铁路局,《太原铁道报》是在原太原铁路分局的基础上由分局报社变成路局报社的。报纸为周二刊对开大报,每逢周三、周五出版,发行量2.2万份。近年来,报社和报纸以及报社采编人员的新闻作品多次荣获国家、部、局、省、市奖励,企业领导和职工对报社工作非常认可,对报纸质量经常赞赏,这些都缘于我们的办报方针和办报理念。我是2001年初到报社任职的,在此之前,只是喜欢新闻工作,业余时间写过点新闻稿,既不是科班出身,又无经验可谈。我和同志们对报纸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经过…  相似文献   

16.
广东《佛山日报》近年来一直坚持开展“每日评报”,从2006年6月起,对评报工作更为重视,还增加了“每周评报”和“每月评报”,使之成为采编工作的一项常规业务,对提高报纸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本刊2008年新辟专栏“每月评报”,旨在进一步提高地市报的办报质量。希望广大读者为此专栏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越发达,越要求报纸采编人员走向广博,走向深刻。面对网络媒体提供的大如瀚海、多如牛毛的新闻信息,报纸采编人员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路和发现,要学会借“网”捕“鱼”。这个“捕”是穿插着自己创意、策划、整合、组版、采写、编辑在内的一系列劳作。  相似文献   

18.
两年一次的全省报纸质量综合评比,是河南省报界的最高盛事,全省有87家各类报纸参评,评比涉及舆论导向、编校质量、获奖作品、印刷质量等多项内容,最终评出“十佳”、一级、二级、三级报纸。2005年许昌日报就荣获了全省“十佳报纸”称号,2007年,许昌日报再次被评为全省“十佳报纸”。两次蝉联全省“十佳报纸”称号,在河南省报界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9.
如今,随着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差错也随着增多。如何消灭差错,已成各大报社共同探讨的一个课题。《平顶山矿工报》在降低报纸差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平顶山矿工报》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以其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下荣获河南省十佳报纸。作为一家企业报,在全省150多家党委机关报、企业报中,在采取编校合一的情况下,得到这一殊荣,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得益于报社领导的严格要求、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编辑对报纸负责的强烈责任心。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报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这种报纸是“宣传报”,是文件转发的“简报”。《江汉石油报》作为企业报大家族中的一员,虽然是江汉油田局党委的机关报,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份地地道道的报纸。近年来,它多次荣获“全国优秀企业报”的称号,发表的作品多次获全国新闻奖项,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显示出创收能力,表现出一份企业报办报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