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认真探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一、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计划经济制度的特定发展阶段要正确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什么是计划经济,而这一点我们必须从马克思的本源意义上来理解。在马克思那里,计划经济通常包括物质内容和  相似文献   

2.
计划经济作为一种基本经济制度,它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有一个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与资本主义无计划的市场经济相比,它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与共产主义计划经济相比,它只是初级阶段的计划经济。共户主义阶段的计划经济是产品经济的计划经济,而社会主义阶段的计划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这个初级阶段的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计划经济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必须坚持计划经济“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首先要坚持计划经济。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不但明确提出要坚持计划经济,而且指出:“在总体上自觉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的重大突破.但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我国理论界仍然存在着争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计划经济是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形式,商品经济是物质内容,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形式和内容,这就是说,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第二,认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形态,计划经济是调节经济运行的形式,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形态和经济调节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形态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关系.第三,认为计划经济是礼会经济制度,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的运行形式.第四,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都是社会经济形态.第五,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内部的商品性和计划性,商品性和计划性是内在的、历史的和有机的统一.第六,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哈耶克的终生问题是消解计划经济存在的逻辑基础,证明形形色色的计划经济存在的荒谬。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下的自由理论是为了否定计划经济。他对计划经济的批判,较一般的经济学者更深刻、更彻底,但他对计划经济的控诉情绪与十分的敌意,影响其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计划经济体制缺少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影响资源的国际配置。缺少必要技术手段的计划经济无法克服人为失误给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经济的自我封闭,影响外界先进生产要素对本国经济的注入,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桎梏。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乃是中国人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不仅是对立的,而且计划经济体制本身的存在就是不合理的。但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的对立并不说明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是对立的,相反,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的联姻恰恰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发表了大量关于为何选择市场经济的文章,试图说明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是一个错误。然而笔者认为,建国初期的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战略需要。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采用计划经济的历史经验,苏联模式的示范效应,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危机,以及中国当时重工业战略选择对计划经济的需要等,所以在当时中国选择计划经济有其历史的内在逻辑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帝践证明,在优化资源配置上,计划经济远不如市场经济那样有效,面对计划经济的“失灵”和市场经济的国际化趋势,我们必须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只有计划经济的,才能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从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牢固的经济、政治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既有结合的必要性,又具备结合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具体方式。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之所以称之为有机结合,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其一,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过程的本质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师范教育一直纳入国家计划经济调控。在计划经济指导下,普通高师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而单一:培养合格的普通中学教师。这一培养目标与当时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着重要  相似文献   

12.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学术界争论较多的问题。运用马恩计划经济的构想所蕴涵的深刻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探讨高度集中型计划经济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恩的计划经济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揭示出一定历史和制度范畴内选择经济模式的根据是生产力标准,这是我们当今理解和处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计划经济的一般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计划经济乃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它却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因此,有必要弄清计划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经济运行方式,计划经济的许多规定实际上 都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障碍。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体制之后,现在要转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因而计划经济中许多东西,成为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包袱。如何甩掉这些历史包袱,是我国目前发展市场经济关键所在。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形成的历史包袱,首先表现在思想意识方面。市场经济强调竞争与对利益的追逐,而计划经济中人们所追求的则是绝对互助和非利益化的贡献;市场经济承认人的能力差别与收入相关差别,而计划经济则是实行行政差别与绝对平均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与企业自我选择与自我努力,而计划经济要求服从上级和听从于领导,……。总之,计划经济中形成的许多观念,现已成了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包袱。理论指导着行为,有怎样的理论思想就会有怎样的行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传统观念。目前,我们是否能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转变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思想观念,这一点将是能否顺利、彻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和首要。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教改革中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已经和正在对改革产生误导,必需引起重视。 这种“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一、计划经济弊端论 这种观点认为,我国是计划经济,根据经济决定教育的基本观点而推论:高教(主要是高教体制)中的弊端是计划经济造成的。 高教体制,作为一种制度,其利或弊,当然为经济即经济基础所决定。问题是:到底什么是计划经济?我国是不是计划经济?产生高教弊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第一,计划,不等同于计划经济。计划,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标制定的工作安排和部署;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经济学界的部分观点: (一) 怎样理解“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在近几年的讨论中,有各种不同的提法。十二大和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以后,统一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但对怎样理解这一原则,仍有不同看法。 1、以计划经济为主就是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经济主要的和基本的形式,是这一原则的关键所在。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由国家经营并实行指令性计划,这就表明我们的经济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目前一个时期,指令性计划应该成为计划管理的主要形式,应占工农业总产值的大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认识“宏观调控”与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走出把宏观调控完全等同于计划经济的误区“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 ,抑制通货膨胀 ,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这个概念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它与过去的计划经济有着本质区别。计划经济的本质特点是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 ,并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加以实施 ;企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都由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规定 ;国家…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老一辈经济学家中,薛暮桥恐怕是惟一有资格被尊为“中国计划经济的缔造者”的。据介绍,早在1948年的西柏坡时,他就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着手筹备成立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一生大半时间都在为建立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后,人们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为什么要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应该如何评价过去实行的计划经济? 一位论者写道:“纵观20世纪的历史,我们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国际大赛: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  相似文献   

20.
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历史的理论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模式以后,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这是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它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该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