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新文学大系》是新文学权威与现代传媒共同运作的结果。它不仅是一部作品集,同时还具备了文学史的特征。《大系》在编选人员的组成、对作家作品的评价以及编选作品的数目三个方面都影响了"五四"作家的文学定位。由于《大系》的编选时间距离新文学的创作时间较近,同时编选者在编选作品和评价作家作品时很难剔除个人因素。因此,这种文学定位并非完全公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系》对"五四"作家的文学定位将不断接受新的检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文学理论共同体普遍认可的文学活动模式构成文学活动范式。文学活动理论的演进史不过是文学活动范式不断革命的历史。在西方和中国当代文论史上,发生了从“世界-作家-作品”范式到“作家-作品-读者”范式再到“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范式两次文学活动范式的重要革命。文学传媒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的本体地位的显聊.,为文学活动范式第三次革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文学史是作者、作品、读者的三位一体,批评家与文学史家只是占少数比例的、专业的读者群,作者本身同样需要阅读作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算是健全的文学史。但是在对中国当代文学(一般是指称1949年以来的大陆文学)的批评与研究中,因袭了传统的文学史观念,一直偏重对思潮演变的审视和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即将文学史理解成了作家作品的罗列史,忽略了文学的功能史与作用史,忽略了文学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共同创造的产物,忽略了读者(包括批评家、学者、翻译家、编辑、文艺记者、文艺官员等专业读者)在文学史上的功绩。通过考察传媒文化对当代文学的深层影响,从传播接受的角度重建中国当代文学史,探寻文学的传播接受对文学的外部环境的重塑以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文学观,体现了作家自身对文学认知的基本观念,深刻影响其创作审美价值的取向。由于文学观的不同,两类“右派”叙事作品在艺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两类右派叙事作品文学观的比较,其实质仍然反映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而虚构是建立文学与现实联系的唯一手段。正是由于作家从小说的虚构本质出发,在充分想象的空间里对人的存在境遇给予热切的关注,才使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真实。由虚构到真实,这是艺术文本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在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对海洋的描写和关注是澳洲作家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其中代表人物当数享誉国际的作家蒂姆·温顿.本文介绍了蒂姆·温顿及其与海洋相关的主要文学作品,分析了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对海洋的关注,揭示了澳大利亚本土作家与海洋密不可分的关联及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6.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全球对中文文学的关注,也引发了中国学界对其作品与翻译的关系的讨论.翻译是中文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的必经之路.本文从另一位亚洲作家泰戈尔获奖的经验谈起,分析莫言作品的翻译是如何在意识形态操控下走上世界文学的舞台,以及对文学翻译工作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对话批评的直接目的是在批评家与作家的沟通合作中建构个人的文学史。这种作家的"个人史"涵盖着社会时代背景的关注、创作道路的回溯、重要作品的理解以及艺术观念的嬗变,是宏大文学史具体而微的缩影。随着周教授对当代作家有选择的持续关注,越来越多有着独特经验与文学价值的"个人史"被梳理,这对集体文学史无疑起着丰富与调整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贬谪一向被认为是促进文学发展的契机,但人们忽略了贬谪对作家的创作内容、人生道路选择和创作风格的影响不尽相同。贬谪如同一块试金石,形象地再现了作家被逼上绝路后对自己的人格、尊严以及品质的选择。关注作家人品与文学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促进文学产生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因素,从而使我们对作家作品有更加准确到位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文学场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展开文学研究,尤其关注文学创作的社会环境。然而,作家及其作品本身始终是文学研究的核心。所以,更加值得探讨的是文学场理论对该核心问题研究的意义。文学场理论揭示出在实际研究中需要注意资本与权力的影响,并且用历史的眼光来更加全面地评价作家和作品。但是,该理论未能就评判作品自身价值的基本标准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理论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与进程中,张爱玲与萧红是被公认的杰出女性作家,不论是她们富有传奇色彩的坎坷人生,还是她们创作的文学作品都是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但是由于两位作家在进行作品创作时有意远离政治,所以在某一阶段受到人们的冷漠对待,没有获得与之相应的文学成就。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逐步转变思想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研究张爱玲和萧红的文学作品。本文在地域视角下对张爱玲与萧红的人生与文学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传媒明星的随笔写作近年来倍受读者热捧。时代转换的大背景下,大众社会的崛起所形成的“媒介权力”,为这些写作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话语生产空间;而随笔的文体特征、自由精神,则成为他们的写作最适宜的形式,其中的优秀之作,贴近现实,紧扣时代,闪烁着智性的光芒,呈现着个人的理性之思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20世纪的一次文化转型,即由文字纸媒文化转变为视觉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也日益加快了这一文化转型,由此导致了当代作家们的创作生成方式的改变,大批作家纷纷结缘影视,影视稿酬成为作家合法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影视传媒成为作家出名的重要工具。但这种文化工业式的操作方式又使作家们陷入一种新的彷徨与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3.
“70后作家群”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被媒体推出并命名的小说创作群体,其中,70后的女性作家群更是引人注目。本文以女性的身体叙事为切入点,关注70后女性写作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大众化"问题是在理论上探讨过同时在创作实践中也始终存在的事实,但对于什么是大众化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认为,左翼主流作家、三四十年代的海派作家和八九十年代的一大批作家都对平民大众生活表示了关注,其创作都具有明显的大众化倾向,但因理解的角度和价值取向的不同,隐藏在文学大众化表象之后的分别是意识形态启蒙叙事、世俗化日常生活叙事以及个人化叙事等不同叙事诉求.  相似文献   

15.
Despite growing calls for media educa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little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over what to teach and how to teac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initiatives varies across different contexts as well as cultures. The outcomes depend largely on the beliefs, attitudes and efforts of individual teachers. 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and discuss teachers' beliefs about media through an analysis of documents related to school media. It examines how 13 secondary schools in Hong Kong justified their applications for funding to set up a school television station. Using methods in documentary research, the study analyses the claims made for school media. The hidden assumptions held by schools towards school media, new media, mass media, media education and media literac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城市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加速了现代化进程。上海都市文化市场体制逐步形成。上海拥有现代中国最发达的出版机构和传播媒介,报刊传媒繁荣,出版业平民化,自由的文学撰稿人队伍出现了,文学的接受机制发生了变化。这对上海乃至全国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currency, relevancy and changing nature of science makes it a natural topic of focus for mass media outlets. Scienc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capitalize on this wealth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to explore socio-scientific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 however, without a lens on how those media are created and how representations of science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media, the use of mass media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 may be risky. Limited research has explored how science teachers naturally use mass media to explore scientific issues in the classroom or how mass media is used to address potential overlaps between socio-scientific-issue based i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This naturalistic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ported and actual classroom uses of mass media by secondary science teachers’ to explore socio-scientific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 as well a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ir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did or did not overlap with frameworks for SSI-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and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secondary science teachers use mass media to explore socio-scientific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 but their use of frameworks aligned with SSI-base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and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was limited. This paper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how we, as science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can advance a teaching and learning agenda for encouraging instruction that more fully utilizes the potential of mass media to explore socio-scientific issues in line with perspectives from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人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和感官刺激、轻视人文关怀。近几年,谈话节目在电视媒体中迅速发展起来,而在这之中,有一些节目缺乏对受众起码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凤凰卫视这一典型的华语媒体在"人文关怀"上做足了文章。本文通过剖析凤凰卫视两档节目,从节目理念、提问方式和语言交流、倾听技巧等方面较为系统地阐释访谈节目中应该怎样体现和把握人文关怀,希望对相关节目制作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及其形成的文化对当代文学是一种“图像”对“文字”、“标准化”对“个人化”、“世俗化”对“精神化”、“强迫性”对“自主性”的高强度的挤压;面对这一挤压,有的作家、批评家作着顽强的抵抗,有的向“图象”与“世俗化”投诚,有的则既留意“文字”又关注“图像”,既寻求“精神”又留意“功利”,具有两栖色彩。  相似文献   

20.
时下,“快餐文化”借助大众传媒手段迅速崛起,这种富有流行性的文化形式备受大学生推崇,并对其思想产生强烈冲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如何加以积极引导,从而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