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视。本文在介绍技术溢出效应概念、作用途径及其在我国的变迁情况的基础上,从东道国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为我国制定引资政策和技术引进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寻舸 《科学与管理》2004,24(1):28-30
<正> 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的主要目的之一,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更因为其技术起点高、管理经验丰富而成为我国引资的重点。然而,世界各国吸引FDI的实践表明,外商出于种种考虑,大都不愿将其拥有的技术。特别是先进技术进行转让。这种情形虽然与东道国政府试图通过引进FDI来提高本国技术水平的初衷相背离,但东道国仍有可能获得FDI的技术外溢效应,间接地使本国的技术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溢出效应产生的目的,从外商直接投资的特征角度和外商直接投资所投向的行业的特征角度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指出了不同外商直接投资的特征和外商直接投资所投向的行业的特征对溢出效应的影响。以便为东道国在政策设计时明确直接投资的各种属性,并针对行业特征设计激励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行业特征的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在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中有近2/3左右流入制造业的情况下,本文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比较区分了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溢出效应,并对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如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资本密集度差距和东道国国内市场竞争水平)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内外资企业差距较小或中等,且外资企业相应能力水平较高时,溢出效应才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管理》2019,(6):10-15
基于2008—2016年中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从地区角度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我国中部创新能力的提高,原因在于外资企业主要投资领域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非高技术产业以及我国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对国外技术依赖减少。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将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注重提升本国自主创新水平、制定创新战略需要因地制宜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构建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能源强度的分析框架,通过收集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及港澳台地区除外)1999—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能源强度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高能耗工业部门,提高了能源强度,其"量变效应"为正;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提高了各省级行政区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了能源强度,其"质变效应"为负;但外商直接投资的"量变效应"强于"质变效应",在整体上提高了能源强度。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优化引资结构、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能源高效利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在带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度较高的产业。运用文献分析法,针对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整体特点、形态特点、空间分布特点、引资规模特点、综合环境特点以及效应特点重点进行分析,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为实际工作中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进入方式可分为新建进入和并购投资两大类,长期以来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的研究都为众多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不少研究指出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的不同会给东道国技术转移和福利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对现有的一些文献做出综述性的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转变,并在制造业这一层面进一步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性质和不同来源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转变效应的影响,以便为更好地利用外资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涌入上海,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上海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能给该城市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围绕"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上海的环境造成污染"、"上海环境污染治理是否会阻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两个问题展开,运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1981—2007年期间,FDI对上海的环境已造成污染,但环境污染治理并没有使FDI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