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治.艾略特的前期作品《亚当.比德》、《佛洛斯河磨坊》和后期作品《米德尔马契》中的叙事话语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从作者型声音过渡到间接性叙述;叙述者性别立场的转换;后期小说中卷首引语的使用。艾略特在追寻叙事权威过程中采用话语迂回的叙述策略揭示了她矛盾的女性观,说明在男权文化氛围浓厚的社会中,女作家在写作中建立女性叙事权威时所面对的重重阻碍。  相似文献   

2.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优秀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在乔治·艾略特所创作的七部长篇小说中,都体现出了对道德的诠释与反思。本文以《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为切入点,对乔治·艾略特向读者展现的爱情道德观做出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佛洛斯河磨坊》通过河流这一意象表现了女主人公玛姬.杜黎弗的生活起落和个人命运的浮沉,揭示了这一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所在:她既无法在家庭和社会这一大的河流中浮出水面,又最终在现实中真正的河流中沉底,从而以死亡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小说中的河流既是伊甸园的象征性标志,也分别象征心灵的施洗者和心灵的旅程,暗示出人类心灵获得拯救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陈燕华 《甘肃教育》2011,(16):60-61
乔治·艾略特是十九世纪以男性笔名在维多利亚时期文坛上发表作品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批判现实主义女性作家,其影响和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小说《弗洛斯河磨坊》作为乔治·艾略特的半自传体小说,既是她最为出色的早期作品,也是她道德发展、心理研究探析初始阶段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5.
韩素敏 《文教资料》2011,(18):30-32
“颠覆”和“抑制”是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中的两个相对的关键词。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乔治·艾略特的长篇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颠覆”本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而“抑制”则是对这种颠覆力量的抑制。在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作者通过对麦琪叛逆性格和行为的详尽描写.展现了她对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宗教、阶级压迫、男权社会等社会问题的一种颠覆力量:同时艾略特过度强调义务、良心、职责。又带来了主人公的自我抑制。“颠覆”与“抑制”两种社会功能相互制约并相互促讲其同引导了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何继玲 《考试周刊》2011,(39):27-28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乔治·艾略特的一部自传性小说。小说中的几个特殊意象是诸多评论家所研究的对象,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理解这些意象,发现小说作者运用这些意象反映并表达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处境和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  相似文献   

7.
宋薇 《海外英语》2013,(3X):193-194
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在其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展现了在维多利亚时期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和文化秩序中,人们对于女人的言行举止和道德规范。该文聚焦充满叛逆的女主人公麦琪在其短暂一生中的努力抗争,并探究其中洋溢着的丰富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  相似文献   

8.
英国著名的女性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的早期代表作《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与很强的自传成分连在一起的东西。她将自己的经历、对传统道德因素的深刻洞察以及当时广泛流传的新思想统统融入到了女主人公麦琪身上。作品中不仅保留传统的一面,同时也不乏许多现代元素。  相似文献   

9.
钟盈 《英语广场》2020,(26):26-28
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海明威的多部作品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深刻的生态主义思想,即人类只是生物圈中的一员,与万物休戚相关,相互依存,因此人类要懂得爱护自然,敬畏生命,努力维护生态系统,不能滥用资源,更不能用征服自然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本文主要通过《老人与海》和《大双心河》两部作品分析海明威的生态批评观。  相似文献   

10.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乔治·艾略特的早期作品之一,以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乡村生活为背景。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分析阐释小说主人公玛吉在话语权力、规训权力和知识权力交织而成的权力网络中所经受的情感体验与心路历程。这些权力都对玛吉实施了规训,但在权力实施的过程中,玛吉并非完全被动,而是行使着自己的微观权力,从而呈现出权力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中的佛与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水浒传》中的佛道描写,反映了“水浒”时代是怎样的社会宗教现实?二、大量的佛道描写对《水浒传》的结构、情节及人物刻画,有哪些影响和推助?三、透过《水浒传》中佛道人物的塑造,看《水浒传》的作者有怎样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桑士林 《文教资料》2012,(21):14-16
乔治·艾略特在名著《米德尔马契》中描写人物众多,形象各异,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本文分析了卡苏朋、多萝西娅和利德盖特三个人物的悲剧命运,她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成为一个个有思想有呼吸的人物,在命运的长河中挣扎起伏,人物的悲剧性格与悲剧命运紧紧相连,即使在现代也依然具有启迪意义。在此书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乔治·艾略特对普通小人物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13.
王启忠在《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撰文认为:《金瓶梅》对儒、道、佛三教基本采取的是整体性的排斥态度,这在中国古代小说文化史和宗教文化史上是一个新现象。《金瓶梅》以描写世情世态、裸露人欲为主旨,反对儒教,对佛道两教的活动虽作了大量描写,但总体上也持排斥态度。《金瓶梅》对宗教描写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由禁俗绝俗向世俗化演变。其一表现在佛僧道士们本身难耐禁俗绝俗的煎熬。二是佛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集大成者,然而因其色空描写也一度引起颇多争议,但《葬花诗》的艺术价值却被一致肯定。近代佛僧文学家苏曼殊以佛门的赤子之心,用比较学的方法对这部经典著作进行了批评。对《葬花诗》的英文选译,是苏曼殊对《红楼梦》海外传播的重大贡献,准确把握译文,可以挖掘出其笔下所译《葬花诗》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犹如一部日记体的中篇抒情音乐小说。整部套曲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完美;在大自然的背景里,细腻生动地描写了青年磨工纯朴、浪漫的爱情;音乐中,对自然与自我的描写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融合,从而使这部套曲具有浪漫主义诗情画意的特点和清新纯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邻居罗西基》是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创作的拓荒者题材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对拓荒者的描写,体现了美国梦的精髓。本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解读《邻居罗西基》中的叙事原型、人物原型,并试图以此来揭示作者在该部作品中所要传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跳出从乔治·艾略特自身经历与小说的关系、宗教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传统研究的窠臼,通过分析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的叙述时序的叠合、叙述距离和节奏的变化、叙述视角和人称的转换三个方面揭示了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的叙事策略,挖掘出潜藏于小说《织工马南传》表层结构下的多元复合叙述模式,彰显出乔治·艾略特的叙事文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乔治·艾略特的半自传体作品,女主角玛姬作为自然的爱女,时代的逆女,越长大,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迫害就越多。最终,玛姬死了,但她的死有着深厚的社会意义,是对维多利亚时代父权制社会有力的控诉,也暗示了工业文明对自然文化的破坏,警醒世人工业文明只有与自然和平相处才能长久相安无事。玛姬的死,也使得艾略特获得重生,对作者而言有着深远的个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具体的物品或风光景物的形状描写,可以反映事物的特点。例如小作文《一尊弥勒佛》:我家南墙边的小衣柜上,有一尊盘腿坐着的弥勒佛。这尊半尺多高的弥勒佛,是石膏塑成的,表面涂着金粉,阳光一照,就反射出耀眼的金光。  相似文献   

20.
“春秋三传”中都有关于战争描写的内容,其中《左传》描写战争的成就最高。以往的学者多从文章学的角度讨论战争描写,文章则从叙事学角度,以《肴殳之战》为例,通过对结构、内容和人物、视角、主旨的分析,来窥探“三传”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