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柯文婷 《海外英语》2011,(4):150+152
明代戏曲《牡丹亭》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作者汤显祖更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在西方文学界的地位之重可见一斑。美籍英裔汉学家白之(Cyril Birch)的《牡丹亭》英译本是在西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版本,该文通过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赏析白之《牡丹亭》英译本的翻译艺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文化在翻译研究领域里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这种语境下,后殖民翻译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使得翻译摆脱了单一的语言学范式研究的束缚,把翻译与文化、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从而丰富和拓展了翻译研究领域。本文以后殖民翻译理论的视角去解读《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试图去发现文字背后的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结合汪榕培先生的《牡丹亭》英译本,以其对具有特定汉文化词及典故的处理为例,分析了英译汉文化词及典故的三种策略:意译、音译、直译。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和交际理论,对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该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以《围城》英译本为个案,分析探讨人物对话的翻译现象,旨在证明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牡丹亭》最为著名的白之和汪榕培的两英译本,对比其在两译本中的翻译方式,提出日后推介汉籍英译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以框架理论为指导,对电影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评价和提高译品质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婧怡 《现代英语》2023,(18):100-103
文章通过分析《牡丹亭》白之和许渊冲译本,从文化预设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文化翻译中的体现,发现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文化预设中的共享部分和目的语文化缺失部分的处理是译文质量的关键因素。译者可以采用增译、注释和省略等方法,激活目的语和源语文化预设中共享部分或补充目的语中缺少的源语文化预设。  相似文献   

8.
译者认为本国的文化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在文本的选择和翻译中倾向于用"改写"的翻译策略,挪用自身的文化对原文本进行改造。这是一种建立在文化优越性基础上的翻译策略,不利于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容易造成目标语读者对他者文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张子涵 《海外英语》2020,(7):156-157,175
典籍英译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汪榕培在翻译《诗经》时,首次提出传神达意的典籍英译标准,传神要求译者关注文本的意境、风格、音韵、情感的等,达意要求译者关注字词、修辞、文化、目的等,并将两者视为一个统一体.该文阐释了传神达意的内涵并就汪榕培的《牡丹亭》译本,分析了其是如何实现传神达意这一翻译标准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戏曲艺术作为优秀中国文化的代表,为诸多译者所关注。戏曲是一门由文学、舞台、音乐等要素构成的综合性艺术,其外译研究具有多模态的特点。在诸多优秀戏曲中,《牡丹亭》辞藻精致华丽、唱词婉转悠扬、声腔扣人心弦,是我国明代万历年间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在中国戏曲外译史上的影响力最为深远。本文以西方汉学家白之、国内译者汪榕培、许渊冲的《牡丹亭》译本为例,结合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重感官符号,讨论多模态理论视域下的戏曲英译,为戏曲外译提供新思路,力图探索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作为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与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与独到的艺术追求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徐渭的《狂鼓史渔阳三弄》取材于《后汉书》的《祢衡传》,但作者采用发掘历史事实与发展历史精神相统一;“出之贵实”与“用之贵虚”相结合;“睛节结构”和“情感结构”相交融等艺术手法,对作品的情节进行了重构。作品在折射理想道德的光华,实现人物新的艺术价值,反映民众理想愿望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审美高度。  相似文献   

13.
肖改艳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6):60-63,66
本文对汉字构形理论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利用构形学理论分析小篆构形模式,进一步证明了汉字构形理论在文字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俗形义学“是近年提出的学说,它的提出,意味着学术界开始以包容的态度认真对待这种原来被视为异端的文字学现象。“俗形义学“有着与传统形义学不同的作用。传统形义学是专业工作者学习、研究汉字和考释古文字的工具,而俗形义学则在普及汉字教育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牡丹亭》分作上下本,以精神分析学理对杜丽娘和作家进行心理研究,解读分析杜丽娘的本我、超我、自我及对剧情的影响,提出了本我戏与自我戏的见解,也认为作家主情论与士不遇的创作心理分别影响了上下本的剧情设计。  相似文献   

16.
运用汉字学理论分析探讨了古代识字教学的可借鉴之处,同时根据现代汉语、汉字特点,对当前识字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提出具体的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唐兰、陈梦家、裘锡圭先生的“三书说”和詹鄞鑫先生的“新六书说”为例论述20世纪汉字结构类型的新发展,认为20世纪汉字结构类型理论的研究体现了后出转精的态势,既有继承又有创新,逻辑更加严密,系统性更强,理论色彩更加浓厚,同时也提高了汉字结构理论在分析汉字中的解释功能和实用价值,为汉字结构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丽娜 《海外英语》2014,(19):188-190
The End of the Road is John Barth’s second novel, and it is the first novel that brought abortion to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which proves to be a huge success. This paper intends to study the alienation in The End of the Road based on the alienation as a literary style and the alienation embodied in the literary contex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lienated plot, the paper aims to emphasize the internal cause for the end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road.  相似文献   

19.
The End of the Road is John Barth’s second novel, and it is the first novel that brought abortion to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which proves to be a huge success. This paper intends to study the al...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醉翁亭记》我们发现欧阳修词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他在词中塑造了生动鲜明的自传性醉翁形象,分析其词中醉翁形象的类型,可以揭示醉翁形象系列词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