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莎士比亚是欧洲艺复兴时代的一颗璀灿的明显,在世界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的创作无论是诗歌还是诗剧,都曾产生巨大的影响。三百年以来有关莎士比亚的作包括学术研究、评论、演出、翻译等等方面,可谓浩如烟海不可胜数,有很多国家都设立专门的莎士比亚研究会,因而“莎学”早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面对莎士比亚这份丰厚的世界遗产,我们应该而且有必要作出自己的研究和评价。总览莎翁的戏剧创伤,其悲剧创作固然反映了作家的最高艺术成就,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对其喜剧的研究和评判。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是全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家.四百年后的今天.莎士比亚仍然是英伦岛上一颗永不坠落的文学太阳.成为英国的文化象征和不列颠人的骄傲。在英国人眼里.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文明的象征”、“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人物”、“优秀的、代表着‘英国最佳”’。保守党更把他誉为“英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旗帜”。  相似文献   

3.
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集大成者、人文主义文学的巨人,威廉·莎士比亚对英国戏剧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他的悲剧作品可以说是他在文艺方面,特别是戏剧方面的顶峰力作.为了使剧情更加跌宕起伏,他在他的悲剧作品穿插了各种各样的喜剧情节.本文拟对莎士比亚悲剧中如何穿插喜剧情节以及喜剧情节在悲剧中所起的作用略作粗浅的分析和探讨,从而体现出他作为英国戏剧大师不凡的剧情驾御能力和高超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莎士比亚不仅创作出一部部优秀的喜剧,还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悲剧作品,尤其以四大悲剧最为著名。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仅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还通过人物命运的叙写向我们揭示了人性,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和行为的分析来总结出人性的相关特征,并由此探讨莎士比亚在悲剧创作中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他的十四行诗感情奔放 ,语言华美 ,使英国十四行诗体具有了完美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被推崇为西方戏剧艺术的瑰宝,是重要的世界化遗产。本概述了莎剧的世界性的地位与电影艺术的不解之缘,及莎翁电影在不同年代的发展变化,以及不同风格的导演是如何对莎剧主题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7.
国内学者以往对莎士比亚历史剧《理查三世》的研究比较偏重于找寻剧本中的历史因素,用人文主义这样的标签去归类与简化,忽视了作家本人的创造性活动和艺术世界的独特性、完整性。对于理查三世这一人物也大都认为莎翁塑造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寄托了作家对明君的向往而已。本文对这种解读模式提出质疑,指出《理查三世》所流露的诗人忧思和所灌注的心灵生气,分析了剧本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8.
世界文学宝库中古希腊悲剧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欧美文学领域,它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古希腊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古希腊悲剧的影响下,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独特地悲剧,后人称之为莎士比亚悲剧。莎士比亚悲剧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人性和哲理的剖析,体现出了人性善与恶之间的矛盾。文章通过人文主义精神和理性精神两方面对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悲剧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点,这为今后我们研究古希腊悲剧与莎士比亚悲剧做个良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9.
李欣欣 《考试周刊》2014,(54):15-15
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体现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真、善、美。本文通过探讨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爱的王国的建立,反映其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永恒价值。主要从其作品中对"真"的热诚、对"善"的颂扬、对"美"的追求这三个方面探讨莎士比亚作品的爱的主题,并从中看出莎士比亚作品对人类的永恒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了莎士比亚的生平 简历、主要作品,阐述了他的人文义思想在其代表作《哈姆莱特》中的反映,并着重分析了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以及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逐步破灭过程,总结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创作方法。同时揭示了它深刻的社会意义,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Shakespeare studies over the last 50 years and proposes a narrative to trace its development since the commemoration of Shakespeare’s birth in 1964 in three phases: first, the unfolding from the 1970s to the 1990s of what I have called the postmodern paradigm in Shakespeare studies, which I argue breaks with previous humanist universalising readings of his plays; second, the serious consideration of Shakespeare on screen in the 1990s and the 2000s, an academic field that grows in the context of performance and popular culture studies; and, third, the scholarly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plays in the digital media in the new millennium, a period that also witnesses the study of the bard on the global stage of world cultures, with the continued perception that his work is both core British heritage and inevitable global commodity. These most recent trends in Shakespeare studies were present in the overall approach to the celebration of the bard during the 2012 London Cultural Olympiad, an event with Shakespeare at its centre that can be seen as the forerunner of the explosion of activities in 2016 for the 400th commemoration of his death.  相似文献   

12.
英国有说不完的莎士比亚,而中国有道不尽的鲁迅。鲁迅与莎士比亚因为社会与文学的机缘相遇在中国。然而从鲁迅的著作中所提及或评论的莎士比亚,一直以来被解读为鲁迅对莎士比亚的批评,是对莎士比亚在文学方面的贡献认识不足或是一种偏见,但认真审视鲁迅著作中所提及的莎士比亚,却看到鲁迅眼中的"的确是伟大的"莎士比亚形象。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英国十四行诗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而其第18首堪称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或者说英国十四行诗的标本。莎士比亚通过对诗歌艺术力量的赞颂,既达到了高度赞美爱友的目的,又表现了对自己诗歌艺术的信心,极大地扩充了其作品的内涵:人与自然相比,自然是伟大的,自然会销蚀人的美丽,然而人的智慧却更伟大,智慧的结晶——文学(诗歌),可以超越自然,超越时空而达到永恒。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在其英国历史剧中,着墨浓重之笔就是战争主题。剧作家将英法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作为贯穿其多部历史剧情节的主线之一,将战争视为夺取王权和巩固王权的重要手段。在莎士比亚笔下,亨利五世征战法国既夺得了在法国的权力又赢得了英明君主的荣耀。波林勃洛克(即位后的亨利四世)通过武力不但夺回自己的财产,而且登上王位宝座。君主们不仅懂得战争可用来夺取权力,还深谙战争尚可用来巩固王权。他们认为对外战争可牵制国内贵族势力,以使他们无暇颠覆王权。战争可以掩饰王权的不合法性;战争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战争还可对内惩治罪恶。总之,战争是君主的为君之道和统治之术,这明显诠释出莎士比亚的战争意识。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撼人心魄的瑰丽戏剧和柔婉细腻的曼妙诗歌数百年来魅力经久不衰。他的十四行诗和其它形式的诗歌不仅格律谨严、蕴意深远,而且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本文从分析诗歌中的自然和哲学因素入手,对莎士比亚的诗作进行另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文化唯物主义莎评不仅关注莎士比亚剧本,而且也把莎士比亚置于当代文化行业中进行研究。而其代表人物辛菲尔德正是通过对莎士比亚教学的批判,说明了莎士比亚文本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在辛菲尔德看来,莎士比亚在教学中发挥着意识形态的作用,莎士比亚成了保守意识形态的传声筒,这种政治的批评是文化唯物主义莎评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经济是影响婚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莎士比亚喜剧中人物的婚恋性质、婚恋内涵,以及婚恋中的妇女地位等问题进行剖析,可以窥视当时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对婚姻社会的影响,为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一个新角度。  相似文献   

18.
廖巧云 《海外英语》2012,(1):231-232
Since the study of Shakespeare’s sonnets came to China,people come to an agreement that there is more than one theme running through these sonnets.The most popular and well-accepted ones are singing for fairness,kindness and truth,singing for friendship,and singing for love.Among all these themes,time,running through these sonnet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is absolute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In the eyes of the poet,time is cruel and destructive;however,he figures out poetry as a key way to triumph over it.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rgue for the triumph of poetry over time in Shakespeare’s sonnets based on an analysis to the poetry.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作品在印度的翻译和改编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带有明显的文化挪用和逆写帝国的痕迹。印度的莎士比亚研究既受到西方同行的影响,也有自己的研究特色。他们的莎学研究既有平行研究痕迹,也有影响研究的成果问世,还有跨文化阐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学研究认为,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坛不可逾越的丰碑,其作品具有普适性和纯艺术性。事实上,莎士比亚的神圣化与英国民族意识的形成、帝国意识的兴起与后帝国时代民族身份的失落等密不可分,其间蕴含着复杂的文化权利关系和深刻的意识形态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