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课程好比“知识超市”,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适应学习者的实际需要而设立的。它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选择权利并努力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为学生在学科领域自主发展创造了条件,给部分学有余力又喜欢某门学科的学生自由“选购”知识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一新的变化使学校在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又获得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空间。这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这一新的变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热点问题。哈尔滨市南岗区各中小学,在南岗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南岗区教师进修校的大力配合下,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本刊在2004年第1期特辟专栏,首先,对开发校本课程较好的小学给予重点报道,但由于版面有限,只能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给予报道,以期给全省广大同行以更直观、更直接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教育》2004,(1):23-24
每所学校都有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传统和校风、中外大量的特色学校创建的成功经验已证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基于这种认识和对我校课程目标的分析理解.我们将我校的校本课程实施确立为以学生的生活为基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学论坛》2005,(3):73-76
提供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要的优质课程资源和有效教育行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围绕这一基本目的,走课程化多元开发之路。紫小从传统经典化、地方艺术化和学生现实生活吸取源头活水,建构了经典化诵读、绵竹年画、数学探究性学习、普及性器乐、快乐英语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大批校本课程,形成了落实课程的认识建构和技术系统。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互动,紫小课程化建设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艺术课程鼎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并进。课程的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功能并举的多元学校课程化,紫小以有效管理,保障了课程化建设扎实有序地挺进纵深。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笔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价值取向进行反思,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防止“五化”。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de Currculum Deuelopment,简称SBCD)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种趋向,更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一个焦点。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山区农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教育》2004,(1):10-12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始终遵循着“四要”:要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要围绕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发展,要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学习.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图使校本课程的设计尊重人,课程的内容体现人,课程的评价判断人。我们初步确定了学校的校本课程由三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8.
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目的,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学校差异,给学校一个空间,让学校在国家总目标之下能够根据自身的客观现实确定自己学校的教育哲学。几年来,我校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创新教育理念,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2003年被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子课题省级实验学校后,坚持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相关理论与技术的支持、信息和课程资源的支持、专业引领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系统而复杂的大工程。在理想课程走向现实课程的过程中,实施是最关键的一环。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实行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校之长对新课程的理解、认同和积极倡导,校长该如何实施对课改的领导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新二意”。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教育已发展到三级课程阶段,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而设计的课程,所以也叫“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关系如何呢?国有课程、地方课程都体现着我国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校本课程则是在保证国家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而设计的课程。因而,它根据各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有一个鸡蛋,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鸡蛋在桌面上直立起来呢?”  相似文献   

13.
张玉芬 《山东教育》2002,(34):34-35
高密是国家教育部课程改革实验区,新课程实施一年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学生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也随之进行了改革。本着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体现差异、挖掘潜能、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目标宗旨,我在作业设置方面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层次性。作业的设计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具备一定的层次性,既有必做题目,又有选做题目。如:学习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必做题目: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什么?请你写下来。选做题目:(1)通过上网、查…  相似文献   

14.
15.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新生的课程,没有现成经验,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刻板的要求,只要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好比一张白纸任由我们去开发。校本课程不是专家学者领导的给予,去照本宣科,而是需要师生自主去找米下锅,做出有校园特色,深受学生欢迎,又能受到别具一格教育的风味小吃。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自己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教育》2004,(1):33-33
清滨小学以“课程设置来源于学生的需要,课程选择来源于学生的兴趣,课程内容来源于身边的生活,课程开发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以“形象教育”整体改革课题为载体,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为课程开发的主题,以学校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项目——速度滑冰”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长期以来把考试,特别是书面的闭卷考试来视为最规范的评价形式。过分重视分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忽略对学生教学活动中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考察,评价只是教师根据学生考试结果对其分类,缺少学生主体的参与和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课程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化,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化由一元到多元推动的结果,它适应青少年多元价值追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化变迁在学校课程领域的反映。从本质上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化开发,它对校园化、社区化乃至区域现代化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开发校本课程是当今课程改革和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校本课程可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并铸就健康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校地处泉州永春,本身就有潜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这就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一、泉州文化作为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环境分析泉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广泛性,其内容表现十分广泛。在改革开放中,泉州的经济又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高。这里厂房林立,楼群如梭。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我们认为,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