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新闻报道(简称“下岗新闻”)是全社会的热点,也是新闻媒介报道的重点和难点。说重点,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十分关注,再就业工程能否搞好,关系到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如许多报刊经常报道“下岗成了大款、下岗成了明星、下岗成了作家、...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下岗职工再就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朱镕基总理在考察天津再就业工程时指出:“再就业工程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作为一张工人报,在再就业宣传中,如何既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又要支持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这就为我们工人报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 1997年5月30日,江汉工人报在头版头条和二条的显著位置,集中地发表了《市政府要求各部门把各项扶持再就业政策落实到位》、《我市十名下岗再就业明星受到表彰》的消息,自此,本报拉开了由过去的“零打碎敲”到集中持续进行再就业工程系列报道的序幕。 再就业工程报道是近两年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所有新闻单位密切注视追踪报道的重点,各种新闻媒体都在精心策划,积极报道,或辟专栏、或办节目、或摘系列报道,家家是好戏连台,高潮迭出。在这场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江汉工人报既有周期长(周二刊)容量小的劣势,但再就业工程主要涉及的是职工,也是近年来工会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本报具有与自己的读者对象贴得紧、关系密切、信息灵通的优势。在再就业报道中,我们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办出特色,起到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与下岗职工心贴心,关心他们的疾苦,把握他们的脉搏,热情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落实“两个确保”,根本是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构建一种良性循环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 “两个确保”是基础 “两个确保”即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解决“两个确保”的问题,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筑好“三道保障线”的办法。第一道保障线是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凡有下岗职工的企业都要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或类似机构,对本企业下岗职工全部实行不超过三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下岗职工中,一部分人凭借政策环境、个人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成为颇为引人注目的个体、私营业主。报台为了引导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促进再就业工程的实施,纷纷开辟专栏。这些“再就业名星”无疑成为记者们争相采访的对象。报台通过宣传,可以提高“再就业名星”及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按常理,这些个体私营业主是求之不得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本报去年在头版开了“转变观念天地宽”栏目,并派出10多名记者对县内“再就业名星”们进行集中采访。在采访中遇到的情况是“多数”拒绝采访。有一位记者前去采访一位已办起了较大规模精养鱼场的下岗职工,这位业主“无可奉告”,记者举起相机准备拍照,改成图片报道,业主一气之下险些砸了记者的相机;另一位记者采访一个靠个人技术办起了汽车配件修造厂的再就业典型,这位业主紧锁车间,回避提问,拒绝拍照。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老河口日报社加大了再就业宣传力度,开辟了《共拓再就业之路》、《路靠自己走》、《再就业的故事》等专栏,通过消息、通讯、照片等形式,集中报道了该市实施再就业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今年上半年,该报共刊发再就业方面的报道112篇(幅)。同时,他们还主动为下岗职工提供信息咨询,帮助解答疑难问题,深受该市下岗职工好评。  相似文献   

6.
“下岗职工再就业”是个跨世纪的话题,媒体如何更切实有效地利用舆论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是新闻从业人员关注的问题。本期两篇自由来稿从各自角度谈了一些看法,对同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8,(5)
从去年始,宝鸡日报就把“下岗再就业”作为日常宣传的一个重要报道题目,通过政策引导、典型报道、强化服务等措施以及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报道形式,形成了强有力的报道格局,受到了下岗职工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解“疙瘩”,引导下岗职工转变观念宝鸡市目前下...  相似文献   

8.
热点报道的目的,是为了释疑解惑,提高认识,增进理解,平衡心理,外赶时弊,除怨扬善。因此,开展热点报道就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把受众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去。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开展,下岗职工数量逐渐增加,再就业工程成了社会舆论的一大热点。以机械、轻纺等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遂宁国有企业在改革带来的阵痛中,下岗职工再就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3月下旬,适逢遂宁市三届五次人代会和三届四次政协会召开,《遂宁日报》在“两会聚焦”栏目中以大量的篇幅在显要的位置介绍了近年来全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相似文献   

9.
热情宣传下岗职工再就业尚世海章晋良最近几年,鞍山日报重视把下岗职工作为重点报道对象,把下岗职工再就业列为重点报道内容来抓。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正确看待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象。鞍山是祖国的钢都,除全国闻名的鞍山钢铁公司外,全市有1000多家国有企业,职工人...  相似文献   

10.
新闻贵在求新,离开了一个“新”字,新闻就变成了没有新闻意义的旧闻。对于一堆新闻素材,只有抓住其中的“新”字,素材的矿石才能化为新闻的黄金。那么,新闻的新字都是指哪些内容呢?我认为主要有“四新”:即“新”选题、新思路、新角度和新手法。 一、新选题。新选题就是要选择新的主题。主题的新旧与否,是一篇新闻稿件成败的关键。如果你选择的主题是别人写过的主题,那么你据之写成的稿件就会成为“马后炮”不能发表。如果你选择的是别人不曾写过的新主题,你写的稿件稍差也可以经编辑修改后见报。对选好新的主题,我有三点体会。一是要寻找发现别人不曾写作过的主题。比如,在报纸连篇累牍报道政府部门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奔忙时,你就不要再凑热闹去写政府各部门怎样去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奔忙,而应该开拓新主题去写下岗职工转  相似文献   

11.
关注社会热点是记者的天职,从热点问题中抓出热点新闻,并将其做深做透,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之目的,又是记者的刻意追求。1997年5月,我采写了一篇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的通讯《要面子还是要饭碗?》。这篇通讯通过发生在破产企业淄博川大像胶厂失业职工中的一场择业风波的客观报道,反映了在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中,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重要性。这个破产企业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以前的再就业报道中,也采访过不少下岗职工,他们也有许多实话实说的言谈,而且不少还登在了报上。不过,这些实话实说都是按我的采访意图说的,而这次则不一样,他们要对我们的再就业报道评头论足。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倾听下岗职工的另一种声音。于是我深入到下岗职工比较集中的江北城、李家沱等地采访。  相似文献   

13.
再就业报道跟“人”走———组织采写再就业报道断想辽宁日报褚少研孙潜彤新闻报道也分“冷暖季”?当我们几年前最初切入“再就业”这个报道主题时,“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还没有多大的舆论气候。翻翻报纸,“再就业”三个字在1994年时还很少见。那时经济报道的核心还...  相似文献   

14.
一、舆论热点从社会生活中产生,需加以正确引导舆论热点涉及的多是社会某种变革或因这种变革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常常以一个人、一件事、一个问题为表象,形成层层涟漪在社会上扩散开来,变成一种公众所共同注目并加以参与的全社会行动。如近些年来的“职工下岗”、“下岗职工再就业”、“价格调整”、“住房、买房问题”等等,皆是百说不厌的舆论热点问题。经过新闻媒体的炒作、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参予并出台相应政策,经过广大受众的积极响应和配合,使一些曾经棘手的舆论热点问题得以及时解决。舆论热点层出不穷,是改革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涂艳 《当代传播》2000,(2):50-52
据专家预测,"再就业工程"从1995年在全国全面实施起,大约"用15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①这就是说,在2010年以前,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仍需与再就业人员同呼吸、共命运,再就业报道仍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回顾再就业报道已走完的三分之一路程,目前尽管是再就业报道的"热季"与最高潮,但它并未作为一种个性化的特殊报道发展成熟。面对变化发展中的就业形势,再就业报道将走向何方?当前的宣传策略和报道方针应如何调整以满足下一阶段经济改革深化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需要?本文试图对当前再就业报道中的定量与变量作些初步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参与了“下岗再就业”的报道,这本是件好事,为稳定社会、服务大众作出了贡献。但有些媒体,特别是县、市级媒体对“再就业”报道失之偏颇。笔头、镜头对准那些“再就业”后创造骄人业绩的佼佼者多,报道那些下岗后较长时间内仍在待业的困难者少。给人的印象是:“下岗”无所谓,“再就业”很轻松。 其实,“下岗再就业”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下岗”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下岗”人员在“再就业”过程中必然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尤其是中年女工困难更多,甚至不可能“再就业”的也不在少数。她们的生活相当困难,她们的境遇值得同情。《红安报》对红安县商业系统近三年下岗者进行了跟踪调查,下岗人员半年内再就业的仅占30%,一年内再就业的约占50%,三年内还未“再就业”的占26%。这说明,“再就业”并不轻松。 我们的报道要实事求是,有分析、有深度地报道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的采访报道,无疑是《我工人日报》今年的“拳头工程”。就一个课题抽调记者的力量进行深入的调研,据说这在本报也是没有过的。一趟“调研下来”,成果不可谓不“丰硕”。一共有8万多字的稿子,厚厚的一摞,掂量着也感觉沉甸甸,我们不知道这些沉甸甸的东西有没有实在的意义。我们所报道的这个问题似乎失落在“行业”的价值标准之外了。也许关于下岗职工的话题,人们已熟视无  相似文献   

18.
加强高新技术的宣传,应该成为新闻工作者努力开拓的一个报道的新天地,我们记者和通讯员可以在这个新天地里大显身手。李瑞环同志在去年10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宣传工作会上强调:“要注意科技宣传的实际效果。”笔者翻阅了最近一个时期的报道,并浏览了一些来稿,深感当前高新技术的宣传,应有“三忌”。一忌“穿靴戴帽”。现在有些来稿是“新瓶装旧酒”,贴上了“开发高新技术”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标签,而其内容既不“高”,也不“新”。譬  相似文献   

19.
宜昌日报的“再就业360行”专栏刚刚推出几个月,就在社会各界引起反响,不仅得到了宜昌市领导的赞扬,而且受到了北京、武汉、宜昌等地专家的鼓励。 事实上,最早关注这个摄影专栏的不是领导,也不是专家,而是许许多多的市民,特别是那些下岗职工。这个旨在报道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专栏像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了不少下岗职工的目光。 八一钢厂一位下岗职工在来信中表露了自己的感受。他说他原来在厂里搞了多年经营管理,下岗以后也想上街摆个摊点,就是怕人笑话,怕丢“面子”,一直窝在家里,坐卧不安,六神无主。后来他在宜昌日报上看到一幅照片,说的是鄂西织布厂下岗职工阎永志转变观念办卤菜摊的事,特别是这张图片还配了一个《丢掉“面子”再创业》的题目。看了这张照片,他下决心租借门面摆了一个小货摊……  相似文献   

20.
点到为止     
下岗再就业宣传要有利于转变观念近一时期,汕头特区晚报《路在脚下》专栏刊登了一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事迹。专栏的这组报道,一是表现了下岗职工顺应改革的达观心态。4月8日二版刊登普通工人吴志强下岗5年,不断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个月薪450元的售货员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