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副刊注入新闻的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轮又一轮的改版和扩版中,许多家报纸不约而同“增加新闻版,削减专副刊”,有的甚至取消了副刊。曾经辉煌的报纸副刊一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我们以为,新闻性的缺失是副刊在现代信息社会日益失去其优势及生存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副刊要走出困境,惟有高扬新闻的大旗,将时代的责任挑在肩头。加强新闻性,是现实的需要一、副刊之“名”,已不是昔日副刊。报纸副刊从出现之日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新形势下,它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根据《辞海》的解释,副刊,是指报纸上刊登文艺性、知识性或理论性、学术性文章…  相似文献   

2.
杨磊 《新闻实践》2004,(11):61-62
六、副刊中的隽永栏目能使副刊久存人们记忆。 报纸副刊版与报纸新闻版有一个明显不同,新闻版主要依靠新闻作品支撑,副刊版需要依靠特色栏目支撑。集中力量办好若干特色栏目,是办出好副刊的行之有效的捷径。著名的副刊,必  相似文献   

3.
胡争上 《新闻界》2003,(2):39-40
一 报纸副刊并不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越来越瘦”(光明日报副刊文章语),就光明日报来说,它的副刊就越来越“胖”了,每天都有四个版的广义副刊,在众多的大副刊面前,高傲的文荟副刊尽管有时以几个版出现,也自然不会有先前那么出众;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也增加到了每周四个版,它“瘦”了,也主要是报纸扩版、报纸种类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产生的感觉效果。  相似文献   

4.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闻、评论、广告合称为报纸的“四大件”。作为报纸的一个特色,副刊的历史已逾百年。翻阅报纸,从新闻版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发展的主流,从副刊则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副线”。然而,受上世纪九十年代报刊结构调整以及近年来网络、出版物的繁荣,不少报纸在纷纷扩版的同时,却对原有的纯文学副刊进行了“瘦身”。一时间,副刊成了报纸可有可无的“附属”或是给报纸带来负担的“负刊”。  相似文献   

5.
如何进一步办好工人报刊的专刊副刊呢?纵观工人日报近年扩版以来的实践,我认为必须注意在高格调中突出本报和时代特色。一、要具有本报特色。专刊副刊虽然有相对独立性和个性,但仍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策划的目标,必须与办报的宗旨保持一致。因此要有本报特色。  相似文献   

6.
解放日报《朝花》副刊是1956年9月20日创刊的.刊头"朝花"两个字采用了鲁迅的墨宝.报纸副刊,是中国报人的一个独特创造.在中国报业史上,副刊是一份有影响的报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著名的报纸一定会办出著名的副刊,著名的副刊也一定能提升报纸的品位.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报纸副刊迎来了空前繁荣和创新的局面.一些办得好的报纸,都在副刊上用力多多,一些办得好的品牌副刊,甚至成为读者订阅报纸的理由.办好副刊,已成为新闻界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使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面临一个新的社会期待。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世界,许多地方报纸都纷纷开办了国际副刊。但作为地市一级的报纸,怎样办好国际副刊呢?怎样使国际副刊既有自己特色又受读者欢迎呢?这些问题都颇有探讨的必要。我们宁波日报时事版自1988年开始设立《国际纵横》副刊。几年来,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是:办好国际副刊必须从加强深度报道,增强知识性、趣味性,体现地方特色这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使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面临一个新的社会期待。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世界,许多地方报纸都纷纷开办了国际副刊。但作为地市一级的报纸,怎样办好国际副刊呢?怎样使国际副刊既有自己特色又受读者欢迎呢?这些问题都颇有探讨的必要。我们宁波日报时事版自1988年开始设立《国际纵横》副刊。几年来,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是:办好国际副刊必须从加强深度报道,增强知识性、趣味性,体现地方特色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各地报纸不断扩版、增刊,副刊在报纸中所占版面的比重相应扩大,尤其“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的风起云涌。但是,如何办好党报的副刊及其延伸的“周末版”、“月末版”,“星期刊”呢?我们的体会是:坚持宗旨不变,方向不偏,阵地不乱,格调不降;保持它的新闻特色,地方特色,版式特色;做到社会效益为主,正刊为主,自编自采为主,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主。在组织稿源方面,努力挖掘地方“富矿”,提高副刊品味。 我们在挖掘地方“富矿”方面,一是从宣传本地区灿烂的,民族文化着手;二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许多县市报纷纷把增办和办好副刊当作扩大读者队伍、促进发行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如何才能办好县市报副刊呢?特色是报纸存在的基础,是报纸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县市报要办好副刊,就必须在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抓住地方特色做文章。一、要从定位上突出地方特色,贴近读者和社会。县市报副刊的读者定位,应该是本地域的每一位读者。报纸副刊作为报纸新闻版面的补充和延伸,应  相似文献   

11.
陈杏臻 《传媒观察》2006,(12):61-61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闻版相得益彰,好的副刊甚至可以成为一份报纸的品牌,这就要求副刊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有业内人士认为:“新闻引客,副刊留客。”因此,如何“留客”,就成了我们积极探讨的话题。报纸副刊的“留客”,不仅仅体现在版面形式上的新潮时尚,也不仅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带来我国报业的空前繁荣,各地报纸纷纷扩版、增刊,体现在副刊上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副刊“分流”,功能扩大,各种专刊、专栏应运而生,一改过去的老模式、旧格局。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报纸副刊应唱什么调子,尤其是地方报副刊如何提高品位,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值得探讨的问题。 与要闻版相呼应,高奏时代主旋律,给读者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 党报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闻版的“配合”、“延伸”和深化。因此,副刊要把配合宣传好党的中心工作放在首位,其“表情”和“声调”不能游离于要闻版之外,另打一面鼓,另敲一面锣。 在扩版、增刊热潮中,有些报纸副刊淡化宣传的党性原则,片面理解“中性”宣传,追求所谓的“生活化”、“趣味性”,致使—些凶杀、奸情、宣泄颓废情绪、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稿件充塞于版面。有的甚至刊登黑幕大曝光、师生恋之类的稿件,配以刺激感官的图片,招徕读者,降低了报纸的格调,产生不良效果。  相似文献   

13.
报纸副刊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副刊,对于一张报纸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历来诸家办报都重视副刊。副刊有自己的个性(文艺性),又有与其它版面相同的共性(新闻性),报纸副刊既是文艺的,又是新闻的,具有双重属性。(一) “新闻”是报纸的本名,报纸副刊也叫新闻副刊。无论是文艺副刊,还是分类专刊,都属新闻副刊。副刊上刊登的文艺作品,应立足新闻,没有新闻的报纸便不成为报纸。副刊要在一张报纸上“站住脚”,要赢得广大读者的信赖,靠得就是自身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决定于新闻,新闻是副刊的灵魂。所以报纸副刊与文艺杂志和文艺期刊是有所区别的,以纯文学、纯  相似文献   

14.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这是每个办报人都知道的道理。作为能把读者的心留下来的副刊,要将其办好,对一张报纸来说是太重要了。笔者是从1996年走上副刊编辑岗位的,10多年来,如何办好副刊,如何让自己经手的副刊更有特色,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报纸不断出现,报纸的信息量日益加大。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报纸的文艺副刊——报纸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一些报纸所忽视。许多报纸文艺副刊地位下降,版面变得很少,功能萎缩。有的报纸甚至已经取消了文艺副刊,代之以文化娱乐版、生活版,等等。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张爱珍 《青年记者》2016,(27):47-47
精彩的版面,总会渗透一种意蕴和审美,这不仅是编辑记者思想境界的展现,也是一个副刊、一张报纸的整体格调的体现。文学性是报纸副刊的精髓所在。一份报纸,若缺少了副刊锦上添花,便有可能失去特定的读者群;一个副刊版面,若墨守成规、寡淡无味,便失去了生命力。副刊要发展,更要超越,定位尤为重要。当下已是网络时代,在澎湃的新媒体浪潮冲击下,如何精准定位办好报纸副刊,值得报纸副刊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17.
报纸副刊不等同于新闻版,从版面内容来讲,可以说大量的东西并不是新闻,它是以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主体的.报纸副刊作为新闻纸这个舞台的配角,地位却不容忽视,需要精心策划.经过策划的新闻的确让人耳目一新,甚至有令人震惊的效果.在副刊的制作中进行策划,同样行之有效.我想从副刊策划对编辑的要求以及如何做好副刊的策划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在报业发展、新闻改革的浪潮中,专版、专刊和副刊像报纸的正刊一样,同样经历了大幅度、甚至是脱胎换骨式的改革和扩张。可以说,专副刊这一不属于新闻范畴,但却是新闻的延伸和深化,并带有某种新闻的视角和“气质”,与新闻版面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特殊新闻”,在满足读者对报纸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审美需求和服务需求,在组织、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影响群众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报纸的副刊已成为报纸分层次、分特点吸引受众的特色手段。专副刊作为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新闻版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作用,具有其它新闻版无可比拟的自身优势。”(江作苏:《办好专副刊是我们光荣的使命》)正因为专副刊在报纸中有着这样重要的地位,所以,专副  相似文献   

19.
如今,报纸的受众广泛,上至领导干部,下至工人农民,很多都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党报的文学副刊,对正刊是一种补充和延伸,肩负着沟通情感、联络读者、丰富生活,提高党报亲和力的责任,文学副刊办得如何,对一张报纸整体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办好文学副刊,是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陈琳 《新闻窗》2008,(4):36-36
在很多报纸副刊受到冲击、版面大量减少的时候,贵阳日报的副刊版面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有所增加,目前每星期有7个版的副刊。作为一张有28年历史的贵阳日报,总编们对副刊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我们是一张党报,一家报纸的副刊代表了这家报纸的文化水准,而报纸就是这座城市的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