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陈力丹 《新闻界》2014,(2):20-22
<正>2013年夏天,北京关于一个摊贩违规摆摊被综合治理办的保安员殴打的新闻,几天里充斥市内的大众化报纸和电视新闻。该新闻最早发表于《新京报》2013年7月27日A14版,标题和导语如下:父亲陪9岁女儿什刹海练摊被殴新京报讯为了让9岁的女儿在暑假有个锻炼机会,住在什刹海附近的田  相似文献   

3.
客观地报道世界五方杰伴随着中国改革大环境的变化,新闻越来越需要采用客观报道的手法。所谓客观报道,是指真实、全面、恰如其分的报道新闻事实。它既是一种新闻观,又是一种新闻表现手法,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作为新闻表现手法的客观报道。为何要进行客观报道?世界是客观...  相似文献   

4.
蓝东兴 《新闻窗》2005,(1):45-45
所谓负面事实,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发生的非正常事实,其结果会给主体社会及其民众造成有害影响。近些年来,在我国新闻活动中,对负面事实的报道呈现出上升趋势,天灾、人祸、怪事、坏人、反常风气不断从媒体中披露出来。负面事实报道升温,与我国的新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新闻环境变得相当宽松。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5.
西方新闻教科书把直接引语称为"新闻写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相比之下,国内新闻报道就不同程度存在直接引语缺失、不善用直接引语的现象。本文通过大量报道文本实例阐述了直接引语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了使用直接引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就是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新闻报道不能没有最点,但也不能离开“两点”讲“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同样,报道新农村建设也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只报道成就而掩盖存在问题,也不能以问题抹煞成就,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表象,又要看到事物的本质;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事物的将来。在看到事物存在着两点的同时,区分出重点,抓住重点带动全面。  相似文献   

7.
指称或描述自身的语言称为"元语言",语言这种指称或描写自身的功能称为"元语用"。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新闻话语中重要的元语言类型——引语的元语用功能,力图揭示记者如何在对他人话语的引述中叠加进自己的声音,如何在对他人话语再现的同时进行隐性评论的,以及在引述多方言语时,如何调动不同的引述方式以达到表面上均衡地呈现各方观点,但暗中却传达了一定的价值倾向的。  相似文献   

8.
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而录音报道就是其中一种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通俗易懂亲切活泼录音报道通俗易懂亲切活泼,是广播新闻的重要武器。当年,延安新华电台曾经提出“大家办、大家听、大家  相似文献   

9.
10.
宋海霞 《新闻知识》2012,(8):110-111
新闻写作中使用直接引语看似枝节小事,却关系到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本文分析了新闻直接引语使用中失实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维护新闻直接引语客观真实的相应措施。从根本上来讲,记者的职业道德是新闻直接引语客观真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和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体育新闻报道的数量与日俱增,而且报道的范围也逐渐扩大。顺手翻看一份报纸,无论是专门的体育类报纸还是党报、都市报抑或是晚报,引语在体育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2.
客观性原则是西方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之一,客观报道是客观性原则在新闻报道中的表现形式。客观报道也渗透到了中国,影响到了中国的新闻事业。但中西方所理解的客观报道是有差异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形成差异的原因:领导人的影响,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客观报道本身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涌现出一些不同以前的潮头人物,在他们身上,一方面有着传统先进人物的品格、思想和精神境界,另一方面更多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又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先进人物,作为新闻媒介,如何真实、准确地报道他们,怎样让先进人物从过去宣传的高不可攀的“神坛”,走入普通人中间,本文肤浅地谈一些看法。 时代呼唤新型的先进人物 在极左年代,把先进人物的报道推向了极致,被报道的先进人物统统成了“高大全”式的英雄,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许多先进人物被贴上了政治标签,使先进人物的报道概念化、模式化、程式化了,先进人物被任意“拔高”,拔得越来越假,致使读者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新闻业务》今年第三期刊登了胡乔木同志最近给穆青、李普同志的一封信,现全文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但怎样来表达事实,使新闻写得生动、形象,不落俗套,宫云范把表述事实的技巧概括为十六个字:表述要精,方法要灵,写作要活,形式多种。表述要精:选择精采的事例,不满足于把事实表述清楚,要从纷纭事物中吸取精华。方法要灵:表述方法要灵活,从多方面选择“镜头”,不可死板、老套。写作要活:笔法要生动活泼,尽量深入现场,表述得有现场感、立体感。  相似文献   

16.
客观报道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常说,要提高引导舆论能力、提高新闻宣传效果.那么,如何实现这两个提高?笔者的建议是:学习和掌握一下客观报道的手法.  相似文献   

17.
论客观报道     
在过去一个长时间内,客观报道在新闻界一直有着争议。客观报道是不是资产阶级客观主义,无产阶级报刊能否确认自己的客观报道原则,在新闻改革实践中客观报道的地位与作用,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从煽情主义到客观报道、一般以为,客观报道原则是资产阶级“发明”的,因而必然打上资产阶级烙印。不错,这是历史事实。但同时是否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一番,这难道仅仅是骗人的“资产阶级幌子”?这当中有没有新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存在一种看法,认为来自中西的新闻工作者,面对同一新闻事件,即使具有大致相同的立场、观点,他们的报道也未必能在对方的媒介上刊载。为什么呢?除了偏见,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中西新闻在写作上业已形成的美学特点决定的。自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天下之大,莫不如此。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作用,在一定文化圈的传者和受者,都有和文化背景有关的审美意向,这就直接制约着新闻在写作上美学特点的形成。而一经形成,便获得相对独立的生命,它毫不留情地检验每个进入新闻写作领域的人。客观报道和求是报道,分别为中西新闻写作的美学特点。前者为西方所拥有,它渊源于占希腊物我对立、求实的科学精神;后者为中国所表现,它根基于中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永远不能纯客观地反映事实。因为客观报道也总是含有采编者的主观性。然而,资产阶级新闻界为了欺骗受众,提出“客观报道,坚持对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作纯事实报道”的理论,并煞有介事说什么“应该在新闻报道和意见表达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新闻报道应该完全摆脱意见或偏见”,仿佛他们的报道完全没有主观性,是纯客观的。他们这种虚伪的理论在我国却有一定的影响,我国有些新闻学者对此盲目推崇,甚至企图用它来“完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这是十分有害的,因此,有必要予以分析和澄清。下面我们从新闻的选材、构思和写作3个环节,来看看客观报道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20.
张安妮 《新闻窗》2010,(2):38-39
2008年4月下旬到7月底.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部署,国家安监总局在金属、非金属矿山、石油天然气开采、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了一次“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按照中国安全生产报贵州记者站的安排,笔者随同第七督查组在贵阳地区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