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田运隆 《中国教师》2014,(7):42-43,53
<正>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就是要加快培养创新人才,这不但是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战略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高中与大学的共同责任,两者的有机衔接就显得非常必要。一、高中教育的定位与使命清华大学著名学者谢维和先生关于普通高中教育新定位的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分析,阐述了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特点,提出了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措施。希望能够为信息技术研究和创新培养最具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破除制度壁垒:上海普通高中发展新政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高中发展政策的回顾表明,上海高中教育发展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政策效应递减的现象.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改革任务,上海需要破除制度壁垒,构建新的资源共享平台,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目标,努力使上海的高中教育呈现"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就是指创造性地运用艺术性、科学性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的教学方法.高中体育课的教学也必须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全面素质教学,抛弃传统的"应试"教学,只有创新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创新人才是各级各类教育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这就需要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既有所"需",也有所"困"。必须构建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包括建立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合作机制、大学选拔人才的多元机制和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6.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尝试探索以科技创新教育为载体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对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价值.在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积极尝试探索,针对高中阶段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现存问题和挑战,从理念转型、师资发展、课堂变革、课程开发、平台建设和制度保障六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可以为高中阶段的科创教育提供借鉴,推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高中教学阶段,要不断地重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地在高中教学中进行改革,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出他们学习的潜能,同时要将兴趣、志向和潜能作为其创新人才培养的切入口,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通过与相关领域资源的整合和高校、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断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我国高中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既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必须实行更高层次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要求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9.
注重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是国际范围内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本次高中课程改革借鉴这一理念,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的建立创新型国家目标对高中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进入高考改革的深层次,高中教育与高考改革息息相关。示范性高中在高考方面似乎要冒更大的“风险“,然而同时又应该是高考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不少的视线还是盯着示范性高中升学率这道“风景线“,但是,高考改革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基本观念:升学率不再是学校惟一的“光荣榜“,也不再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更多的关注是高考如何考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高考“指挥棒“正逐渐引导高中教育向综合素质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向迈进,这是更深层次的改革。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对人才规格的期望值,对学校办学与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是未来十年北京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此,首师大附中成立了"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我校"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具体目标有三点:一是培养具有远大的胸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科学严谨治学态度的高素养人才;二是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求真求实的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发展的主流理念,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趋势.在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有很多影响其改革的因素,为了促进其改革必须抓住这些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推动其改革,确保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前,素质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怎样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励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创新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就必须以刨新教育为核心,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才能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谢维和 《辽宁教育》2013,(8X):28-29
<正>高等教育与大学的改革发展是一件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它不能仅仅"往上看",瞄准国际前沿与世界一流,追求更高层次的标准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知识创新;它也应该而且必须"往下看",切实了解、尊重和紧密联系中等教育的实际,特别是高中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因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中教育从终结性教育到预备性教育的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学与高中教育关系的变化,已经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新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随着高中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大,高等教育或大学与中等教育或高中教育的关系,已经逐步从过去的"选拔性模式"转变为一种"共生性模  相似文献   

15.
龚克:创新的根本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当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固然可喜,但是必须避免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倾向.创新型教育模式的形成要在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培养方式等诸多方面下大力气.创新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创新型人才也不会在一朝一夕涌现出来.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大学作为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首先要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与高中衔接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高考改革为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创设了改革空间,并带来了推动大中学从外延衔接走向内涵衔接、促进大中学在为国育才上深度融合、增进大中学常态联系的改革新机。当前,大学与高中协同的积极性及自主招生能力有待提高、大中学教育衔接体系尚未建成、追逐普通教育与应试的文化认可机制未消解,这些因素构成新高考背景下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挑战。破除挑战既需要建立大中学联动机制,也需要通过政府主导与法律规制构建各级教育体系衔接畅通的渠道,还需要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引导人们形成多元人才观,进而逐步消除追逐普通教育与应试的文化认可机制。如此,或能有效助力培育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中教育兼顾基础性和多样性,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期,是学生由感性走进理性思考的入门期。应该创新教育,才能抓住这段"教育黄金期",为学生奠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有扎实学养、创造潜质的优秀拔尖创新人才。直面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亟待构建普通高中培养创新人才的长效机制,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在文化思想、制度机制、育人模式等三个层面进行探索与改革。  相似文献   

18.
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既是教育发展的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选择。高中阶段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须营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校环境和文化,开发和实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打造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做好与国内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衔接。  相似文献   

19.
农村高中教育的创新与农业、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村高中教育必须要重视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学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扬民主;农村高中要改革办学体制,创新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学生建立创新意识、拥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时期是高中阶段,同时,高中阶段也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阶段.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是摆在高中化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同题.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优化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力争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导和启发学生探究和创新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