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新高考给学生带来高考焦虑内容上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从"一考定终身"的焦虑转变为"一选定终身"的焦虑;学生在选择高考目标大学、确定学考和选考科目以及确定学考、选考科目考试时间时的"迷茫"给学生带来焦虑;在确定大学目标和"7选3"的选课以及学考、选考科目中,出现了多种"冲突",给学生带来焦虑;部分学生由于自己选错了选考科目或选择选考科目时没有考虑到高校相关的选考要求,最后都感到很"后悔",因此而感到焦虑。这些焦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应该积极探索解决学生高考新焦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考改革和高中新课程改革始终互为关联,高中新课程改革为高考改革奠定了基础,高考改革又促进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两项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围绕着"选择性"而展开,彻底打破传统的"高中千校一面、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基于"选择性"教育的这一共同目标,通过高考改革进一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围绕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选择性学习、个性化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要求,真正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浙江高考改革作为国家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高考制度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关注点所在,而有关高考制度改革又多是指向"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公众认为"一考定终身"的招录机制,一方面是只会培养考试"机器",而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因高考舞弊、高考加分,导致高考公平受到质疑.高考到底要选拔什么样的人才?中国大学为何难出大师?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布以来,"改革"成为社会各领域发展主基调。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程中,高考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枢",高考集聚了最深层次的矛盾,最为错综复杂,也最为牵动人心。高考改革如何进行,考验着政府教育改革的决心,也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迈入扩招"后时代"的高考改革,已经积聚了足够的改革能量,正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高考改革取向影响着高考改革的预期目标和改革政策的制定。在理念层面,高考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目标取向、公平至上的价值取向和稳中求进的过程取向;在制度设计层面,高考模式的改革应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取向,招录制度的改革应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取向。高考改革五个方面的取向之间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其中"公平至上"是前提,"以人为本"是目的,"稳中求进"是方法,"统分结合"是手段,"刚柔相济"是策略。五个方面必须同时兼顾,才能相得益彰,最终将高考改革导入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简称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研究高考改革问题既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回顾湖南省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历程,可以发现,湖南省进行了多次改革尝试。考试模式上经历了从"单一的国家统考"演变到"省级预选考试+国家统考"再过度到"省级毕业会考+国家统考";科目设置上历经了复杂、简单反反复复的变化过程。目前实行的是"3+X"的考试科目设置,形式上看,科目似乎减少,实际上学生减负的目的难以实现,也未能真正摆脱"一考定终生"的局面。新课改的实施与推广要求湖南省高考体制进一步改革。依据新课改的特点,构建多目标、分层次的多元化高考模式是湖南省高考改革的方向,深化高考命题改革是其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实现"硬挂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现实可行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实现"硬挂钩"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硬挂钩",其前提条件需要高校建立提前公示制度,采用综合素质评价加高考成绩的混合录取方法,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重视信息化平台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举措既具有多重积极价值,又引发若干需要给予充分重视的问题。在新高考"专业+学校"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机制下,师范类专业"生源带动"效应将会明显减弱,"专业洗牌""生源危机"成为师范类院校必须直面的挑战。基于新高考改革的地方师范院校招生对策包括优化招生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转变招生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9.
高考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的重要举措。《实施意见》颁布两年来,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一点四面"考查,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2017年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详细介绍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总体目标、顶层设计和阶段性成果,解读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助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如期完成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探索自主招生制度改革12年来,被冠以"小高考"、提前"掐尖"的工具等名义。2015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新政发生重大变化,其定位于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即重在选"特";取消高考前测试,基本切断高校提前"掐尖"的路径;高校积极探索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最终达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的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1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与"三个有助于" "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这是高考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和目的。但就某一具体的改革方案而言,同时做到"三个有助于"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只要对其中的"一个有助于"有较明显的促进,对其他"两个有助于"没有负面影响,就是  相似文献   

12.
1977年恢复高考的最大功效是助力国强、引导国安和启发国是,充满争议、批评并不断从争议和批评中获得改革发展的动力则是高考40年发展历程的一大特征。高考与社会、教育之间及高考内部存在多种矛盾碰撞和需求冲突,高考改革在很多程度上就是化解矛盾、均衡需求的过程。虽有诸多不足,但高考仍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制度。高考改革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高考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和负面人情是制约高考改革发展的显性和隐性因素。高考改革要立足自身,改革科目设置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如果高考难度降低了,学生的负担诚然未必就能减轻;但是如果高考的难度不降低,减轻学生负担却必定流于空谈。一年一度的自主招生刚刚落幕,而统一高考又将来临。如果要问"高考试题究竟是难好,还是不难好",答案应该是明确的。因为大学教学是与高中教学相衔接的,所以要测试一下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已经达到了这个衔接点。如果达到了,他就符合了录取的条件。所以高  相似文献   

14.
如果高考难度降低了,学生的负担诚然未必就能减轻;但是如果高考的难度不降低,减轻学生负担却必定流于空谈。一年一度的自主招生刚刚落幕,而统一高考又将来临。如果要问"高考试题究竟是难好,还是不难好",答案应该是明确的。因为大学教学是与高中教学相衔接的,所以要测试一下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已经达到了这个衔接点。如果达到了,他就符合了录取的条件。所以高  相似文献   

15.
正《实施意见》中强调,申请自主招生的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而试点高校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称,这次下决心进行调整,是希望克服"掐尖""小高考"等自主招生改革弊端,确保公开透明。(据9月5日《新京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抱团发展,"众人拾柴火焰高",高校联盟的出现,无疑是一件好事,目前世界上最有名的高校联盟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这一做法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有利于个性化发展,减轻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但将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也面临诸多困境:没有摆脱"应试"倾向;试卷的命制难度大;考试的操作难度大;可能使学生陷入更片面的发展。为化解这些困境,必须采取如下对策:提升学考的专业化水平;加大违规的惩罚力度;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作为补充;全面实行走班制教学。  相似文献   

17.
"技能高考"对构建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职技能型人才、形成多元化招生考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技能高考"为例,对"技能高考"的考试内容与定位层次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平等参加考试是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体现。在我国阻碍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的因素主要有:组考工作人员懒政、对残疾人参加高考目的性的偏见、残疾人高考后的出路受限。借鉴国外保障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的经验,提出从完善考试管理制度、为残疾人提供人性化的考试服务保障措施、多部门协作为残疾人开辟上升通道三方面来实现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9.
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的政策设计,最终得以落实的根本是高校招录机制的改革;而新高考改革成效的最终检验,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基于对上海、浙江等地新高考改革政策试点情况的跟踪调研,从高校人才培养视角反观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初衷与试点实践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及其应对。研究发现:高校在具体分析生源的实际构成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了暑期补课、分层教学、优化培养方案、适当放开转专业等针对性措施;并在应对当前问题的基础上探索选考科目前置引导、大类招生、生源培育、增强特色等改善招生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长远布局。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高校在采取应对措施时要慎之又慎,权衡好政策举措的利益得失。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69):1-3
传统高考仅以部分科目的高考成绩替代对考生的全面评价,对考生不公平,对高校选拔生源不利,并导致应试教育;高考科目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考)科目重合,形成高考对学考的巨大冲击,使得学考难以发挥作用。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基于"多元测试+多元评价+多元录取"的"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其中"多元测试"包含"计算机模拟面试""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方法的利用。通过"多元测试/多元评价"实现了对高考学生各科学业水平和学生基本素质的测试评价;高校依据"多元评价"进行自主招生、双向选择、多元录取。研究认为,笔者所提出的高考招生模式,可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