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香会的名目东岳庙最早的香会碑是立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的《岱岳行祠善会之记》,但东岳庙创建之初应该有香会活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立碑的掸尘老会就称"自有此庙即有此会……绵绵延数百余年,可谓善善相因,绳绳相继,一人作于数百年之前,累代述于数百年之后"。通常建会历史在百年以上的香会称之为"老会",否则只能叫"圣会"。  相似文献   

2.
孙家香从自身经历出发对故事投注情感化改造,以讲述的形式对家庭伦理秩序进行建构。孙家香故事中的家庭伦理记忆深植于土家族的伦理道德传统,她以积极传承人的形象守护着地方传统,通过以"家庭"为中心的叙事传统建构社区的生活方式、观念世界,由此构成性别作用下的伦理记忆维系,建设着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郭鑫  孙璐  汪德强 《新闻世界》2014,(11):120-122
以乡村人际关系为主体的社会交往格局变迁是体现乡村发展及变迁脉络的重要方面。本文选取乡村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厘清该地区人际交往的方式和功能,对于研究少数民族人际交往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少数民族人际交往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来自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信息;就交往方式而言,主要是传统的人际交往、媒介作为平台的人际交往和媒介作为仪式化情境的人际交往。乡村少数民族人际交往具有交往主体以中老年为主,以情感交流和维持关系为主要目的,对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微弱和以基于地缘的面对面交流为主,线上交往增长迅速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献遗产隐性信息是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少数人或普通民众的记忆中并不为文献内容所直接记载的信息资源。在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民族文献遗产隐性信息的传承受到了传承人群、社会环境的影响,陷入了社会生态环境改变、赖以生存的社会根基动摇、传承人的文化心理弱化、年老传承人传承方式固化和年轻传承人传承意愿消极等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韩国无形文化财实行"名誉保有者——保有者/保有团体——传授教育助教——履修者——传授生"的传承人体系,其中保有者主导着无形文化财的传承、履修者为传承的主体力量,保存会和传授教育馆为传承人的主场。韩国政府为除履修者以外的传承人给予生活费补助,还为各种传承项目提供经济支持。传承人和政府相辅相成,积极促进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图书馆人对图书馆事业的人文理想的一种认同。这种价值取向和人文理想主要表现为:对知识和文明的守护和传承、对人的终极关怀、对图书馆职业的高度敬意。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加速期,传统手工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行业能人值得重视,其个人生活史与特殊社会史需要进行个案研究。张同禄是当今唯一健在的"景泰蓝制作技艺"首批国家级传承人,他拥有艺人、商人、传承人的多重社会角色。这些角色相异的身份,既能表达他作为行业能人所具备的行业知识结构,又能体现工匠与工匠、工匠与行业、工匠与社会等多重社会关系网络。从社会角色分析社会资本,应是研究手工行业知识传承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类非遗保护和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工艺源自乡土,手艺人是维系乡村与工艺的核心。继国家关于"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后,乡村中的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了学界关注的焦点。传统工艺类非遗在发展中的困境仍然存在,传统工艺与日常生活过于疏离、工艺品的批量化同质化生产加剧、手艺人身份转变带来经营和传承的困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欠缺影响到传承人的积极性。增强"一村一品"的理念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思路,培育和发展非遗文化中介人为非遗保护注入活力。此外,利用网络平台和非遗扶贫空间的建立为传承人和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扩大非遗产品和精神的传播力度和广度;尝试传统工艺与科技的融合追求生态可持续性,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功效。总结高校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培计划的保护和利用的经验,提出非遗进校园的必要性,通过高校职业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方式助推非遗传承人的个人发展,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9.
杨晓帆 《东南传播》2015,(12):153-155
人文价值,即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对外新闻报道的人文价值应该体现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中,并通过新闻选择、语言组织和传播效果传承并发扬这种基本立场和观点。在新闻实践中,对外新闻报道的人文价值具体体现在对新闻素材的"把关"和"缔构"、对新闻语言的组织与表达、以及新闻传播的目的与效果当中;中国媒体可以通过"以管窥豹、寓情于理""深度挖掘、动态表达""实事求是、平衡报道""多功能融合、交互为王"等方式实现对外新闻报道的人文价值理念,从而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下,为重新发掘与认知中华文明传播的核心价值资源与文明特质,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工作的核心就是传承人档案资源的建设,目前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急需档案部门对他们进行立档保护,建立传承人档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张策是清末民国初年著名的武术家和杰出的通臂拳宗师,是"五行通臂拳"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承人。晚年的张策积极从事传统武术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为我国传统武术发展和传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使非遗成为"活"的文化形态,对延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我国"文化自信"、确保非遗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信息化建设成为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中亟待改善的部分.对非遗传承人信息库的建设路径展开研究可以使湖南省非遗以传承人为核心展开保护工作,有助于湖南省非遗的持久传承...  相似文献   

13.
张策是清末民国初年著名的武术家和杰出的通臂拳宗师,是"五行通臂拳"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承人。晚年的张策积极从事传统武术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为我国传统武术发展和传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统文化空间与文化传承主体的有效保护。针对广东省最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连南瑶族聚居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按全面整体保护、特色村寨保护与遗址保护三类标准对连南排瑶传统文化空间予以分类保护,并建立涵盖瑶族民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组织机构在内的文化传承主体保护机制,唤醒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瑶族民众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在传统人文土壤里继续生长,使保护工程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5.
浙江戏曲传承人口述史和数字档案是研究当代浙江戏曲生存环境和传承状况的重要史料,如何采用口述历史和建立数字档案的方式,对浙江戏曲传承人的戏曲活动和传承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寻绎、探究,对于深刻揭示浙江戏曲的生存状况和现实困境,抢救、发掘当代浙江戏曲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采用集传承人口述、影像记录、传承人年谱、传承人数字档案为一体的综合记录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地接近和保存浙江戏曲传承人戏曲活动史料,是保护和抢救戏曲遗产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于磊 《今传媒》2010,(8):73-7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进一步发展,许多传统发生了变化,比如人们的交往方式、购物方式、发表言论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语言作为一种人类首要的交往方式和文化传承的手段也同样面临类似的挑战,而这一挑战就来源于近年来迅速流行的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17.
河南民歌口述档案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但是,这些珍贵的"活态"民歌档案资源,如今因非遗传承人断层、传承方式落后和民歌地域特征消退等诸多原因,变得已经非常脆弱,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研究.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河南民歌口述档案的传承保护策略和具体实...  相似文献   

18.
"活态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热门概念,现有研究多从活态传承与保护的外部因素切入进行了探讨。应该说,掌握特定知识和技艺的传承人是活态保护的核心。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关键和元点应该是构建以传承人为主体和载体的活态空间,以传承人为纽带链接遗产存在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肯定传承人基于"身体"而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艺、信俗,在情境化的言传身教中完善传承机制,并在身体实践过程中不断沉淀为可共享的知识形态,从而实现遗产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能够被识别和有序传承,进而扩大传承人群规模,增强遗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新媒介进入现代乡村社会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随着智能手机等新媒介渗透进村民日常生活的深处,传统的农耕记忆逐渐被互联网平台各类"三农"短视频所取代,传统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更多被智能手机呈现的虚拟交往所代替.田野观察发现,新媒介使乡村人际交往的互动空间、交往范围、沟通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裂变,新媒介在乡村社会人际交往结构的"脱落"与再连接过程中发挥了"缝合"作用,正在重构转型期的乡村人际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20.
闫红丽 《大观周刊》2012,(41):242-242,211
网络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交往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建构产生了影响。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现状进行探究,研究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圈基本与现实交往圈重合,网络交往对现实的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建构有积极的工具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