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乡教师流动制度的进程中,存在着新旧制度之间的冲突及相应的制度阻力。  相似文献   

2.
周美春 《教育》2010,(4):18-19
在2010年1月底召开的江苏省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要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制度,希望以此拉平各学校之间的差距,推动教育公平,遏制“择校热”。  相似文献   

3.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过分强调理论化,或只注重师范生社会就业技能层面的训练,忽视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在价值。本文提出重构教师教育课程的路径:强调专业精神确立;实践取向的知识积累;教育智慧的培养;课程的有效整合;教育实践的有效创新;课程学习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4.
由于义务教肓历史发展形成的原因,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其中师资方面的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集中和关键。而且,很长时期以来,教师不合理流动的问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富裕地区、从薄弱学校流向优质学校,这就给原本发展不够均衡的义务教育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师流动的日益频繁,如何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问题也摆在了教育管理者面前。学校强化科学管理,为教师的合理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国家也要强化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法规,为教师的合理流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前广西中小学教师存在单向流动、自发无序流动和执行不力流动等不合理流动现象。解决这些不合理流动现象,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学校提供良好的内部条件,教师个人提供良好的自身条件,以促使广西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7.
教师作为社会职业,其本身有个“新陈代谢”问题。因此,作为个体成员的教师,流动是可以的也是必然的,但是教师调动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对于我国民办高校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民办高校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内外激烈的竞争。如果不能保持师资的合理流动,优化师资结构,民办高校将失去竞争优势。文章对民办高校师资合理流动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促进民办高校教师合理流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师资配置均衡是其重要前提与保障。当前,我国城乡师资资源配置仍存在突出的不均等问题,如何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发展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教育均衡理念要求下,审视我国城乡教师流动现状,可通过创新学校文化管理体制,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健全城乡教师流动法律和政策,统筹城乡教师编制并逐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等途径,构建并完善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而教师资源又是教育资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面。教师资源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其他各种物质资源,成为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难点领域。当前,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教师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问题仍十分突出。为此,应深刻反思当前城乡教师流动的特点与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武汉市淡化中小学教师校籍,规定中小学教师在同一学校任教不得超过6年,缓解上好学校难和某些地区方兴未艾、趋之若骛的择校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的加强,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硬件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教育的均衡绝不仅限于硬件设施的均衡,更在于师资力量等办学软实力的均衡.武汉市教育局淡化中小学教师校籍,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在同一学校任教不得超过六年,不失为师资均衡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一种人力资源,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行教师流动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制度和国情等多种原因,教师无法量化自己的价值,没有丝毫话语权,对自己的流动不能说了算,这种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教师流动要充分体现公开和公平.哪些教师应该什么时候到某所“好学校”去,哪些教师应该什么时候到某所“差学校”去,哪些教师应该被淘汰,如果能公开公正公平竞争进行,谁都没有意见,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有些单位由领导说了算.  相似文献   

13.
实践取向的教师培训是要让培训基于教育实践、服务于教育实践,它是深化教师培训改革的必然走向。实践取向的教师培训要从培训目标能力化、培训课程活动化、培训形式主体化、培训流程开放化等方面构建其模式框架。应用实践取向教师培训模式,能放大教师培训成果。  相似文献   

14.
当前教师实然的课程价值取向与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取向偏离很大,普遍以应试取向和知识技能取向为主,比较片面和功利。导致这一偏离状态的原因主要有升学考试制约、课程知识缺乏、学校文化氛围影响等。因此,加强教师对所教课程的课程知识理解、赋予教师课程权利、确立评价的积极导向、加强培训的可操作性,是转变教师课程价值取向、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实现应然课程价值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师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因素,师资力量不均衡配置是制约教育公平的关键点,而教师流动是师资力量最大限度均衡化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教师的有序流动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合理追求和表现,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目前教师管理主要实行"教师校管"的方式,这尽管有利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但是阻碍了教师流动。立足于石河子学区集团化管理下的教师流动现状,探寻教师被动流动原因,并提出构建合理学区间教师流动机制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民办高校在由规模化发展向质量化发展的转变过程中,更应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这与目前民办院校师资流动过于频繁的现状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文章从分析民办高校师资非合理流动产生的原因出发,探索人才的流入、培育及流出管理新思路,提出构建以"四位一体、二翼"为主体的民办高校师资合理流动的机制,为民办高校师资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教育也呈现出越来越急功近利的态势。升学压力使培养人才的教育逐渐失去本真。社会对学校教育和教师质量的评价机制不够合理,教师面临着价值选择困境。教育的目的应该让人成为人,教育的重点应该关注过程。教师应该是具有人格魅力的引导者,教师教育的重点是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价值取向变迁。研究发现:分别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两份《意见》,政策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一是从关注"社会价值"走向关注"人的价值";二是从注重效率走向注重公平;三是从关注社会外在需求走向关注教师内在需求;四是从注重知识培训走向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由于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和相关制度不健全,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突出,教师流动仍存在自主无序行为,而且往往是农村教师城镇化的单向流动。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加剧了县域内城乡师资配置失衡,成为制约县域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的瓶颈。实现县域内城乡间的师资均衡发展,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配置的均衡,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46):5-6
随着新时代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教师培训的理念与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本文以上海地区教师培训为例,从教师培训理念与政策方面、教师培训实施单位方面、教师培训者方面介绍了如何应对新时代环境发展下的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