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影响了他们的素质和专业成长。调查发现,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成长环境总体尚可,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优化,如确立农村中小学教师成长的整体生态环境观;营造以人为本的政策和制度生态环境;培育健康向上的个体心理生态环境;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构筑良好的全员育人生态环境;创建优美舒适的校园物质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其各种活动是由人进行的,人的心理活动或状态对组织的各个系统有重大影响。因此,心理学将组织的概念定义为:组织是个体、群体、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及其社会环境交互影响的复杂机体,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心理体系。学校组织作为一种特定的组织系统,它是由学校领导、教职工和学生及所处的内外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系统。教师作为学校组织构成的因素,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存在,他们的心理都会受到组织传统心理气氛、组织定势及组织状况的影响而变化;同时变化了的个体或群体心理反过来又会增强或削弱组织的心理功能,从而会影响组织的变革和发展。本文拟就学校组织变革、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它与教师心理的相互影响、制约谈点不成熟的看法,谬误之处敬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师培养的生态文化透视□梁保国梁保国/沈阳工业大学高教所副教授(沈阳110023)教师成长需要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和生理心理环境,这四种环境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综合环境称之为生态环境。教师和他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称为生态...  相似文献   

4.
大哲学家康德早就告诫过人们:“不要把人当成手段,应该把人当成目的。”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调动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才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在这里,我们必须着重指出,重视对教师的管理,首先就要重视对教师群体的管理,重视教师群体社会心理气氛的建设。 一、教师群体社会心理气氛的含义与特点 所谓群体的社会心理气氛。是指群体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从事的社会活动以及群体间各种隶属  相似文献   

5.
王华武 《云南教育》2004,(25):12-14
环境是幼儿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仍把创设教育环境停留在自然环境的美化和物质材料的提供上,忽视心理环境的建设,造成环境结构的不协调。有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创设教育环境时,不仅要考虑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的良好物质条件,更应该为他们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富有安全感的、充满爱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一、高校青年教师群体非稳定性成因分析(一 )环境因素与青年教师群体非稳定性的关系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非稳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青年教师群体是学校生态系统中最有活力和敏感度的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的变化都会在青年教师身上产生刺激 ,引起他们心理和行为上的波动 ,当波动超过一定的临界线 ,就会引发不稳定现象。青年教师从一个自然生态人转化为一个社会生态人需要一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保护能力和改造能力 ,也就是说当他不能或不愿适应周围的环境时 ,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 ,就会想方设法改…  相似文献   

7.
教师群体是高校的基本群体,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显示出相近的价值取向、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现象对组成教师群体的个体以及群体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群体心理的研究和管理,引导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和价值观念的养成离不开社会的环境变化,人的心理也是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职业院校中的贫困生是一类极具代表性的特殊群体,该群体在社会环境变化过程中所受的影响明显存在,其心理变化更是需要密切关注的,这对职业院校中的教、学、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指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这种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的心理、意识内容的主要源泉.对人的思想与个性倾向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特困生“心理贫困”现象剖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特困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大学校园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党和政府、社会、学校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不少政策和措施,使特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得到基本缓解。但是,当前高校特困生不仅在经济上是特殊群体,其实他们在心理上也成为了一个特殊群体。如果仅仅从经济上帮助他们,而忽视他们的心理、思想问题,则同样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袁世俊撰写的此稿,对特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对于如何做好特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营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环境哲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经济技术盲目发展造成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境况下产生的新兴哲学应用学科之一。环境哲学在以往人类经验与知识的基础上,全面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位置与价值,探讨人、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内在关系,力图构建一种全新的、更为科学的、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攸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秦璐 《甘肃教育》2023,(13):52-54
初中生是处于特殊发展时期的群体,心理发展变化快,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心理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不能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引导,会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从多个方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文章结合实践就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环境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人的情感和态度,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幼儿阶段是认知、情感、个性发展的关键期。丰富多彩、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形成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以下是我对如何利用自然环境、创设物质环境、营造精神环境来促进幼儿发展这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充满着竞争和压力,作为教师这一群体除了要面临业内的竞争压力外,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家长等多方面的压力。本试图通过对中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压力的分析,以期能引起社会各界对此的认识,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他们的压力,使教师能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有利于他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这片多彩的土地上,有一个神秘的族群,他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群体,定居定耕才近70年,至今,他们仍然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依旧在生育礼俗中保留自己独特的文化,他就是"莽人"。文章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剖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莽人民间舞蹈之关系,挖掘生态环境对舞体的影响因子,提出保护莽人民间舞蹈的可行性措施,以加强对莽人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旨在唤起更多有志之士的社会责任及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小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心理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各小学也逐渐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咨询,帮助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调整心理状态,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小学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人数明显不够,于是一些学校就从普通教师中选拔了一些人担任兼职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教师。  相似文献   

17.
<正>心理教师会有心理问题吗?他们是专业做心理辅导工作的,社会评价反映出人们对心理教师有很高的职业期待。中小学心理教师从事的是助人的服务工作,他们致力于促进学生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他们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示范者。然而,助人工作者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心理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工作的压力也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试想心理教师本身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苏运金 《教育探索》2005,(7):103-10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研究社区环境对小学生心态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性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是在前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环境、时间而逐步的发展过程。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可以造就人。小学生具有心理状态的不成熟和不稳定性,因此最容易受他们所生活社区环境的影响。健康优秀的社区物质环境、社区化环境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反之.则会影响、抑制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全华 《广东教育》2011,(12):32-32
人的心理状况与环境密切相关。可以说人的生活环境怎样,人的心理状况也就会怎样。良好环境下,人的心理总体上更为健康;不良环境下,人的心理总体上更不健康,心理疾患者更多。当下,高中生(这里指普通高中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最不利于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环境,而且是整个社会环境中最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之一。我国整个基础教育普...  相似文献   

20.
杨淑荣 《教育艺术》2009,(10):67-67
又是一批莘莘学子离开学校,走上衬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日子。怀着激动与好奇走出象牙塔的青年学子走上三尺讲台,他们对社会和教育事业满怀希望和梦想。但是学校和社会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环境.在生活、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而使刚刚踏人社会的新教师们难以适应。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新教师投入工作的前提,因此,做好新教师的心理适应与调节工作.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