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求职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心理调适的作用,立足于通过自身努力,克服不良心理,使自己保持正确的择业心态,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一、大学毕业生常见的不良择业心理矛盾心理: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往所固有的就业方式和择业观念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置身于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 ,毕业生们将产生哪些择业心理 ?本文就其中一些不良的择业心理进行探讨 ,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林秀  杨丽  陈多才 《考试周刊》2013,(49):159-160
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是其在求职过程中的自信程度,对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和择业结果影响重大。本研究以择业效能感水平为标准,将600名高职毕业生区分为高效能感组和低效能感组,并对高效能感组和低效能感组的就业率的差异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效能感组的就业率显著高于低效能感组的就业率,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水平对其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冲突和不良的择业倾向,提出了通过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指导工作等途径来培养大学生健康择业心理。  相似文献   

5.
择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面对择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提供了挑战和竞争的基础条件。但在他们即将离开大学跨入社会之时,发现在诸多方面不适应,从而引发心理压力。本文依据调查结果,对比分析了男女两个大学生群体的择业心态,研究了他们在求职前的就业心态、选择职业标准,择业单位性质等七个方面呈现出的心理倾向和表现差异。笔者认为,应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探讨改善男女毕业生择业不良心态,排解心理障碍,使其以最佳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邢颍在《出国与就业》2010年2月(1)期《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一文中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其在性别、学历、专业、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不适当的高焦虑会使人产生精神上的负担,降低效率,因而要进行及时的调适。择业焦虑是高校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求职问题时,对可能出现的无法实现最初就业目标的就业失败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择业对毕业生来说的确是一场危机,可是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会。毕业生就是在这场危机中成长的。最重要的是积极应对择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和情绪。毕业生应该明白择业中的阻碍来  相似文献   

7.
以市场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和法制观念越来越强,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信用失范问题也日渐突出。文章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用失常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提出要化解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信用危机,应从优化大学生内在品德素质和净化外部市场环境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都发生相应变化,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由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的老模式发展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新办法。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必然要引起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与不适应,因此,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教育,面临着新的任务。 一、新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教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还将逐步由“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向“自主择业”过渡和转化。这种新的就业、择业形式,加重了毕业生就业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大学生就业已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是展示学校实力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本人综合素质充分展示的过程.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分析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严峻的就业形势增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使其在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就业,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自编的调查问卷,对L学院2011届毕业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出现了许多心理误区,择业意向表现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物质享受.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并参考相关的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挫折心理等不良心理状态。调查研究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促进大学生求职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择业行为及意向多角度心理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学院在学生就业教育方面要正确地将心理学、教育学与就业指导相结合,要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其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是准确了解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因此,如何多角度多方面地对毕业生进行心理调查是当前高职毕业教育急需解决和提倡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生择业行为及意向进行多角度心理调查,并且对调查数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阐述了如何在经济体制转轨以及双向自主择业模式中,认真分析调查数据和现状,不断探究找寻其中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做法,是当前高校就业机构和毕业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人才力量,肩负着建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和长远发展,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针对95后毕业生的真实求职意向,以问卷形式进行了择业价值观调查,发现其在毕业去向、就业评价标准、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特点,把握毕业生择业价值观的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对解决毕业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理想信念教育、择业价值观教育和大力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引导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提高其择业就业的能力,促进其职业生涯健康发展和国家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4.
陈欢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322-323
在每年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市场的不匹配状况下,高职生就业一直是学院、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目前在其择业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和问题,本文从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相关情况入手,通过分析学生择业心理现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从学院和高职生双方进行择业心理优化的方法、途径,以期帮助高职生从就业心理困惑和冲突中解脱出来,能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从容冷静面对,并作出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趋向、就业方式和就业心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择业心态,可以说是社会“风向”的一个敏感的“测候器”,这些年来一直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出现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者通过前期对企业的走访、调查,搜集了大量和毕业生择业相关的信息。后结合实际工作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在查阅大量文献、期刊文章以及学术论文的基础上,将所形成的观点加以阐述,提出解决毕业生择业问题的关键,以此来指导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择业心理冲突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志杰 《文教资料》2005,(25):73-74
施行双向选择分配制度以来,每一届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都经历着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其中最多的是择业过程中种种心理上的冲突。高校扩招、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得这种心理冲突将更为突出。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择业中心理冲突的产生过程后认为大学生择业中心理冲突主要是由于择业者个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择业活动本身的复杂性、社会就业指导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为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岗位实践以及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作用来解决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毕业生择业是人生重要选择,就业观、就业心理和择业技巧等问题都会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本文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面临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广泛深入地了解高职学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期望值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显得尤为必要。在对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和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毕业生总量的逐年上升,有些毕业生暂时不就业,形成慢就业现象。95后毕业生初入职场,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更换工作的比例也很高。但毕业生一旦离开学校,就失去应届毕业生身份,只能以社会人员身份参加各类招考,想要通过二次择业提高就业质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2019年广东省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期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