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闻一多在抒情持的艺术上作出了多方面的探索,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其他人无法代替的贡献:他的抒情诗是中国新诗由自由散漫到严谨含蕴的桥梁,他是中国新诗体式的开拓,他是中国新诗技巧的集大成。他的诗歌艺术探索对今天的中国诗歌理论与创作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表文以韩国为例,展示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的传播历程及其对韩国古典小说的影响,并对韩国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3.
选人初中语文课本的古典小说很多,如有《世说新语》《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分析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它们的叙述形态。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小说的造境艺术与写人艺术是互相渗透、互相交融的。小说文本的意境创造,是作者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策略,而人物性格的显示又是作者造意境的有力支撑。这体现了古典小说环境描写的美学特征。同时,诗赋渗入小说作为主人公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亦使小说文本有了一种诗的意境,使小说人物洋溢着诗人的气质。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边城》的文本表象呈现出田园牧歌式的叙述形态,而在其诗化文本的背后,贯穿着一种潜在的悲剧性话语符号脉络,通过对其潜在叙述的阐释学重读,可以透视和管窥潜文本中渗透的理性自觉与现代性体验,并且通过对其悲剧意识和人性反思的理论解读,即而进一步把握其主体性审美立场和文本的艺术空间张力。  相似文献   

6.
中、朝近现代文学的起点与时期,通常以历史事件来划分,近年中国学术界有所变化。中国现代文学的编述经历了较为自由———逐渐政治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曲折道路,朝鲜现代文学的编述经历了从客观性到主体性的转变。中国的开放带来万千气象,朝鲜也呈现出重写社会主义文学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中国的古典小说发展就达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不仅出现了大量经典的魔幻小说、历史演义以及世情小说,而且还涌现出大量经典的民俗小说、英雄演义,譬如《说岳全传》、《醉醒石》等.这些作品为了更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性格和刻画人物形象,按照需要的不同而大量使用民俗语言,十分注重民俗事象的运用,不管是在丰富人物形象还是渲染善恶因果方面都十分具有震慑力.特别是语言民俗巧妙运用,使得小说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完美体现,主要表现在环境的烘托、让小说人物变得有血有肉以及进一步深化小说主题上.结合中国相关古典小说,本文主要围绕作品中语言的民俗化运用这一话题展开.  相似文献   

8.
曹艳春 《天中学刊》2003,18(3):72-74
佛教对中国古典小说影响深远。佛教典籍在文体形式、叙事模式、审美情趣等三个方面都与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正是这些相似性为佛教与中国古典小说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结果期待意识作为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审美心理,它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及大量名续书的出现,都产生了明显影响。同时,它还对中国古典小说特有的章回体形式、宋元话本结构形式、叙述方式及视角、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小说在描写手法具有其独特模式化特点。其描写形态的形式化、描写形象的类型化和虚拟化、人物塑造的间接性和史传性,限制了中国古典小说成为真正意义的小说文体。  相似文献   

11.
与西方古典小说不同,中国古典小说从追求情味出发,多采用自然呈现的叙事方式,以共时性的空间场面状态展开,这样就消解了情节之间的因果链,本呈“碎片”式,“碎片”之间千丝万缕的网状联结与超故事情节结构的运用,又将“碎片”整合为一个整体,呈现故事的结构在消解与整合之中,甚至结构自身,都有一种浓厚的情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所以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除了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外,那就是在情节的编织上别具匠心、独出机杼,显得新奇有趣,故而引人入胜。其奇之法是:采用“空中落雁”法以显奇特;采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法以显奇特;运用重复手法以显奇特;运用“移花接木”法以显奇特。  相似文献   

13.
一切历史都是对历史的叙述,中国新文学史亦然。30年代的新文学研究者们,有的在历史叙述中建构了新文学作为“先锋的”、“实验的”、“民族的”、“开放的”文学的整体形象;有的则将其叙述为“欧化的”、“言志的”文学。文学史中“新文学”摇曳的、不确定的形象,凸显了历史叙述者不同的理论前提和思想立场,同时也表明新文学在30年代不断被经典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受到争议和质询。  相似文献   

14.
文学传播同人类总体的传播活动相一致,也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三个阶段。中国古典小说则是在以印刷术为基础的、文字传播得天独厚、空前普及的明代走向繁荣的。因而它的传播在当时主要是以印刷为媒介的文字传播。在广泛搜集整理中国古典小说文本流传资料的基础上,将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传播方式归纳为选辑、改编、评点、翻译四种,并以传播学的理论对其分析研究,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中国古典小说的传播方式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5.
许多中国现代作家往往以西方小说理念,对中国古典小说采取简单的批判和否定态度,林语堂则多有肯定、赞赏甚至迷醉,并直言他所受的中国古典小说的深刻影响。林语堂在神秘主义、悲剧的喜剧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艺术上,都与中国古典小说有着直接的因缘。当然,除了《红楼梦》,林语堂对其他中国古典小说尚缺乏深入研究,即使对于《红楼梦》也有模仿过重和创新意识较弱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文化时间是基于人类生存的一种立体时间观,它将中国现代文学放在民族和人类精神整体之中加以考察,可以有效超越现代文学的时代性、政治性和现实意域,克服自然时间和社会时间叙述的片面性,从而揭示出现代文学的民族性和人性价值,这是一种具有历史科学性质的现代文学史叙述时间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荒诞、怪诞、对比、巧合、误会、误导等方面阐述了古代小说突转和骤降的喜剧技法并认为这些喜剧技法相互交融,产生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元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语言并非后现代主义的专利,一向被视为最传统最保守的中国古典小说中也被打上了元语言的烙印。通过对中国古典小说中话语标记语和元指称等元语言现象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元语言《红楼梦》的叙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功用,由元语言构成的叙事干预评论给小说自身巧妙地划分着层次,让文本更有效地说着故事。  相似文献   

19.
董必武是从红安走出来的伟人,他一生留下了数量颇丰的诗篇,其诗歌充满了革命的爱国主义豪情、现实主义真情、浪漫主义柔情,具有深刻的红色诗化艺术底蕴和审美旨趣。结合社会时代背景,对其中一些诗歌予以文本解读,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其诗歌的红色诗化艺术创生元素、气质秉赋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的小说叙事艺术重视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和精神,即在塑造人物时强调形神兼备,写形传神。而使作品中的人物通向“传神”的彼岸的重要桥梁是白描。它是贯穿于我国古典小说的艺术表现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