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油菜新品种大地199"一菜两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提高其种植收益,实现其"一种双收"。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大地199产量的影响,和不同摘苔处理对大地199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大地199于2016年9月26日、10月6日和10月16日播种的平均产量分别为207.7kg/667m~2、187.8kg/667m~2和149.7kg/667m~2。摘苔留茬高度5~15cm、15~25cm和25~35cm时籽粒产量分别为220.9kg/667m~2、238.9kg/667m~2和203kg/667m~2,对照不摘苔为180.5kg/667m~2。同时,在对应的摘苔留茬高度时纯利润分别增加了1 128.2元/667 m~2、1 104.0元/667m~2和798.9元/667m~2。结论:大地199在六安地区种植直播最适宜播期为9月26日前后;摘苔处理最适宜留茬高度为15~25cm。  相似文献   

2.
不同摘薹高度对优质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选用优质油菜"皖油18",以不摘薹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摘薹高度对菜薹、菜籽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薹产量随着摘薹高度的增加而提高,菜籽产量随着摘薹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摘薹对油菜的菜薹、菜籽产量与经济效益具有较大影响,与不摘薹相比,摘薹10cm菜籽增产15%,增收菜薹2065kg/hm2,增加经济效益2790元/hm2。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我校研制的油菜专用全价肥配方,经有机复肥厂加工而成。采用基肥、冬肥和苔肥的施肥方法。经连续二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肥料不但能提高油菜的产量,而且对增强植株的抗病性,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古量,改善理化性状都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制种生产中,常见父本早花现象,本文通过对不同长势的父本(垦C1)在蕾苔期摘苔的办法,探索出对长势优的父本和长势良好的父本摘除主花序和倒一枝既能延迟花期,又能保证花粉足够供给,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5.
油菜蕾苔肥的“三定”技术一、苔肥施用期依油菜长势确定。一般可分为3个类型:越冬后有4—6片绿叶的,在苔高10厘米之前施;越冬后有7—9片绿叶的,在苔高10厘米时施;越冬后有10—12片绿叶的,在苔高10厘米之后施。并注意早熟品种先施,中熟品种次之,迟...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肥对“秦油二号”杂交油菜氮、磷、钾营养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肥,增加植株氮、磷、钾吸收强度和植株含氮浓度,但对植株磷、钾浓度无明显影响。氮磷配施既能显著提高植株氮、磷、钾吸收强度,也能增加植株氮、磷、钾浓度。在施用氮、磷肥料基础上配施氯化钾肥,降低了植株氮、磷吸收强度和氮浓度。施肥使油菜氮,磷营养吸收高峰推迟。吸氮高峰期在油菜苔期,吸磷高峰期在油菜花角期。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比单施氮肥增产23.2%,比氮磷钾配施增产11.4%,每亩增收三十无以上。  相似文献   

7.
分别在油菜的蕾苔期、初花期喷施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微量元素锶和硼的混合配方,可以有效地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强油菜光合作用;提高油菜花蜜腺的泌蜜量;同时,主花序有效长度增长;分枝部位降低;千粒重和角果数增加;发病率降低,从而使油菜籽产量增加12%以上;含油率增加4%以上;品质显著改善。微量元素增加;其中锶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缺硼土壤种植油菜时施用高效速溶硼肥比施用硼砂可显著增强油菜生长势,优化产量结构,改良油菜籽品质,增产1.71%-10.6%,比不施硼极显著增产,增幅达21.17%-26.04%,高效速溶硼肥的三种施用方式即基旗+喷施,基施,喷施肥效差异不显著,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以苔期喷施0.15%的高效速溶硼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缺硼土壤种植油菜时施用高效速溶硼肥比施用硼砂可显著增强油菜生长势、优化产量结构、改良油菜籽品质,增产1.71%~10.6%;比不施硼极显著增产,增幅达21.17%~26.04%.高效速溶硼肥的三种施用方式即基施+喷施、基施、喷施肥效差异不显著.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以苔期喷施0.15%的高效速溶硼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油菜品种"美国巨荚油王"为材料,采用室内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SA处理对0.1mmol/LNaCl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外施SA明显提高了盐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明显降低.外施S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以0.15mmol/L,0.2mmol/L SA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油菜免耕是在前作物收获后不耕翻的板茬地上进行播种和移栽油菜的方法。在栽培过程中,除要选择适宜品种、适时播种、及时间苗、定苗外,还要严防杂草、科学施肥、搞好防冻工作等,这样才能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马缨丹为供体植物,分别以甜白菜和油菜种子为受体,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化感试验,测定马缨丹的茎叶水提液对甜白菜和油菜幼苗的根长、苗高和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马缨丹地上部分的水提液对甜白菜和油菜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化感作用,且不同浓度水提液对不同幼苗的影响存在差异;对根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明显增强;马缨丹水提液对受体植物苗高呈现出"低促高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转IrrE基因油菜为材料,以非转基因油菜为对照,砂培条件下研究了油菜对Cs的积累吸收情况和Cs胁迫对油菜SOD、POD酶活性、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转基因油菜和非转基因油菜对Cs的吸收量都增大,二者根部的吸收量都大于其地上部分;转基因油菜根部的积累量大于非转基因油菜根部的量,而地上部分积累量小于非转基因油菜的含量;在不同Cs浓度的胁迫下,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4种Cs浓度处理下转基因油菜活性都高于非转基因油菜;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油菜叶片的MDA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但转基因油菜体内的MDA含量都低于非转基因油菜;4种处理下油菜叶片脯氨酸含量也表现出上升趋势,而转基因油菜产生的游离脯氨酸高于非转基因产生的.以上结果说明在油菜受到Cs胁迫时,转IrrE基因油菜比非转基因油菜更具有Cs胁迫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制约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陕西省优质油菜产业化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提出了陕西省发展优质油菜,实施产业化开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田试验,以后茬作物油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残效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在土壤中的残留规律以及对后茬作物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氟磺胺草醚田间残留对油菜株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使用推荐剂量的8倍处理38 d、4倍剂量处理52 d、初始残留量分别为5.13和2.66 mg/kg时,后茬作物油菜死亡,同时使油菜植株的SOD、CAT酶活性降低,POD酶活性升高,植株的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氟磺胺草醚土壤残留会对后茬作物油菜生长产生严重影响,生产中应注意严格控制氟磺胺草醚的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17.
原料:土豆1个,香菇2朵、油菜1棵,面粉、肉末、盐、糖、香油等适量。做法:土豆去皮擦成丝状,然后裹上薄薄的一层面粉,上锅蒸熟(称为"土豆擦擦");把香菇泡软后切成碎末,将油菜洗净切碎备用;将肉末、香菇末、油菜碎放入锅内炒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油菜菌核病的研究现状、抗油菜菌核病的研究状况及其展望的介绍.综述了油菜菌核病的病原真菌的形态特征、侵染部位及生态条件、侵染机理及过程。提出了对油菜菌病进行生物防治.对寄主进行选育抗病品种和有条件的通过基因工程.将抗病基因介导或转化到寄主细胞中.使基因重组产生异植株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19.
以油菜为实验材料,采用3种光照水平(L1、L2和L3分别为100%、45%和25%光照)和3种氮素水平(N1、N2和N3分别为0.4%、0.8%和1.6%NH4NO3)的双因素实验,研究光、氮及其互作对油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0.8%氮浓度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2)种子发芽势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光照强度处理下,1.6%氮浓度处理的种子发芽势显著低于其他两处理组(P<0.05)。(3)在L1、L2光照条件下,发芽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L3光照条件下,发芽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相同光照条件下,以1.6%氮浓度的种子发芽指数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4)在L1光照下,种子的活力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以1.6%氮浓度处理组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组(P<0.05);在L2、L3光照处理下,种子活力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种子活力指数以1.6%氮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20.
以甘蓝型油菜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其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转冷激蛋白(CSPs)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经预培养2d后,用浓度为OD600=0.4的农杆菌菌液侵染90s,再经共培养和愈伤诱导培养,外源基因转化到油菜下胚轴外植体的转化效率高。然后通过PCR检测转化后在筛选培养基上诱导成苗的油菜,初步确定CSPs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再生植株中。这为以后其他基因转化到甘蓝型油菜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