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新时期人事档案转递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说明了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所造成的后果,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事档案的接收转递工作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但长期以来缺乏对相关工作环节的界定和流程的梳理。为进一步规范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接收转递工作,将实际工作中的思考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建立的干部人事档案接收转递工作管理办法,为全国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接收转递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编合同制人员"遍布于学校的各种岗位,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非编合同制人员"人事档案现状、构建其人事档案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关于构建我国人事档案中心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文件中心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则将人事档案忽略,事实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人事文件中心--人事档案中心,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人事档案中心乐的确定是立足实际的选择,它宜隶属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构建时要抓住时机、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毕业、就业后,安全、及时、准确地将其档案转递给用人单位或者新的档案主管单位,对有效服务用人单位、维护高校毕业生的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高校学生档案转递不安全、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一些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未来发展,而且还影响对高校毕业生档案的有效保护.因此,必须正确看待高校学生档案转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王昊 《图书馆学刊》2012,34(12):30-31
针对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基层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建档现代化管理的实际,采用"我馆为主,兼顾基层"的模式对人事档案现代化、规范化管理进行专题研究,运用基于Java的JSP语言,设计出了一种符合基层实际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档案记载了高校学生的一段重要成长经历,反映了学生在校学习及生活情况,可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提供重要依据。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是高校学生档案由学校管理进入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准确地将学生档案由学校转递到接收单位对保障高校毕业生权益、服务用人单位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及时、准确、快速、高效地完成每年一度的高校学生档案转递工作提出几点做法,以期对高校学生档案转递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8.
曲莉 《兰台内外》2023,(6):42-44
本文以人事档案为研究对象,探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内容、规则及机制,并以某单位为例,分析人事档案数字化的具体实践内容,论证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实实践意义,并就进一步做好人事档案数字化进行探索,提出具体的方法和举措,为做好新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执政治国的又一着力点。档案工作在察民情、维民权、解民忧、帮民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强化社会民主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推动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基础。特别是人事档案工作恰恰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有力依据,这为档案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人事档案管理必须破除“档随人走”的保管模式,进而实行“后保管模式”.在构建人事档案管理新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重新确立基层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机构名称、工作中心,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加强与文书档案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科技部门的进一步合作,从而获得个人和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即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制度.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理论认为,人事档案有三种,即干部档案、职工档案和学生档案.在高等学校,同时存在着这三种人事档案.由于干部(包括学校党组织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职工和学生分属高校不同的部门管理,档案管理体制也各不相同.目前,各高校实行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大多数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正确选择并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以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必须面对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改变传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观性、非科学、信息应用不足等弱性,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大数据发展背景,对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探索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构建对策建议,即: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数据素养,加强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拓展人事档案的数据和信息应用范围,深化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健全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李影溪 《兰台世界》2020,(5):104-105,108
结合"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的发展情况,以人事管理改革为出发点,分析了人事档案利用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探讨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与发展现状,以期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从数字档案馆建设看我国档案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档案馆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档案界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数字档案馆建设将在管理体制的设计理念、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管理体制的职能分配等方面对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体制产生重要影响。为了适应数字档案馆建设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档案利用者服务,我们需要在服务本位理念下厘清档案管理职能,在打破条块分割体制基础上实现与相关领域的横向互动,对集中统一模式作符合数字档案馆发展要求的重新解读,并且要对现有管理机构做出适应性调整,惟有如此才能实现档案管理体制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事业单位是我国各类人才的主要集中地,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领域。搞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其生动性、真实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也谈对人事档案的知情权和利用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公民对本人的人事档案大体是知情的 我国对人事档案的内容有明确的规定,即人事档案由履历材料、自传材料、鉴定及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入党(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以及录用、任免、工资待遇等材料组成,不属于规定归档范围的材料严禁归档。可以说我国公民对本人的人事档案大体是知情的,主要基于以下事实:(1)我国人事档案的范围是公开的,公民知道哪些材料要归人人事档案;(2)人事档案中一些材料是专为建档由本人亲自书写的,如履历材料、自传材料等;(3)人事档案中的一些材料主要由个人书写,这些材料中单位或组织鉴定的内容个人是完全知道的,如入党(团)志愿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表和考绩材料等;(4)人事档案中的一些材料是已经公开过而且在公开之前本人就已经知道其内容的,如政治历史情况审查结论、处分意见、奖励决定、任免职件等;(5)人事档案中的有些材料虽然本人未见过面,但与自己保存的同类材料内容是相同的,如学历学位证书、培训结业证书或成绩表、奖状(杯、旗)等。可以看出,人事档案中本人未过目和不知情,只有组织鉴定及考核考察材料和政治历史情况审查、处分中的原始证明材料等少数几种。所以,说我国公民对本人的人事档案毫不知情是与事实大相径庭的。  相似文献   

17.
档案即历史,人事档案就是个人历史记录的反映,它为用人单位考察个人提供参考,但如果不能合理管理与利用高校人事档案就会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损失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分别从思想认识和具体实践方面对沈阳事件中显现出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漏洞进行思考,其中思想认识上从改变“重藏轻用”的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树立合作意识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意识、打破监管意识淡薄的局面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具体实践上则从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法制法规、加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沟通、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及利用进行监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本文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提出要与时俱进地适应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郭萍  曹蓉 《兰台世界》2020,(1):95-97
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是个人履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中,对国内学习和工作经历应归档的材料已有较为详细的制度与规范,能较全面地反映在国内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但未对国外访学和工作经历应归档材料作出明确规定,导致有海外经历人员的人事档案不能全面反映其个人经历和能力。通过对人事档案中缺失海外履历材料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人事档案中国外履历材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乔硕功 《山西档案》2020,(2):113-117,124
档案馆智慧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以外,还需要评价。评价的科学性取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基于智慧档案馆建设的基本逻辑,从智慧化定位、智慧化保障和智慧化产出三个方面构建了智慧档案馆智慧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体系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经历了由试点到全面开花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90年代初,一些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开始利用计算机管理本部门的员工信息,建立了一个个以单机为主要处理工具的人事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和管理经验.上世纪的最后几年,特别是1994年中组部颁发的<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