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5月,是《滑稽王小毛》五周岁生日。五年来,该档节目已播出580集广播小品和260期《王小毛信箱》,深受广大听众喜爱,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收听率的前二位。该节目的编剧、导演兼主持人葛明铭也因此在去年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盛名之下,却很少有人知晓葛明铭——  相似文献   

2.
期待视野·欣赏心理·兼容性《滑稽王小毛》创办时候的宗旨是:塑造一个广播明星,让王小毛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广大听众的良朋益友,成为上海滩的知名人物,以王小毛去反映社会百态,针砭时弊,倡导优良的社会风气,同时为广播在诸传播媒介的竞争中,打开一条生路。应该说,节目创办者的思路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节目  相似文献   

3.
我与王小毛     
葛明铭 《中国广播》2009,(11):52-53
广播明星“滑稽王小毛”的问世,还得从30多年前说起。那时我还在为一天挣8毛钱而摆弄着糨糊和硬纸板。那活计单调、枯燥,聊以解闷的,除了阿姨妈妈们的家长里短就是车间角落那个老式收音机里的南腔北调了,最受阿姨妈妈们欢迎的是那嗲溜溜、糯嗒嗒的绍兴戏和让人笑痛肚皮的滑稽戏、独脚戏。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统训局每月公布的收听率调查表上,高踞榜首的是滑稽"王小毛",为什么听众如此青睐"王小毛",.请"王小毛"的爸爸谈谈-------1987年5月10日上午9时,一个陌生的、毛头毛脑的年轻人通过电波闯进了千家万户,并且很快就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广大听众的宠儿。这位不速之客就是今天上海滩人人皆知的、我那宝贝儿子“王小毛”。每天清晨和傍晚,人们不约而同地打开收音机,此刻大街小巷响起了王小毛那熟悉、亲切的苏北上海话。王小毛如今已成为大明星,忙得不亦乐乎,今天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明天又活动在舞台上,近来居然还上了连环画,甚至在南京路上照像馆的橱窗里,也挂起了王小毛的大幅彩色照片。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文化艺术报、青年报、劳动报、文化与生活等20多家报刊,发表了近百篇介绍、评论“王小毛”的文章。我那宝贝儿子如此大出风头,做老子的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相似文献   

5.
曲艺是以语意结合着的乐音为艺术手段,兼有听觉艺术与想象艺术之长,并以叙述的方式反映生活的说唱艺术。曲艺节目作为广播文艺节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例如相声、幽默笑话、小品等节目,几乎每家电台天天都在播放。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曲艺节目,如流传京津一带的京韵大鼓、江浙一带的苏州评弹、福建闽南一带的南音等等,这些曲艺生于斯、长于斯,虽然流传的范围不是很广,但却深深地扎根于本乡本土,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所以这些曲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地电台文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节目既然在广播文…  相似文献   

6.
蔡万麟 《中国广播》2005,(11):10-13
这些年,广播人对于广播规律的思考从来没有间断过。过去我们说“内容为王”,现在又强调“品牌为王”、“频道(率)为王”。专业台、类型台是广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共识。提出以品牌、频道(率)为王,从市场战略这个角度,意义是深远的。因为毕竟只靠一两个大红大紫的节目来支撑起一个台、一个频率,已经很难了。但反过来说,节目是广播传播的核心,是广播内容呈现的基本单元,频率、  相似文献   

7.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时刻。 1992年11月23日22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台990千赫的播音室里,端坐着一位来自台湾的著名节目主持人,他就是连续四届当选为台湾十大广播明星、人称“感性王子”的秦梦众先生。今晚,他作为特邀嘉宾,和上海电台的主持人麦风一起主持“今晚没约会”直播节目。这是大陆和台湾的广播节目主持人首次合作直播。 1992年11月24日14时,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交通信息台648千赫的“午后的约会”节目中,台湾最负盛名的交通台主持人、有“出租车司机情人”之誉的秦晴小姐和上海电台的主持人小茗一起,为上海的司机们送去了两个小时的快乐。这是海峡两岸交通电台的初度合作。  相似文献   

8.
王者归来     
<正>987开播5周年颠峰之步,谁能企及?连续5年全国权威媒介调查收听率第一全省第一个提出并实施“有车族的广播”的办台理念的广播最强势的广播品牌——987都市生活频道调频987都市生活广播经过五年的成长与磨炼,在这喧闹的广播竞争的战场里找回最根本的信念——内容为王!至于活动取胜、节目市场化、服务为核心都是本末倒置的提法。节目是根本,其他的方式在广播中只能作为节目的棋子,按节目的需求走。办好节目、在节目上取得压倒性优势是一个广播  相似文献   

9.
期待·欣赏心理·兼容性《滑稽王小毛》创办时候的宗旨是:塑造一个广播明星,让王小毛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广大听众的良朋益友,成为上海滩的知名人物,以王小毛去反映社会百态,针砭时弊,倡导优良的社会风气,同时为广播在诸传播媒介的竞争中,打开一条生路。应该说,节日创办者的思路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节目设置的同时,已考虑节目的生存环境、社会功效、接受潜力以及市场际遇。  相似文献   

10.
段勃 《今传媒》2007,(2):29-30
2003年初,凤凰卫视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栏目--"有报天天读".每天晚上,主持人杨锦麟把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世界各地的重要报刊随手拈来评论一番,他在节目里妙语连珠、嬉笑怒骂、亦庄亦谐,赢得了无数观众的眼球,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在凤凰卫视中位列三甲,杨锦麟由此被称为"中华读报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初识网上广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底,上海电台首次策划进行因特网上直播广播特别节目,当时笔者是第一次接触网上广播,笔者将计算机连接上互联网,输入上海电台的网址,当从计算机的喇叭里传出质量并不太好的广播声音,激动的心情使人感到一个广播新时代的即将到来。那次网上直播非常成功,来自世界各地16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以及国内7个省市的网友在网上收听、“收看”了长达4小时的网上广播直播节目,节目直播期间收到了300多封热情的电子信件。当时参与策划指挥网上直播节目的上海电台副台长邱洁宇说:“从广播诞生以来,由于‘先天不足’——受…  相似文献   

12.
广播发展的关键在哪里?广播发展的优势何在?制约广播发展的瓶颈是什么?笔者认为,广播发展的关键是做强节目,做好内容.即“内容为王,节目为本”。 一、媒体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内容的竞争 早在2000年10月,中国还没有加入世贸组织,丁关根同志在上海  相似文献   

13.
孙彪 《中国广播》2011,(2):17-20
作为全国开播最早的专业频率,经济广播的节目创新、尤其是财经证券节目的创新,一直是经济广播人多年来苦苦思索和不懈探索的课题。在广播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这一课题和难题如何破解,不仅考量着我们经济广播人的智慧,也关系着经济广播能否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2016年记者节当天,河南电台教育广播又有了新的节目创意:从晚间11点半开始,FM106.6播放着一种绵绵的音乐,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开始数羊.这一节目从"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数起,也许听不到"二十只羊"的时候,听众就会酣然入睡了.这就是教育广播新开发的公益催眠节目.传统广播的节目都是吸引听众收听,而催眠节目恰恰相反,是要尽快促使失眠听众在节目的数羊声中入眠.这就是功能性广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的日子里,作为中央台在职员工和全国广播人中的一分子,我感到非常荣幸。 这几天,我总想起三个人来,他们是三位普通的听众。一位是海南的听众,他把所有从广播里听到过的中央台记者和播音员的名字全部记录在册,字虽然写得不准确,但发音是对的,逢年过节他就一一写来祝福,送来关心。不仅如此,他还能从节目的播报中了解记者的行踪。另一位是吉林的中学语文老师,他每月都把我们广播中读错的字和不准确的发音做成一张表,寄给我们,上面详细注明哪一天、哪一个节目、哪一位同志发…  相似文献   

16.
耿涛 《青年记者》2016,(23):113-114
互联网正改变着世界,也影响和改变着广播媒体.近年来,面对利用微信传播的媒体数量的增长,以声音传播信息的广播人不得不进行认真的思考:广播只能听,不能读、不能看;广播内容一听而过、稍纵即逝;广播已经沦为旧媒体.广播媒体以节目为王,节目和主持人是广播发展的总抓手,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毫不松懈地抓住广播电视主业,守住我们的阵地,同时积极发展新媒体,运用新媒体,着力发展网站、微信、手机客户端.  相似文献   

17.
“答对了,给我什么奖品?”电话里听众跟主持人讨着价。偏巧这个节目没有预备奖品,主持人显得有点尴尬,支吾着不知所言。公允地讲,这状况是我们电台自己“培养”出来的。您如果细听现在的广播,几乎所有的节目(除新闻外)都有奖品,点歌有奖品,回答问题有奖品,有时候打进电话来就有奖品。奖品从小纪念品到鲜花、餐券、舞票、美容优惠券等等,不一而足,而且随着广播新闻业的竞争,在奖品数量上也出现水涨船高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张婷婷 《视听》2012,(5):50-52
收音机曾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戏匣子"。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笔者依稀记得,小时候在树荫下,家里年长的人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戏匣子"里播放的咿咿呀呀的戏曲节目,还不时地跟着唱上几句。戏曲就这样给笔者带来了文艺的启蒙。戏曲自诞生以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于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广播文艺有责任让她延续和发展。那么,如何做好广播戏曲节目,从而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呢?  相似文献   

19.
声音是广播的惟一媒介,广播是声音的广阔舞台。当声音通过电波发散开去,舞蹈着的声音精灵蹁跹起舞。在广播剧节目中合理运用声音元素,可使之更富自然、和谐、立体的美感。声音即涵盖了有声世界里的语言、音乐和音响,确切地讲,作为纯声音艺术的广播剧而言,则需按听觉艺术的规律——音响语汇来创作剧本、制作节目。简言之,它应该是  相似文献   

20.
广播:娱乐为第一功能本次调查显示:上海大学生广播接触率达到79.7%,平均每天接触时间近一个小时(参见本刊2003年第2期)。如此高的接触率,主要缘于广播具有良好的伴听性,可以边收听边工作、学习。另外,由于收音机价格不高,接触成本也比较低,也是受到大学生受众欢迎的原因之一。对大学生经常收听的广播节目进行统计发现,“篇篇情”、“天天点播”、上广新闻、中央台新闻、“榕树下”的收听率排名比较靠前(见表1)。这5种节目之间的收听率差距不大,只有情感类节目“篇篇情”以11.1%遥遥领先。表1:广播节目收听率比较(%)节目名称篇篇情天天点播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