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国论》一文意在阐明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指出赂敌必然资敌而弱己,定然招致灭亡,希望宋朝统治者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2.
1.学习本文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培养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西汉贾谊的《过秦论》和苏洵的《六国论》,堪称“史论双壁”,虽相隔千载,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文写作背景相似,都写于封建统治潜伏着严重危机的关头。  相似文献   

4.
北宋名学家苏洵针对北宋在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政策这一情况.写下流传千古的《六国论》,借战国时期六围的破灭警示统治阶级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语言是皮肤,需要光洁之美;有人说语言是衣服,更须要干净、利落之美。且看苏洵的《六国论》里的语言——美在气势,美在情景,更美在多变而富有激情。  相似文献   

6.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对一两个关键词的解析,很好地理解作者写该文的本意,从而达到透彻理解文本的目的。在《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一句中的“速”字,其常见义有“招致”和“迅速”两义,先秦典籍中这两义也同时存在,究竟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透彻分析,达到理解作者本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 ,《过秦论》、《师说》和《六国论》三文有值得比较的价值 ,通过对照、分析会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借鉴意义。首先 ,从提出论点的方法和部位上看 ,三文不尽一致。《六国论》开宗明义 ,在文章启首即提出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战不善 ,弊在赂秦。”属演绎法。《过秦论》首先罗列大量史料 ,论述秦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150年间的兼并战争和秦王朝因施暴而致亡的历史过程 ,最后用归纳法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仁义不施 ,攻守之势异也。”《师说》的中心论点既不在开头 ,也不在结尾 ,而在课文的主体即中…  相似文献   

8.
(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路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相似文献   

9.
尚丽艳 《语文天地》2012,(10):40-41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模块所选苏洵的《六国论》,可谓议论文的典范之作。它完美地体现了议论文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  相似文献   

10.
苏洵《六国论》是中学语教材的保留编目,几度修订都没有被换掉。读高中时,除了惦记考试外,语老师讲解的其他深意并不在意。如今人到中年,再读《六国论》,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选录中学语文课本的《六国论》是宋代文学大家苏洵的一篇有名的政论文。其文纵横恣肆、古劲简切。文章通过六国破灭的探因,为宋代统治者提供治国之良方.文章即使在今天仍有不衰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历史史实(根据文献记载。燕为秦的既定被灭对象,荆轲的刺杀只能说是加速了燕被灭的进程而不能说是被灭的原因)、“速”字在先秦的用法(为“速”在先秦的用法理一条发展线索)、“速”字“加速”义的使用(“速”有“加速”义在《六国论〉之前已有使用)三方面尝试为“速”字作别种解释“加速”。  相似文献   

12.
传统解读《六国论》的文章,多着眼于文本论证思路的严谨性。在“2017年版课标”强调语言运用情境的情况下,对于写作背景如何影响文本应作出更细致的思考。考察中央政权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漫长历史,才能发现苏洵选择战国时代来警醒朝廷的参考价值。联系北宋中期的历史环境我们发现,作为一篇意在为国家、朝廷提出建议的策论,文末推论的现实施展空间则略有窄化。  相似文献   

13.
李小农 《学语文》2002,(1):17-18
《六国论》是传统史论名篇,思路严密,语势畅达,文笔老到,有“纵横家之风”,其首段逻辑关系及全文论证结构似早有确论,可细究起来,问题怕不是这么简单。 教参认为(新版教学用书仍沿用此说),首句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从两个方面阐释论点(因此这两方面即为分论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又由于全文的  相似文献   

14.
苏洵的《六国论》历来为人所称道。其伟大的人文精神震烁古今,尤其是否定表达的语言艺术,更是苦心孤诣,含义隽永。作者使用否定表达,通过拨语、对比、折绕等手法,充分展现了他纵横捭阖的论说风格,并在总结古今治乱得失中体现着他的匡世济民责任,对统治者循循善诱、语重心长的规劝又体现着他为君分忧的士大夫操守。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通过指导性阅读,巩固掌握学过的文言知识,并通过对比的方式,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在通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古文阅读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六国论》在例证中出现了一些失实之处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文的论证力量 ,作为史论文教学 ,教师必须以史实为据 ,用挑剔的眼光引导学生熟读深思 ,把握主旨 ,使之“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  相似文献   

17.
写章必有思路。语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对章思路的分析。思路的分析应该也完全可以与传统的多项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因为章的思路与章的各个环节本来就是有机地联系着的。这两种分析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于分析章时是否建立起了有机的观念。这里,想以苏洵的《六国论》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苏询的《六国论》一直被主为是一篇载誉千年的散名篇。它的巨大成功,与它“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紧扣中心论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构严谨,说理深刻而透彻”的高超论证技巧有直接关系。但笔经过仔细阅读、反复推敲,认为苏洵为了使总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贿秦”能够成立,对第二个分论点“不贿以贿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进行的论证,貌似严谨完美,实则谬误多多。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适度、适量地选择组合一种或几种信息表达方式,如图表、心片、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等。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Authorware软件制作的课件在此方面较之Powerpoint等制作的课件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下面以《六国论》为范文运Authorware课件实施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同传统教学手段作一比较,从而体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达到的最佳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20.
西汉政论家贾谊的《过秦论》文势流畅.波澜层迭,运用对比,逐层推进,给人以峰回路转、气势磅礴之感。而宋代大文学家苏洵的《六国论》行文对比鲜明,跌宕起伏,说理生动,令人折服。两文在结构、题旨方面尽管有不同,但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仅就上面两文的对比艺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