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侠电影是中国商业电影的重要类型,是民族电影的标识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民乐一部分的琵琶曲,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武侠电影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电影音乐的特点和功能,以近几年来的武侠电影《十面埋伏》《功夫》为例,选取一文一武两首琵琶曲,从历史、文学、美学等角度对上述电影中的琵琶曲的运用进行深刻解读,希望由此有助于中国武侠电影音乐的发展,尤其是琵琶曲在武侠电影音乐中的进一步的多形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泰囧》票房创下我国国产商业电影新纪录,成为投资小收益高的电影运作典范。《泰囧》引发的蝴蝶效应及其运营成功的经验,对中国商业电影,特别是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在小说《长恨歌》中以日常书写的方式完成了对上海形象的书写,这种书写方式呼应了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苏青等诸位“小叙事传统”作家,且文本中中产阶级书写又将《长恨歌》与“上海怀旧”联系在一起。而改编成电影的《长恨歌》则是对20世纪30年代上海黑幕、商业意识的又一次敬礼。在文艺大众化、市场化的境遇下,电影《长恨歌》以及一系列的文艺片的拍摄呈现了什么特点以及文艺片将向何方发展是文章力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电影商业美学研究整体而言应归属于实践性的经济美学范畴而非艺术美学范畴,其上位理论是商业美学.由于定位不清,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研究中存在着严重误区.文章试图对此进行概念及体系的厘清,澄清误区,简要勾勒电影商业美学研究体系的轮廓.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影1905年诞生,直到1922年后国产商业电影才走向繁荣,各种商业宣传手段也开始出现。1925年到1926年之间,《上海画报》、《良友》、《银星》先后创刊,这些以图片为主的杂志开始登载各类与电影有关的图片,包括电影剧照、电影明星照片、电影片场摄影等。与此同时,各种招贴海报也成为电影宣传的重要手段。这些宣传图片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从图片中,可以简要了解当时电影业发展的概况,更重要的是可以窥探出当时电影背后的诸如拍摄期的宣传、电影明星的推广等商业运作手段。  相似文献   

6.
《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启了姜文的导演之梦,《鬼子来了》奠定了他不可撼动的导演地位,《太阳照常升起》将他推向舆论争议的风口浪尖,《让子弹飞》让他再次回归商业和大众审美,赚得盆满钵满。尽管有人抱怨《太阳照常升起》晦涩难懂,怀疑《让子弹飞》商业色彩太浓,但是仍然有些东西我们只能在姜文的电影中找到,只能从他的思想深处挖掘。从叙事视角、叙事模式、叙事策略等方面出发,探究姜文电影的叙事风格,力求揭示出叙事风格背后构筑的视觉神话。  相似文献   

7.
论通过对《天下无贼》和《盲井》两片在影像风格、叙事元素、人意蕴等方面的对照式解析,分析论证了构成“好电影”的基本要素,同时还对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审美品格的某些认识误区作出澄清。  相似文献   

8.
张艺谋《英雄》的出现,在二00二年中国电影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众声喧哗,本认为:《英雄》是近年来国产商业电影的成功之作,对国产电影如何走出内外交困的窘境有极强的范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冯小刚的电影一向有一种亲民性,与观众的沟通能力是冯小刚的长项。但是,《一九四二》是一个例外。冯小刚从20年前开始执着于这部灾难小说,20年间,冯小刚的执著一直未变,这在一个变化迅猛的时代是极为少有的。《一九四二》是一部不商业的电影,在不商业上,《一九四二》与《唐山大地震》截然不同。《唐山大地震》的催泪与煽情非常明确,商业目标也是创作之初就确立的。宣传期间,票房破纪录也是最重要的诉求点。但是《一九四二》却不同,冯小  相似文献   

10.
碟影     
《八小时以外》2011,(5):112-113
《观音山》雨妖:如今的华语电影圈,即便如贾樟柯、张元、王小帅之流,也在尽力撇清自己与"文艺"的关系。似乎"文艺"了,就会曲高和寡就失去了观众。包括此次拍摄《观音山》的李玉。"商业"只不  相似文献   

11.
1930年代初期出现的新市民电影,始终保持着温和的社会批判立场,就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出品的贺岁片《压岁钱》而言,一方面,发掘、表现世俗趣味,规避政治风险成为影片的主题思想;另一方面,在完成对旧市民电影情色元素承接的基础上,影片对左翼电影-国防电影思想元素的片段式的、有选择的抽取利用,目的是更好地吸纳市场的商业能量、增加市场卖点。  相似文献   

12.
刁亦男第四部编导作品《南方车站的聚会》对观众造成较大困扰。通过梳理刁亦男创作生涯,将《南方车站的聚会》与其前作《白日焰火》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南方车站的聚会》仍属挪用多种商业类型的艺术电影,在悲剧故事、冷峻外观的包裹之下,导演将热情投射于陷入绝境的人物,传达个性化的社会认知与人生体验,其风格充满内在矛盾张力。  相似文献   

13.
韩磊 《八小时以外》2013,(8):106-109
今年,陈凯歌61岁。早前大家喜欢称呼他凯爷,现在干脆叫大爷。他自己解释,"大爷"大概是老北京人之间的尊称,在旧时代,不管叫别人还是自己,都称"爷",与辈分毫无关系。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之一,陈凯歌身上有着强烈的文人气质,贯穿于他所有的电影作品中,《黄土地》、《大阅兵》、《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及《搜索》。当商业至上、娱乐至死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  相似文献   

14.
电影《十面埋伏》因为场面的精美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由于其内容上侠的缺失,爱的贫弱,想象力的贫乏,导致了影片艺术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论《天下无贼》的电影叙事与小说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赵本夫的短篇小说到冯小刚的商业电影,《天下无贼》无论在叙事结构还是人文内涵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我们将严肃小说和商业电影并置于同一个展台进行比照,可以看到比单维的小说分析或是电影分析更多深刻的艺术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以《画皮》为例,从戏剧化叙事和奇观化叙事两方面探讨主流商业电影的叙事策略,证明《画皮》最终以民俗风情奇观叙事、明星奇观和人情、人性奇观叙事代替了好莱坞魔幻大片的场面特效奇观叙事和性与暴力的奇观叙事,完成了《画皮》从鬼魅故事到"东方魔幻"电影的蜕变。  相似文献   

17.
黄建新电影一直在追求艺术创新。他新导演的《谁说我不在乎》是在后现代语境下的一次全新尝试,从游戏定位、命运思考、消费历史和商业运作四个方面进行了电影观念和语言上的革新。面对“入世”的挑战,黄建新的电影《谁说我不在乎》在发展民族电影工业之路上作了一次极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西方电影一直都是电影界的主流,特别是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吸金能力首屈一指。如今,亚洲电影也正蓄势待发:《交响情人梦最终乐章》作  相似文献   

19.
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市场逻辑。电影《特洛伊》对史诗原作《伊利亚特》进行了大幅度改编,电影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设定单一主人公,设置正义与邪恶的两极,保证情节的“整一性”,体现现代人的自我认知,坚守现代爱情观念。这些改编符合社会心理和大众传播的固有规律。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有关电影改编层级及电影叙事特点等影视批评理论,研究和赏鉴影片《活着》的主题和叙事结构,同时对比小说原著,客观评价张艺谋电影艺术创作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