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上的生物为什么一定会死亡?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都热切地关注着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曾在细胞的染色体顶端发现了一种物质,被称为“端粒”,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平均分裂次数是50次,这时,端粒已无法再缩短了,于是细胞也就死亡。这是促使生命逐渐衰老直至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他还有氧化作用、DNA损伤等也能促使生命衰老。经过研究,科学家还有另一个发现:死亡与生物自身产生的一种物质有关,科学家们称它为“死亡激素”。科学家们的研究是从章鱼开始的。章鱼是一种海洋动物,寿命不长。它性情…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09,(9):48-48
科学家宣称已经确定了与皮肤衰老有关的关键性基因,这项发现距离青春永驻的梦想变成现实更进了一步。研究人员利用人类染色体组计划收集的数据,发现1 500个控制人类多久不长皱纹的基因。化妆品巨头宝洁公司的科学家们还认为,他们已经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10月5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释了端粒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的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5日至12日,象征着科学界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的评选结果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而荣获本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  相似文献   

5.
揭开衰老与癌症奥秘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伦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阻止人体细胞老化的新方法。利用这一方法,不仅能防止人体器官和组织的老化,对攻克癌症等疾病也有实际意义。负责这项研究的塔索那斯博士说,通常,人体细胞都含有一种“计时”功能,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就缩短一点,待其完全消失后,细胞即走向死亡。为了克服这一倾向,他们在染色体末端放置了一个微小的“帽子”,将细胞中的端粒DNA保护起来,这样就可使细胞无限地分裂下去。她说,这项技术的关键是一种称为RAD51D的分子,该分子具有影响细胞…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正>科学家发现细胞老化开关:或可实现器官再造英国物理科学新闻网站9月20日发表题为《科学家们发现了控制细胞衰老的开关》的报道称,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了细胞内一个对健康老化至关重要的"开关"。这个"开关"可以促进健康细胞分裂和生长,比如,即便在衰老阶段也能产生新的肺或肝组织。在人体内,新分裂的细胞不断补充着肺、皮肤、肝脏及其他器官。但大多数人体细胞不能无限期地分裂下去——每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末端的细胞计时器就会缩短。当这种名为端粒的计时器变得极短时,细胞就不再分裂,导致器官和组织退化,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衰老阶段。但存在一种绕过这种倒计时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梅娣 《科学生活》2014,(10):32-34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述了科学家们运用DNA测试作为寻找某种细菌甚至家族心脏病的源头。其实,自从科学家们成功揭开了人类DNA之谜以后,他们一直在试图运用这些知识为一些疑难病人造福。这里,让我们将时钟拨回到两年前……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I0004-I0005
氢气一直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发展能源经济的发展载体,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殚精竭虑地寻找实用且安全的储氢方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广泛应用并能满足工业需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端粒是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其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由于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和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只是人类认识它  相似文献   

11.
基因一直是生物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为了揭开基因的秘密,科学家们制订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项目。例如,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个计划联合了国际上所有相关的研究机构,致力于解开基因之谜。以人类基因为例,在人的基因中有染色体,其中之一被命名为3号染色体,这个染色体共有1.99亿个核苷酸。因为它携有高密度的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生命科学界的研究重点。多年以来,美国、德国等国的很多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类3号染色体的研究工作。最终,在美国、中国和德国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合作小组的合力攻关下,终于…  相似文献   

12.
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是一种植物硷,是由秋水仙属的植物中提炼出来的。纯秋水仙素是一种无色的针状结晶体,熔点为155℃。自1937年科学家们发现秋水仙素能促使植物细胞里的染色体加倍的作用以后,许多科学家就热中于利用秋水仙素来进行多倍体的育种工作。我们知道植物体由小长大,主要是由细胞分裂得来的。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的研究,人类对寿命和衰老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目前看来,有更多的研究结果支持三种主要的长寿和衰老的理论:一种是端粒理论,一种是长寿基因和衰老基因平衡理论,还有一种是氧化剂理论。三种主要的寿命理论端粒理论指的是,所有的细胞染色体都有一个端粒(Telomere),年轻细胞的端粒很长,  相似文献   

14.
李慧妍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37-137,142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非编码结构,端粒酶完成端粒片段的合成并将它们添加到端粒上。端粒与端粒对于人类的衰老及很多疾病有很大影响很多研究结果将可用于疾病的治疗中。本文介绍了端粒与端粒酶的结构,举例说明了它们与衰老和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首例接受全基因组筛查试管婴儿在美诞生据英国《独立报》7月8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科学家将名为新一代测序(NGS)技术的全基因组筛查技术应用于筛查由体外受精(IVF)获得的胚胎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现在,已有一名接受该技术的男婴呱呱坠地,健康且正常。科学家们表示,这一技术的成本比常规筛查技术低很多,有望让更多人受益。科学家们将在本周举行的  相似文献   

16.
域外科技     
来自法国国家基因测序中心与美国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地的100多名科学家1日晚间在一个科技杂志网站上介绍说,他们对人类第14号染色体上的87410661个碱基对完成了测序工作,发现了大约1050个基因。不过科学家们介绍说,这其中的96%的基因此前已经被科学家们陆续单独发现。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13,(2):46-48
在世界上最富足的海湾畔,科学家们正试图实现一项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梦想——从生长在沙漠中的耐盐水作物中制造出可用于喷气式发动机的燃料。  相似文献   

18.
人类到底是在退化,还是在继续不断完善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莫衷一是。近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上发表了几位科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科学家认为,在现代人之后可能会出现一种更为完善的新的人种。另外,由于Y性染色体的不断消失,男人作为一种物种有灭绝的可能,取而代之的将是另外一种第三性人。  相似文献   

19.
“嫦娥奔月”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中国人登月的梦想长久以来却只能存在于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随着“神舟”五号发射日期的初步确定、中国载人航天梦想实现日期的逐渐临近,科学家们的眼光越来越集中到深空探测领域,而月球探测作为深空探测的第一站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  相似文献   

20.
1869年,年轻的瑞士医生米歇尔发现白血球细胞核内有一些复杂的物质,这就是核酸。到了1929年,科学家发现核酸有两种,一种含有核糖,称为“核糖核酸”或“RNA”;另一种含有脱氧核糖,称为“脱氧核糖核酸”或“DNA”。DNA存在于染色体上。后来人们渐渐明白,DNA含有整个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