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永子”作为保山“三宝”之一,它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围棋文化探究,过渡到围棋文化的赛事,希望通过围棋赛事进一步的促进围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围棋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彩的斗智魔方。学习围棋既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智商和情商,又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体育文化素养,围棋教育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之一,学校有必要开设围棋教学,弘扬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提出围棋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最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棋类活动之一。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游戏活动,也是一项体育竞赛项目,更是一种能促进智力发展的教育活动。围棋对弈过程给予了参与者平等较量智力的机会,方寸之间,能活跃思维,陶冶情操、砥砺心智、振奋精神。我国素来就有通过琴棋书画育人的传统。而在现代快餐文化娱乐方式的诱惑下,在“应式教育”的重压下,儿童正逐渐远离围棋。这既是传统教育精华的缺失,也不利于我国围棋事业的发展。由于4—8岁儿童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都相对较  相似文献   

4.
传承围棋文化艺术培养大学生思想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随着中国历史的兴衰而沉浮,它是高雅“、阳春白雪”的文化艺术,具有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艺术魅力。青年大学生了解围棋,热爱围棋,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广泛开展围棋运动,可以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5.
围棋九品制盛行于东晋南朝的独特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体育史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围棋九品制之所以盛行于东晋南朝,原因在于当时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士族地主崇尚高雅的风气,导致上层社会的围棋热,为围棋九品制奠定了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士族地主特重声望的时尚,也使围棋九品制变成他们猎取名誉声望的一种有效的特殊文化工具。  相似文献   

6.
论围棋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棋具有文、史、哲、艺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重视和发挥围棋文化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辩证思维和全局观的形成.学习围棋文化还有益于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鉴赏力,对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红楼梦》里涉及的风筝、秋千、围棋、踢球、射箭、钓鱼等体育活动进行文化学分析。从起源、发展、演变、传承等角度,对各体育项目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围棋的兴盛及其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魏晋南北朝这一动荡的时期,围棋却发展较快,棋手已分成九个等级,而且出现了十九线棋局,还多次举行大规模的比赛并进行品棋活动等,使围棋胜极一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政局多变,高门世族追求人生享受成为社会主流,帝王的提倡以及围棋价值观的提升和围棋九品制的颁布,这些都为围棋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川端康成的《名人》塑造了一位视围棋艺术为生命的卓越棋手形象。这一形象具有著名棋手吴清源的精神底色,体现了围棋世界技与道的纠葛。追求与生命融合的道之境界,应是每一棋手毕生奋斗的目标。今天普及围棋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围棋的文化底蕴是辉煌灿烂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复杂的有趣的竞技运动,而且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通过学习围棋,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素质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的"捶丸"游戏被西方世界誉为"东方高尔夫",因此,便有了现代高尔夫运动起源于中国的学术观点.然而,中国历史上的"捶丸"并没有像苏格兰的高尔夫那样,成为当今世界风靡全球的现代体育运动.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观点,探究中国历史上"捶丸"游戏的启蒙与发展,为丰富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完善我国民族体育历史研究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太极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典范,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传播。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文化自觉"的概念为研究的起点,以国民的文化不自觉行为在历史上对太极文化传播行为的影响为研究脉络,探讨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自卑主义对于太极文化顺利传播产生阻碍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根源,提出太极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遵循紧密依托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主动地走向世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并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必要的修正与完善等观点。认为在文化体系多元化的今天,妥善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好太极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是太极文化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武侠文化在冷兵器时代生存的社会文化基础和历史基础,虽然重文轻武之俗由来已久,但任侠之风仍延绵不绝,其根本原因是其文化底蕴与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度的切合,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研究基于中国当代体育事业文化发展趋势,借助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深入研究中国当代体育事业文化场域变化的内在原因。研究认为,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场域内,商业文化影响过度,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潮兴起,破坏了中国群众体育文化结构,影响了中国体育文化场域的正向发展。立足于中国文化自信构建的社会背景,提出重新界定体育价值,利用多元手段去“泡沫繁荣”,构建国内各阶层的体育自信力和文化自信力;基于历史和现实,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避免被西方虚无主义等价值观念侵蚀;强调体育文化之本质,弘扬中华体育文化之精神,培育大国竞技体育之自信等手段,试图摆脱负面体育文化趋势影响,在重构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文化场域的同时,再现当代中国的体育文化自信、体育大国自信。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史上,中原作为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化地理单元与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联,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表现出了强大的辐射力,这种辐射力的现实载体就是由中原迁出的一批批移民。这些移民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中原认同现象,其实质是认同产生于中原地域上的悠久传统和先进文化。由于迁徙至徽州的宗族族群亦不例外,反映在明清徽州家谱中的这种认同现象就尤其明显。通过考察这种认同现象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契合与反差,能够管窥这些迁徙者们与原住地之间的文化传承等联系,进而在更为原始的层面上了解徽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分析法,探索民族体育文化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传播与发展之路,从社会学、文化学和历史学视角,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表征脉络进行梳理,回溯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表征经历了原始期、源远流长期、危机存亡期和勃兴期;民族体育文化在表征文化形态上经历了自然体育文化形态、亚体育文化形态和独立体育文化形态。指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改造和创新,使民族体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促进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7.
贺晓梅 《职大学报》2013,(1):102-104
汉服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它悠久美丽、博大精深,是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汉服代表着华夏民族厚重的文化根基,是华夏传统文化鲜明的旗帜。民族服饰承载着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重任,确立汉服为华夏民族礼服,有利于弘扬华夏传统文化,华夏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命之根,是中华屹立于世界之本。  相似文献   

18.
摘要: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问题,为强化少数民族区域旅游扶贫,找到活化少数民族区域文化契合点,结合实地的东北区域民族村落的具体田野调研以及中外各级文献资料的查找,最终决定运用人类学中文化变迁理论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发展路径。研究认为:体育旅游应该可以作为少数民族区域传播文化的“载体”,特别对于中国境内的“小”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极具指导性与实践性作用即通过旅游业传播民族文化的可行性;同时发现它也是中国扶贫工作的良好运营形式。为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提出新的涵化模式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区发展体育旅游的新构想;同时提出保护我国少数民族未来文化发展应提倡主体居民继续发扬“莫日根”精神与当地文化活化目标。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中国很难像以前那样毫不在乎世界对于"中国国家形象"这个声誉资本的评价和看法了,因为它将决定今后改革开放的前途和命运。当代中国也都正在构建新的国家形象以期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民族体育又能在这一层面上具备何种意义,正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文化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国家形象、中国符号的功用以及武术文化的价值观等问题展开研究。结论:武术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一个能很好地标识中国、诠释中国"和平崛起形象"的文化符号,此符号背后的意义较之技术而言更为深远。在国家实现"和平崛起"的强国机遇中,在身体文化的领域里选择和确立国家的文化形象,武术应该成为首当其冲的不二之选,武术今后的发展必须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国家形象标志的高度。中国武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上理应承担起塑造"文化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仅要让西方人看到神奇的武术技术,更要让西方人通过武术这个中国符号尽可能地看到一个想象之外的真实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