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鲁迅及其作品,其中蕴涵了丰厚的哲学思想。鲁迅的学作品是形象的哲学,其发人深省的构思,无不表达着唯物辩证法的深邃哲思。  相似文献   

2.
张楚廷教授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现了我国本土高等教育哲学的雏形和个性。作品在哲学的建构方式、哲学基础以及思维特征上展现了与其他高等教育哲学著作不相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弗兰肯斯坦》不仅是一部构思精巧的科幻小说,更是一部包含着深刻哲学意义的作品。围绕宗教信仰和科学理性的关系这个哲学主题,作者玛丽·雪莱抒发了自己对上帝和科学的困惑情感,表现了科学理性对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体系的冲击。从哲学的意义上审视该作品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人物个性以及该作品在科幻文学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新技术社会和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哲学的作用和承担的任务.作者回顾了柏拉图、卢梭和杜威三位伟大的哲学家,阐发了他们教育哲学作品的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发.同时本文介绍了美国教育哲学早期的发展、取得的成就和付出的代价,提出在新时代教育哲学需要有广阔的视野,与其他学科领域以及其他教育家和学者的工作有更多的联系和合作.  相似文献   

5.
语文和哲学既有学科的交叉,又有地位和作用的主从关系。哲理是作品创作与解读的灵魂,哲学意识的培养与开掘是基于时代哲学背景与作家哲学追求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6.
余华作品中涉及的生死问题,体现了他的生存哲学,即先有死,接着生死并存,最后生战胜超越死的历程。这些作品展现了余华对生死问题的独到认识,也暴露了余华的局限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维特根斯坦(1889-1951)是系统地从语言来思考世界的第一人,在这个意义上,维特根斯坦可说是语言哲学的奠基人。他一生著述不多,主要作品有《逻辑哲学论》、《蓝皮书和棕皮书》、《哲学研究》、《论确定性》。《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生前出版的唯一一部哲学著作,代表他早期的哲学思  相似文献   

8.
马衡 《文教资料》2007,(29):59-60
无论从哲学的角度来阐释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还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哲学问题,都为文学和哲学这两个不同的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文学与哲学的关系研究,逐渐成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文学与哲学关系是统一的,作为统一体的文学与哲学相互间的融合与影响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标志设计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中国结元素的运用,这些作品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把中国结的形与神在作品中展示出来。本文旨在通过形的哲学再现、神的哲学再现、形与神的辩证统一这三个方面从哲学角度分析标志设计中引入中国结元素的方式,需要形与神的和谐统一,做到外化于形内凝于神。  相似文献   

10.
余华在其随笔散文中,自觉对文学创作进行积极反思.从创作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哲学对意识的分析方法,对自己的创作哲学进行阐述,主要从形式、真实、虚伪三个方面展开,揭示出余华的创作哲学和作品风格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虚构主义是当代数学哲学中的一种观点,在国际上得到一些学者的支持。通过在物理主义框架下理解虚构作品并比较数学理论与虚构作品,一方面可以更明确地回答有关虚构作品的本体论、认识论及语义学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数学理论与虚构作品在本体论、认识论及语义学方面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这些结论支持一种彻底物理主义的数学哲学,同时也是对现有的虚构主义数学哲学的一种改进。  相似文献   

12.
英伽顿的现象学文论体系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认识论和文学价尊论,其中文学认识论是重心。文学本体论讲作品本身的四层次结构形式;文学认识论讲读者对这种结构形式的具体化,亦即对作品的重构;文学价值论讲作品本身存在的艺术价值以及读者对作品本身重构后所形成的审美价值。文学本体论运用了现象学哲学的还原方法,文学认识论则基于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大量的典型作品,从生与死的探索、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丰富的哲学内涵三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西方艺术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物我合一的哲学艺术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4.
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系统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可是,多年来我们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的问题是,忘记了哲学必须不断离开自己的特点,而用"是什么"的方式对待哲学。这是造成我国哲学研究不能深入和哲学教育缺乏应有的魅力的根本原因。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哲学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作用,接着分析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最后研究了提高哲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冰山”之下《老人与海》中的哲学伦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谦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103-105,155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品,小说通过老人圣地亚哥与鱼的搏斗,塑造了一个依靠意志与信念,最终赢得了人性尊严的"硬汉"形象。在"冰山"之下,蕴含着的是海明威丰富的人生哲学,其中包括孤独的感伤主义哲学,永不言败的生存哲学以及超前的生态伦理哲学。解析这些哲学伦理将帮助我们理解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其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史铁生沉默、睿智;其作品哲理韵味极为浓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哲学色彩。本文通过对宁静的过程之美和由个体向社会深入的视角两个方面的分析,阐释了史铁生小说作品中所蕴含的宁静的爱情哲学。  相似文献   

17.
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是一种通过艺术作品反思人类精神现象、精神境界的活动,是一种超越感性有限而趋向于理性无限的过程,也是把作品的艺术情思内化为读者生命的过程,具有净化心灵人性、创造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可以给人以自由的愉悦和满足。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也是一种哲学运动的效果史现象。享用哲学的乐趣虽然与选择哲学的自由有关,但必须考虑要选择的哲学在当代哲学视域中的位置和在艺术作品解读视域中的位置,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解读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叉作家,其作品的哲学倾向性很强,他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信仰达尔文的进化论,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本文以其著作之一<荒野的呼唤>为载体,探讨此作品中折射出的杰克·伦敦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宗璞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知识型女作家,她的散文以其端庄淑雅、细腻沉蕴、通脱清远、宁静透彻的艺术魅力构成了独特的意蕴和情致。 研读宗璞的散文,我们不仅体悟到“诚”与“雅”的艺术品格,而且感受到字里行间蕴含着哲学的思辨色彩。作品显示出一种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精神结合而形成的精神内涵。这种艺术个性缘于其深厚的中西文化背景和思辨的哲学头脑。  相似文献   

20.
孙悦 《林区教学》2014,(5):40-42
《在底层》是高尔基的代表作品之一。高尔基借助剧中人物鲁卡之口阐述了生活是黑暗、残酷的,人应该相信上帝的存在这一真理,即他的"安慰哲学";又借助沙金之口讲出了人是伟大的,应该走出苦难的生活真理,即他的"斗争哲学"。作者一方面肯定了可怕而苦难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又能看见人们的智慧和必然战胜重重黑暗的光辉前途。作品中只是两种不同的人道主义思想,而作者似乎更倾向于后一种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