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文章简析了通识教育的内涵,对其历史渊源进行了梳理,然后就个人、时代和社会发展三个维度探讨了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并从通识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文化多样性在世界上不断地发生各种碰撞与融合,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而言,针对其个性特点及时代特色,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就愈发明显了.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理工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存在理念认识模糊、课程内容不够凝练、师资力量和体制方面难以保障等突出问题。文章提出理念多方认同、制度多方保障、师资多元优化、系统规划课程以及矛盾多方协调等解决途径,以期助力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研究及实践改革。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实践主要学习美国。美国通识教育发展史上有六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改革都有不同的背景、目的、课程设置与要求。但是无论在哪个阶段,专业主义、宽厚的基础、共同的文化理解都是通识教育中不变的要素。这些要素是通识教育的精髓,它们对于我国纠正大学专业教育弊端、培养学生宽厚知识基础和对社会理解的共同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general education被译为"通识教育"前,中国虽没有"通识教育"这一语词,但"通识"已成习语,并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智慧,故学者以"通识"迻译general。"通识教育"引入后,一方面研究者试图对照其西方标准,探求中国近现代乃至古代教育实践中有无相应的成分;另一方面则又试图从中国教育的历史实践出发,寻绎本土通识教育的智慧,以企回馈西方general education,并希望能够以此弥补通识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但由于缺乏本土"通识"语境的具体分析,对中国教育历史的种种挖掘都摆脱不了西方话语的牵引,最终仍然难免或各说各话、南辕北辙,或因陋就简、削足适履。中国传统"通识"没有严格且系统的标准,大率表现为洞察力和预见性,表现在"人情""世故"之中,既可入世以兴国救民,亦可出世以保身全节,要在一个"德"字;传统"通识"高企难行,似不可人人皆有,故多有流入神秘迷信者。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滞后,高职学生虽有一定的“做事”能力,但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做人”能力方面的欠缺必然不利于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等学科的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理工科教育存在着过于专的弊端,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理工科需要加强通识教育。本文首先从科技、经济、学科发展等方面论述了进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改革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同时,如何正确处理好它与专业教育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作为一对概念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它们有着共同的渊源——文雅教育,在中世纪大学形成之后的发展历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就互相交织在一起,各自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识教育经历了从文雅教育到古典人文教育到现代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转变,而专业教育则不断向精深化方向发展。在世俗、皇权、政权、学术、知识等多重力量的博弈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各自凸显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通识”与“通识教育”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 ,是对常识、对科学的超越 ,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 ,通识是对人的生命本然、终极目的与理想等意义世界的观照。在物质化与科技化的今天 ,人类需要特别关注通识。然而 ,达至通识之境并非自然自发过程 ,而是一个自为自觉过程。人类的通识 ,需要教育的参与、引导、培育和建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界启动了宏大的关于通识教育的探讨与实践,并在一些试点大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这一实践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忽视了在数量上已经占中国高校三分之一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本文主要目的是论证地方性本科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理念在理工院校的推广,促进了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的发展,特别是在音乐学习方面,通过建设包括音乐鉴赏课在内的音乐类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情操.文章通过对理工院校大学生音乐学习现状的分析,剖析了音乐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对通识教育下音乐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的分析,进一步提出音乐鉴赏课在音乐通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院校音乐鉴赏课曲折发展的作用,依据音乐鉴赏课的内涵,提出了包括多元化教育、特色教程、第一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在内的音乐鉴赏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在当下仍然有着较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这直接体现在它的思想内涵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从通识教育的内涵出发,梳理了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发展通识教育的途径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实施通识教育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学习是一个连续迁移的过程,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一种内化的潜在的能力;在实施通识教育时,可以尽最大的努力使教育的结果尽可能地优化,消除或者避免一些不利的因素。通识教育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为:领导高度重视,全员积极参与,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架构课程体系,注意广度与深度相结合;注意培养、发掘优秀师资。  相似文献   

14.
大学通识教育是向学生进行一种普通的、全面的教育,即大学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非专业的知识,其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在注重专业教育的今天,大学实施通识教育是时代的需要。然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并不令人满意,存在着许多困境,本文从通识教育的内涵,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态度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因果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是一个兼具个人教养和文明传承发展使命的现代教育理念。本文从通识教育概念的本土建构性质、国家文明复兴与文化自信的愿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出发,提出应当确立"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这一建设目标,并指出了通识教育要实现全面本土化在育人目标、课程体系、书院与学工、教育内容、教学手段、质量保障与评价等方面的挑战所在。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的内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识教育的概念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处于纷争的漩涡之中,文章在对各种关于通识教育概念阐述进行必要的梳理的同时,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着手结合本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得出通识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药院校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有效地推动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医药院校学生在塑造个人道德修养过程中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对当前我国医药院校通识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现状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推动我国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中外合作办学按办学方式分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学历教育中常在本科院校中进行,在教学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也开设了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识教育更多地偏向于部分公共课,以及一些科普性质的知识教育。与欧美教育发达国家重视系统公民教育以及价值观引导方面知识相比,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学生偏向于专业性,缺乏综合性。鉴于此,有必要进一步发展通识教育,参考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如开展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以及加强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而持续助力中外合作办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知识经济对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应当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通识教育实现途径,这既是教育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更是个体长远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