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籁声先生(1903-1992年),是我国著名武术技击家、教育家、自然门一代宗师。他13岁离开家乡前往北京就学,后毕业于北京国立农业大学森林系,并留校任助教、讲师等职。其文武兼修,先后拜赵鑫州、杜心五、刘百川为师,精通少林六合门、少林罗汉门、自然门功夫及原式太极拳,并从王显斋:苏灰元、邓芷灵、王荣标等奇土学习道功、药功及伤科,经过几十年淬炼,形成了独特的万籁声武学体系。1928年,万籁声以一部综合性武术巨著《武术汇宗》赢得“武林文星”之美誉,从此展开了武术事业的旅途。他凭借超凡的自然门武功,驰骋大江南北,夺冠于华北五省武术选拔赛、国考及上海对抗赛,开办军官讲学堂:南京军校武术总教馆,创办两广国术馆、湖南国术训练所、福建永安体师……解放后万老以行医为业,以奇方妙方活人无数。晚年致力于整理武术  相似文献   

2.
八极拳理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宝德 《精武》2004,(1):44-45
一个武术流派从教学、练功、养身到技击致用,必须拥有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作为本门武术实践的指导思想。没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拳术实践的科学指南,本门武术的提高和发展是不可能的。自古以来,任何一个武术流派,只有有了正确的科学理论指导,才能名家辈出,后继有人。这是众所周知的普遍道理。 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八极拳也涉及到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3.
《武当》2011,(7):2
梁超群,广东湛江人,中国武术七段,现任法国自然门武术协会会长。15岁拜著名武术家万籁声先生为师,为自然门传人。1996年春,应法国武术总会邀请赴巴黎授武;1997年春,在巴黎成立法国自然门武术协会;1998年11月,荣获中国武协  相似文献   

4.
著名武术家万籁声纪念园揭碑仪式暨追思会在福州举行武术自然门的一代宗师万籁声先生纪念园揭碑(幕)仪式暨追思会于2004年2月14日上午在福州三山陵园隆重举行。 万籁声,学名常青,号玄威,1903年出生于湖北鄂州。自幼尚武,师从杜心五、赵鑫洲等八位武术名家,尽得真传,博学百家之长,成为六合门和自然门的一代宗师。自1946年起,定居福州近50年,福州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他早年所著的《武术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的武术门派众多。1983年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在全国展开,四川省挖掘整理出来的武术拳种达68种,其中最有影响,流传最为广泛的是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大门。这八大门虽然在四川流传广泛,时间也较为久远,但还不能算是土生土长的峨眉武术。真正土生土长,又没有受外来武术文化影响,一直保持自己特色的拳种只有两三种,其中武术界公认的峨眉武术的代表是黄林派。傅尚勋先生是黄林派第38代传人,现任峨眉黄林武术研习馆馆长。关于峨眉武术和黄林派,记者采访了傅尚勋先生。  相似文献   

6.
陈伯华  谢勇君 《武当》2012,(10):13-14
中国传统武术历史悠久,到了清代,"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已有逾百个,缠丝拳即是其中之一。缠丝拳也称缠拳,在武术门派中有缠门、缠丝门、残门等多种称谓,有近300年的传承历史,文化底蕴亦较为丰厚。1989年,缠丝拳载入地方武术志《四川  相似文献   

7.
我叫邓德庆,是大连百年南山拳坊、功力门武术非遗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12月,我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中国武术段位高段位七段考试,以辽宁省总分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顺利晋升中国武术七段,是2017年大连市唯一一位通过武术国考取得七段的武术拳师。  相似文献   

8.
张瑞洁 《灌篮》2021,(3):88-88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在高校受到很多大学生的喜爱。探讨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武术课程的教学意义,从教学内容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完善的武术课程内容体系、改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进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形态,具有健身、技击、以及观赏的社会价值。行为医学作为医学的三大体系之一,所整合的内容非常广阔,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极强的体系。武术的健身功能与行为医学有着内在一致性,从行为医学的角度探讨了武术运动的健身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原名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简称'国家武术研究院'),是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个专门从事武术研究的科研机构。2009年12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专家委员会。首批专家共有18位。他们是:张文广、蔡龙云、马贤达、习云太、夏柏华、门惠丰、吴彬、张山、江百龙、邱丕相、庞林太、陈昌棉、杨振...  相似文献   

11.
武在新世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武术是在上下五千年的时间里,在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空间中,由最具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孕育而成的。武术之武,是中华民族的文武之道之武;武术之术,是中华民族竞技、健身、养生、防身、修身、处世等生生不息之术;武术之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武术之魂.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魂。经过岁月的沉淀,风雨的洗礼,中华武术已逐渐演变为一门边缘科学,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相似文献   

12.
杂技是一门充分展示人体肢体技巧的表演艺术,是文艺与体育结合的产物,它从戏曲、舞蹈、武术中吸收营养,优长互辅。中圆杂技团很早把舞蹈和武术、戏曲融入到杂技教学和训练中。在中国杂技团的《中华魂》演出中,  相似文献   

13.
范雪萍,安徽蚌埠人。1982年入蚌埠业余体校武术班。1987年被省体工队教练选中,成为安徽省武术队专业运动员。1989年主攻太极拳,曾经门惠丰、李德印等名师指点。1991年开始崭露头角,通武英级。1994~1995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冠军,成为继高佳  相似文献   

14.
游氏武术是集僧门、岳门、赵门、杜门、自门、化门、裘门等各大武术门派之精华为一体,通过不断的改进创新,逐渐形成拳术精湛的地方性综合拳种,有八段锦、达摩劲功、少林虎爪拳、僧门拳、五禽戏、蛇矛枪、十八投唐棍等,其文化具有浓郁的传统性、健身性、地域性。游氏武术作为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推动赤水河流域旅游产业、民族体育文化、竞技运动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竞技武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存在问题两个方面阐述了竞技武术70年的发展历程。从1959年至2012年,先后出台了9部《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经历了53年。通过规则的不断实践、修改和完善,引领了竞技武术套路技术水平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曲折和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黑龙江省绥化市龙威武术健身俱乐部的武术教练,自1988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传授武术二十余年,从租借室外场地到租房,1994年有了自己近二百平米的室内场地,2003年我们建起了一千余平米的武术健身俱乐部,有了标准的武术场地,铺设了专用武术地毯。从单一的武术发展成拥有武术、跆拳道、健身健美、街舞、肚皮舞和拉丁舞等十几个项目的综合健身场所,  相似文献   

17.
张晓武 《武当》2012,(5):36-37
2011年第6期《武当》刊有《套路不等于武术》一文。对该文的观点,笔者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特阐述如下:一、套路是训练武术专项技能的手段传统武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健身技击训练体系。为了使武术习练者打下坚实的基本功,各门派都有自己的套路。例如:二郎门  相似文献   

18.
武术要继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把武术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进行系统的武术教学是武术发展的良好途径。文章在查阅了大量文献整理得出,武术有单独开设课程的理论基础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武术要继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把武术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进行系统的武术教学是武术发展的良好途径。文章在查阅了大量文献整理得出,武术有着单独开设课程的理论基础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李建炜 《武当》2009,(12):34-35
想练好武术技击,首先要选择一门适合自己的拳法,从基本功开始,使自己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得到发展,再从传统拳法中找到技击中所需的“劲”、力道、速度,然后再进行操手对练,最后就可以接近实战了。想练好技击,不但要进行肢体训练,而且还要进行意识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把武术练好。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加强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