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团体辅导理论概述团体辅导,又称为小组辅导、集体咨询、团体咨询,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在一种特定的团体情境中对团体成员进行心理辅导,提供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在这种形式中,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更好地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随着团体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中第一线教师普遍感受到较大压力,并导致显著的负性情绪体验.如此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课改的实施.缓解教师压力,学校的策略是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新课改系统培训;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增加对教师的支持等.勇于改变自我,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专业能力;主动寻求社会性支持;学习掌握应对压力的心理学技术则是教师应对压力的个人策略.  相似文献   

3.
团体咨询(group counseling)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  相似文献   

4.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是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来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达到良好的适应和开发内部潜能的助人过程。拟探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各个阶段设计的重点,以及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咨询、集体咨询、小组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需要有功能良好的沟通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学习体验,而团体辅导对青少年的人生发展与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罗杰斯认为,团体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参与者可以坦诚、开放地互动.  相似文献   

7.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团体活动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班队会结合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教育方式,常用技术有倾听技术、共情技术、中断技术。  相似文献   

8.
自我发展压力是教师的职业压力之一.通过对教师自我发展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发现:(1)自我发展压力已经成为教师当前主要的职业压力之一.(2)教师应对自我发展压力时,总体倾向于更多地使用问题聚焦应对,较少使用情绪聚焦应对,但其最常采用的方式是情绪聚焦应对中的"寻求情感性支持".(3)地区发展水平是影响教师如何应对自我发展压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初中教师在不同职业压力情境下其应对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教师在面对压力时寻求相应的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教师的应对策略具有跨情境性;教师的应对策略和情境间有交互作用;一般教育效能感对十种应对策略均无显著预测作用,个人教学效能感对积极评价、情绪宣泄、计划解决、回避、自我调控、接受责任和忽视七种策略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对于个体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将它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完善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心理游戏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为参加者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它特别适用于认知发展滞后、自卑与自尊相交织、情绪管理消极的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文章以福州某高职院校聋生心理健康课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心理游戏有机融入到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课程设计,以提升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聋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2.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班级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调适能力,以预防或解决心理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心理辅导过程。  相似文献   

13.
同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事件。女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事件主要有学习压力事件、就业压力事件、人际交往压力事件、生活适应压力事件、经济压力事件和婚恋压力事件六类。女大学生应对压力事件的方式可以分为情绪应对、主动认知、主动行为和回避应对四种。教育女大学生应对压力事件时应该考虑四个方面:深入了解女大学生发展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策略、重点培养女大学生的"韧性"以及引导女大学生发挥情绪应对策略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14.
江雪华 《教育导刊》2014,(11):23-25
检验应对方式作为第三方变量在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之间是否存在调节效应。采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320名中学生进行测评,运用分层回归分析研究学习压力、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任务要求压力进入回归方程,可以解释学习倦怠14.1%的变异量(p〈0.001),指向情绪应对进入回归方程,新增解释量为3.4%(p〈0.01),自我发展压力×指向情绪应对、竞争压力×指向问题应对的回归系数在以学习倦怠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达到显著水平(p〈0.001,p〈0.05),引入交互作用项后新增解释量为5.9%(p〈0.001),表明指向情绪应对方式在自我发展压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指向问题应对方式在竞争压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需要有功能良好的沟通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学习体验,而团体辅导对青少年的人生发展与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师问题行为之一,教师冷暴力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教师冷暴力的实质是教师传统暴力的代偿.基于心理学的视角,教师冷暴力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师生关系造成了伤害;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的压力与心理问题以及各种学生问题行为是诱发教师冷暴力的主要因素;从教师个体角度出发,缓解冷暴力的主要对策是通过认知干预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与训练,包括合理调节情绪、进行正确归因与采取积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准确地分析判定一个人的压力应对方式,可以为压力应对技巧的学习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治疗性干预指明方向。应对方式的选择以一定的心理资源和社会支持资源为基础。高校可以从压力认知、自我效能感、情绪管理策略、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着手,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8.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班级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调适能力.以预舫或解决心理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心理辅导过程。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实现学校的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指的是以没有人情味的、非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人。个人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教师的职责。感觉无助.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指的是以没有人情味的、非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人。个人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教师的职责。感觉无助.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