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志琼 《家长》2008,(6):29-30
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了保持自身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而且一般情况下,让个体先接受一个较小的要求,也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像你让一个人登上门槛就可能进入室内一样,这就是"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2.
自闭症的孩子大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要改变他们,首先必须了解他们,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想办法让他们注意到你、接纳你,然后才可能很好地接受你的训练,还建立了他的个人档案,取得家长的支持、理解和配合。  相似文献   

3.
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爱孩子首先得接受孩子。接受孩子,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我都接受你,而不是你能给我挣面子、让我高兴的时候我才接受你。当孩子知道老师能够接受一个完整的自己时,他才能感觉到你的爱,才有自信。  相似文献   

4.
在涂尔干的社会理论中,他对集体欢腾的价值及其创造力的推崇,使得他把宗教看成社会至高形态,并认为一个社会走向集体欢腾的时刻就是它至善的时刻。但是这种"道德狂热"使涂尔干的社会理论潜藏着一种危险。法国大革命乃至二十世纪的历史证明,道德过热的社会环境往往造成至善与恶、神圣与病态之间相互翻转,使社会本身的常态变得不可能。集体环境塑造的不是均质的道德个体,而往往可能是失去心智的"乌合之众"。由此,社会走向集体欢腾的时刻,既可能是其最高形态的表现,也可能是其走向毁灭的终点。  相似文献   

5.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独自的内心世界,只有他们认可你,从心底里喜欢你,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你和你的教育。要想让学生接受你,首先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甘地曾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首先要改变自己”。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爱孩子首先得接受孩子。接受孩子,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我都接受你,而不是你能给我挣面子、让我高兴的时候我才接受你。当孩子知道老师能够接受一个完整的自己时,他才能感觉到你的爱,才有自信。一、接受不完美的孩子在每个班集体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漂亮可爱的、聪明活泼的、乖巧懂事的。去爱这些近乎完美的好孩子,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作为教师,能不能用同样平等的心态去关爱一个调皮捣蛋、资质愚笨,有着这样那样缺点的不够完美的孩子呢?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认为成人对…  相似文献   

7.
李文祥 《红领巾》2005,(2):15-18
现代企业制度绩效的社会学批判,并不否定现代企业制度能够实现最大化的绩效.然而,社会学所设计的用于实现绩效最大化的方案在实践中并不奏效.这是因为,企业是一种规范个体行动的集体制度,它内含个体行动与集体目标之间的矛盾,尽管企业试图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把个体目标下的个体行动汇聚到集体目标之下,但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并不必然相同,其结果可能是个体的自主性因遭到压制而降低企业的效率.现代企业制度缺失集体主义的情景,致使员工的个体目标与企业的集体目标相异,无法使个体行动成为集体性的个体行动.只有建构出现代企业制度所缺失的“集体主义“,才能够真正超越现代企业制度的绩效困境.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带领全班学生,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建立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情感的波动将得到关注。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感、荣誉感和爱心。如果一个学生道德感强,他一定行为端正;一个学生荣誉感强,他一定追求上进;一个学生有爱心,他一定懂得爱和付出。如果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这样的品质,那么这样的集体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集体。这样的教育才是实现了其社会功能的教育,才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满…  相似文献   

9.
集体,是一个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而这个集体的成员来自四面八方,且各有其个性特征。集体以个体为基础,个体反过来又影响集体。所以一个好的集体离不开优秀的个体,但一个差的个体也能影响一个  相似文献   

10.
刘斌直 《班主任》2004,(10):20-22
个人的成功来自习惯,这一点应该没有疑义.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他知道什么,而是他坚持不懈地做了什么,这个坚持不懈就是习惯;一个集体、一个公司、一个村落、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强大和卓越,最直接、最有效而又持之以恒发挥作用的力量就是它的群体习惯-文化氛围.这里的文化是指一个集体的传统、体制、规范、理念等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普遍的行为动机和准则,它直接主导着个体的观念和行为.个体行为在不经意的重复和积累中,一种习惯自然形成.业已形成的习惯又顽强地支配着人的行为,而改变一种习惯是极其艰难的.一个集体的文化氛围的形成也是如此.因此,在班集体形成之初,必须高度重视其良好的集体习惯-文化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阅读改变我们的一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新 《教育》2010,(6):37-37
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通过阅读能够改变我们的一切。首先,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的心灵成长,就不可能有精神的发育,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因为人的生命长度有基因、保健等各种元素,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可以改变人的品位和气质。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觉得他很厚重,他可以给你很多智慧。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人的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凡事皆可能     
《初中生》2011,(12):27-27
你生来是要有很大作用的,可能你并不知道,也可能你不会相信。可是,那是你的命运,与生俱来的,它在召唤你。如果你不相信,只要想想爱因斯坦,他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认字,他的父母还以为他的智力有障碍。想想贝多芬.  相似文献   

13.
凡事皆可能     
你生来是要有很大作用的,可能你并不知道,也可能你不会相信。可是,那是你的命运,与生俱来的,它在召唤你。如果你不相信,只要想想爱因斯坦,他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认字,他的父母还以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曾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同时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里马克思充分揭示  相似文献   

15.
当个体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门槛效应",又称为"得寸进尺效应"。这种效应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当顾客在选购衣服时,精明的售货员会为打消顾客的顾虑,"慷慨"地让顾客试衣。当顾客将衣服穿在身上时,他会称赞这件衣服是多么的合身,并周到地为顾客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当他劝你买下来时,很多的顾客会难于拒绝。  相似文献   

16.
正一般的管理者都在用绝大部分时间研究如何管理别人,而聪明的领导者往往会拿出相当的精力谋划管理自我。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只有领导改变,一个组织才有可能改变。创设面向个体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成长为他最好的自己,首先要从学校组织的变革、校长和教师观念的革新做起。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你会深刻地体会到,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变革,是学校成功、师生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主要聚集在学校,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渠道之一。我们在设计德育时,往往是以集体作为对象德育的成功也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集体教育和集体管理上。这种模式突出了共性、忽略了个性,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学生个性发展,难以落实学生个体道德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教师应先关注个体,再关注集体;关注集体是为营造个体发展的环境,建设集体是为发展学生个体。所以,德育的真正对象是个体。只有创造了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我们的德育才是真正落到了实处,才真正会有实效。然而道德教育并…  相似文献   

18.
中学时我曾经有位同学,常因自己家境贫寒而自卑,无论班里组织 什么集体活动,他都找各种理由拒绝参加。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家里条件差而耿耿于怀,更不要因自己吃 的、穿的不如周围同学而游离于集体之外。 没有人在乎你的家庭出身,除了你自己,在贫困中奋起才是最重 要的。任何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一个人的命运是可以凭自  相似文献   

19.
一位武林高手跪在武学宗师的面前,接受得来不易的黑带的仪式。这个徒弟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在武林终于出人头地。"在授予你黑带之前,你必须接受一个考验。"武学宗师说。"我准备好了。"徒弟答道,他以为可能是最后一个回合的演练。"你必须回答:这黑带的真  相似文献   

20.
数码钢琴集体课——高师钢琴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出现和发展 ,对传统钢琴及其教学法提出了挑战。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虽然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 ,但习惯了传统钢琴演奏与教学的教师对其尚有许多顾虑甚至偏见 ,迫切需要进行观念的更新。现有的钢琴教师只有接受继续教育 ,改进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才可能胜任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