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方语境下的中国美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西方美学的语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了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最初的接纳期,再到宗白华、朱光潜等人的融合期,始终是在西方语境下发展的,最终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美学大讨论中其学科体系才真正确立.我们认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应该是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这种美学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基础,以西方美学为参照而建构起来的美学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既是西方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具有亲和力的美学形态.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也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为指导,这就形成了中国的实践美学流派.实践美学的缺点和不足告诉我们,中国特色当代美学的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根基和土壤,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美善相乐伦理型、直觉感悟整体性、天人合一和谐性的特色,吸取西方美学的美真统一科学型、理性分析逻辑性、天人相分二元性的优长,克服它们的不足和缺点,建构起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新实践美学就是这种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章对20世纪西方美学主潮作了一个总体的描述,并找出了一些主要西方国家学艺术理论发展的共同趋向,指出对于学研究工作来说,对这个趋向的认识是重要的,可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定位,有助于我们在研究学的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研究对象有一个清晰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回眸自王国维以来的百年汉语美学历程,神学美学的叙述在三次美学热中的缺席耐人寻味。通过对百年汉语美学历程的反思与追溯,初步揭示神学美学在汉语学界缺席多年的历史与文化困境,进一步探讨神学美学在当今汉语美学语境中生成的现实与前景,并认为神学美学将会成为汉语美学叙事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中国哲学的抽象、无迹等命题,论述了它对西方美学的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健的《存在与语言——20世纪西方美学论要》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强调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跨学科性,这与人们在现代科学影响下的思维模式的变化分不开;二是篇幅虽不太大,但却有比较大的覆盖面;三是简明扼要与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西方小说打破了顺叙为主的传统,擅长于在寻常时间之外摆弄一些异样的光景,诸如叙事时间和客观时间的参差变位、叙事时间与客观时间的疏密张弛等,形成与东方小说迥然不同的叙事风格,并爱将笔墨集中在那些故事情节比较淡乃至于无的部分,致使叙事柳暗花明、扑朔迷离,呈现出破碎、扭曲、怪诞的形态,带有象征意味,给人以新奇、多样的审美体验,表现出一种超越平实、表现主观、追求创新、追求零乱的美学旨趣.  相似文献   

7.
汪晖 《文教资料》2009,(4):38-40
文化语境是影响语词翻译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习俗人情、思想、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与经典著作价值观与审美意识及文化空白与意义冲突等方面探讨了文化语境对语词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轻鸿于2002—2003年间来北京师范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他的指导教师就是我。王轻鸿在北师大研究期间,就专门研究文学原型问题,不断发表一些很有见解的论文。他的执著、他的刻苦、他的认真,此外还有他的作为一个学者的腼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看到他的专著《汉语语境中的原型阐释》,虽然只是粗粗读了一遍,还是感觉到了它的学术分量和作者的独特追求。  相似文献   

9.
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参照系,审视中国当代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必然的结论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既不能象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样,以艺术生产论否定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又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把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审美和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民族的特色。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色就在于,发扬中国“向内求善”审美观念的长处,充分发挥审美和艺术的以情动人,美善结合,整体中和的特点,避免片面性,全面推动中国美学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后现代语境下拓展实践美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中国当代美学应积极参与到全球美学理论的交流、对话中。在后现代语境下拓展实践美学 ,必须 :(一 )清理其哲学基础 ;(二 )走向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统一 ;(三 )清理和批判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美学。  相似文献   

11.
黄振华 《海外英语》2013,(3X):238-239
该文运用"顺用论"来研究日常会话环境中的汉语反复及其使用过程,认为在众多语言选择和策略性的手段中,说话者选择反复是为了动态的顺应双方所处的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同时说话者在选择重复时并不是被动的适应语境,他同时还利用各种语境因素来满足自己的交际目的并获得交际成功。  相似文献   

12.
西方古代美学以客观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范式,在思维方式上深深陷入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困境之中,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建构应该克服西方古代美学困境,超越二元论的思维模式,采用复杂辩证的思维模式,摆脱科学主义方法论的束缚,从而使中国美学由古典的形态向现代的形态迈进。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就在它与人之间的现实统一关系即“审美价值”,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形成美学第一定律。不能确认或否认这个美学第一定律,构成了西方现代美学的最大失误。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审美语境上的差异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空间构造的差异。中国山水画的形态构成是“动点透视”,具有灵动多变的表现力;西方风景画则严格遵守科学的“焦点透视”法,具有模拟自然的再现性。二、审美取向的差异。中国山水画偏重“精神体验”,人与自然互相交融,追求“畅神”之境界;西方风景画则趋向“直感体验”,人与自然对立存在,追求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邹玲平 《教师》2010,(2):124-125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美学观。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美学探讨的首要问题之一。西方美学固守人类中心主义,力倡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人和自然的矛盾日益恶化,美学也因此渐入困境。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科学地阐释了自然和人的关系,自古重视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受到了中西美学家们的推崇和肯定,也承载了西方美学走出困境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美学在中国,应该从中国美学、中国古典美学、中国传统美学三个层面去考察。中国古典美学在19世纪后半期完成了它的总结形态,它的总结和终结,可以其末猪八戒大师刘熙载作为标志,我们今天对它的研究,应该纳入中国美学史的范畴,不必去费尽心机作什么“转换”;而中国传统美学,则正是来日方长、前途无量的学科领域,如果着眼于中国传统传统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学理延伸和发扬光大而言,应该从刘熙载“接着讲”,或更准确地说,从刘熙载经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接着讲。  相似文献   

18.
西方灿烂的音乐历经了文艺夏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的风格演变,但20世纪是个眨示西方铜琴作曲家及演奏家个性的时代从美学角度看,也呈现出独树一帜的特点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不仅对整个西方铜琴音乐发展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也为今后的西方音乐美学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M.H.Abrams)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自然、生活)、欣赏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围绕着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文学作品的接受史上曾出现了三种有影响的解读理论和解读实践:以作者的创作为理解作品的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词义与语境密切相关,它依赖语境而存在,又在语境的制约与影响中不断演变、发展。语境能够使词义变得具体而单一,赋予词汇灵活多变的临时意义,并制约着词义的选择。从语境的角度研究词义,弥补了以往单纯研究词语静态语言义的不足,使词语在动态运用中真正实现其交际工具的价值,同时也促使词义分析变得更加全面、科学。总之,语境是汉语词义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语境分析对词义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