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由开始认为的现代化就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要环节的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 ,再到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现代化 ,再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凝结了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和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正在逐步形成:从全面从严治党到全面依法治国再到以人民为中心,形成了其深刻的历史逻辑;从"初心使命"一以贯之到树立"四个意识"再到明确"两个维护",构造了其党建理论逻辑;从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其探索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于现代化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再实践、不断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也是一个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曲折交错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总体布局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多次性认识,不断完善的,也经历了六十多年的中国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创新之后才逐渐形成,逐步深化,更加全面。中国现代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线索:一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从国家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小康水平、小康社会再到“五位一体”,现代化的方面越来越全面与协调。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从新中国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到改革开放重建现代国家制度和不断改革、不断完善国家制度,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构成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拥有不断扩大的现代化因素、不断扩大的社会主义因素,不断扩大的中国文化因素,具有后发优势、社会主义优势、中国文化优势,为世界的经济增长、减贫和贸易作出了贡献,同时中国也实现了从落伍者、失败者,到后来者、追赶者、赶超者,再到成功者、贡献者的角色转变。因此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增加更加强劲的定力。  相似文献   

4.
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为案例,探索在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学校不断推进教育思想育人理念的转换、学校行政治理逻辑的转轨、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转型和教学实践的转变,探索出一条从思想理念到治理逻辑,再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最终在课程、教学和教师队伍上落地的实践路径,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中国,探索现代化建设模式经历了几次思路的转换。几次思路的形成和转换,都渗透着国际国内的经验,凝结着几代人的心血。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20世纪前期、中期、后期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思考,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创造和发展。纵观20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思路演变,贯穿着寻找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探索精神。20世纪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形成,是整整一个世纪艰难探索的伟大成就,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模式的确定。它将伴随中国走向21世纪的繁荣和富强。  相似文献   

6.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趋势。经过长期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从“世界失我”到“世界有我”再到“世界向我”的跃迁。这一跃迁离不开历史主动精神的支撑。历史主动精神内含的价值要义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高度的价值耦合性。其中,把握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尊重人民的主体精神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诉求,未雨绸缪的预见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导向,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保障。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从探索现代化之路到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恢弘叙事。如今,站在新征程上,需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古炉》无疑是贾平凹创作中的扛鼎之作,从《秦腔》到《古炉》表明了贾平凹持续对乡土中国的思考,《古炉》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层面进行生活化叙事,将农民、农村与文革的关系及乡土中国现代化出路探索融为一炉,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作用的再认识,即到传统中找寻乡土中国自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力图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制定现代化战略。从“两步走”、“大跃进”到“四个现代化”,再从“三步走”到“新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构想与部署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演进,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9.
周有光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语文现代化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探索:汉语拼音方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有利于汉语、汉文化走向世界;汉字改革的理论与探索,首创了现代汉字学学科;中文信息处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有利于中文信息化和语文现代化。周有光为中国语文现代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年来,语文学科教育学经历了一个由"教"法经验的描述到"学"法理论的探索,再到"发展"教学论理论提出的发展历程.但是,在学科理论研究趋于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采取科学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不同历史阶段制定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及战略,从"三步走"战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小康社会,到以"新三步走"战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再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超越创新的历史演进过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识的视角,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形塑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则决定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性发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再到新发展阶段,这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包含、层层递进和跃升的关系,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为构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道路话语体系提供了一以贯之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3.
林春曹 《成才之路》2010,(4):I0004-I0004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小平同志在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得到了最真切的注解。从“教学挂图”到“幻灯机”再到“多媒体”。课堂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教室”到“语音教室”再到“网络教室”。学校办学条件的现代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践行教育现代化的成功探索路,是首先在论证陶行知创造的教育现代化思想的时代贡献之基点上,再开展了确立践行教育现代化的"立陶"战略对策研究的有效设计与实施上。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成为中国人民追求、奋斗的目标,并深刻影响到中国的历史叙事.中国如何要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去掉现代性中的不利因素,抵御西方的"现代性的入侵",构建民族的主体性,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现代化的路子.从洋务派到清末的新政,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近代中国进行了各种现代化的尝试,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遭遇.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对现代化进行文化反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创造性阐释;一方面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探索政治现代化的途径,建设以法治为核心的政治文明,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进程,构建现代化的现代理性精神,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党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认识经历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全面现代化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考察这一过程,得出以下历史启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对现代化目标认识不断深化的思想保证;各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是党对现代化目标认识不断深化的有益借鉴;对现代化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党对历史潮流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刻体察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7.
对未来新人的时代呼唤从来就是转型期社会的共同特征。从古希腊教育家所追求的"自由人",到19世纪马克思所预言的"全面发展的人",再到本世纪60年代美国的现代化问题专家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所探索的"现代  相似文献   

18.
张雅波 《成才之路》2012,(19):89-89
高中物理教学要探索课程趣味性与规律性紧密结合,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在物理教学中,要从具体生活入手,让学生从身边的小科学中学到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科学中,使课堂充满收获实验的成功的成就感。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并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来我国语文学科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语学科教育学经历了一个由“教”法经验的描述到“学”法理论的探索,再到“发展”教学论理论提出的发展历程。但是,在学科理论研究趋于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采取科学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属于启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在对现代化的认识问题上,经历了个从“器物、制度到文化”的过程,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从文化、制度到器物,再到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