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共同的教学追求,形式丰富多样、师生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堂探究活动让我们课堂的“探究味”越来越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在课堂探究中仍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学习方式”成为了最常听到的词语之一,这次课程改革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特征。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变得开放生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何让学生乐学、爱学,乐于探究.如何真正感受到数学“很好玩”,并在交流与合作中真正理解和感受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要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线的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积极为学生创造主体参与平台,激发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实验演示把学生指向到设疑-实验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组织开展课堂讨论,以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通过课堂小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以沙龙拓展空间培养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扩展到社会大舞台,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内授课。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课标中提出:“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体验探究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课标中提出:“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体验探究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互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教学相长。为顺应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新课堂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谢德财 《学周刊C版》2010,(6):154-155
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使学生参与提问,主动思考;参与活动,主动探索;参与评价,主动分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探索着。  相似文献   

9.
陈勇 《四川教育》2007,(4):39-39
学生的有效参与,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课堂能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变“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有效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同时进步为主要标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发展性”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它是高效实现教学方式、思维结构、课堂环境平衡的“和谐性”课堂,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智慧性”课堂。  相似文献   

11.
张洁  董洪滨 《成才之路》2009,(27):19-20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和激发点.创设物理情景,设“疑”激“思”,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在“疑”这一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多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敢于质疑、乐于探究,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以生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应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自觉地进入丰富多彩的学习天地,体验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成功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把握教材新特点,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进行实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学习探究: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要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4.
李银如 《新疆教育》2012,(7):49-49,27
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必然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标倡导的是让学生从被动繁杂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方式的革命。  相似文献   

15.
“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课程改革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知识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主阵地。教师可以从设置情境、课题探究、课堂质疑等方面来落实课堂中的知识建构问题,以满足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在学习接受着各种不同的新鲜事物,人们常常会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的确,家长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我相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探索、实践、总结。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所以要多多采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才能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8.
吴会东 《成才之路》2009,(32):20-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亲自从事现实、有趣、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场所,是学生探究、交流数学知识、构建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这样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正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所应该积极探寻的。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爱好,激活他们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培养自信心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使整个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从“苦学”进入。乐学”的境界。通过十几年的探索,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意味着我们长期“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需要做根本性的转变,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互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探讨;是高效的课堂,要体现诱思探究的教学思想,提高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其实,追本溯源,这一思想在遥远的圣贤之作《学记》中就已昭然,即“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调查分析学生课堂学习主动参与程度对学习的影响.阐述将课堂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的重要意义.通过案例分析,本文总结将课堂学习中“说”“做”“思”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的做法与体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营造课堂一种温馨的思维空间和气氛,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促进课堂教学精彩结果的生成,激励学生养成敢说、敢做、敢思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