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笔与一些楚辞学均有这样的共识:楚辞学有着两千多年的研究历史,要想有什么类别的问题前人没有考虑过,有什么大的方面前人没有涉及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今人的研究能在前人的基础和路径上有所拓展、有所前进、有所深入,就很不容易了。楚辞的层次分析即是如此,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学对之已十分重视,种种见解、种种划分法纷纷涌现,要想于这一层面有新的斩获确乎艰难,而周秉高先生的《楚辞解析》(以下简称《解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硬是在此基面上赫然取得了新的成就。这主要体现于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刘勰的《辨骚》篇是楚辞学史上第一篇最精辟、最深刻、最具创见而最富赞美之情的《楚辞》专论。它从通变特征、艺术成就、文学地位、后世影响等方面,对屈骚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评价,不仅总结出了“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附其实”的文学创作原则与规律,而且对于后人研究《楚辞》具有方法论意义,刘勰的楚辞观值得重视,此外,对“博徒”一词的误解预予以驳正,认为是褒词而非贬词。  相似文献   

3.
陈直先生的楚辞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其《楚辞拾遗》一鸣惊人,成为研究楚辞的必读之书。读书篇幅虽短,但多属补充、引申和独到发现,创获颇多,其价值当在一般注本之上。他成功运用二重证据的新方法,重视物和考古资料,形成别具一格的治学特色,在现代楚辞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新方法、开拓新途径的意义,对当前以至今后的治骚更是不无启迪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的《楚辞通释》是其研究《楚辞》的力作,王夫之对《楚辞》的训释多有独到的视野,是《楚辞》研究的宝贵财富,文章选择数则与王逸注进行比较,从而可以窥见王夫之《楚辞》研究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明代是中国古代楚辞学史上研究宋玉成果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朝代。在宋玉作品的艺术探讨、真伪鉴定和整理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众多研究屈原与楚辞的文人学者之中,柳宗元是一位见解深刻、成就卓然的代表人物。本文拟对柳氏论屈原与楚辞的观点及著述作一番考察,这对唐代文学思想和唐楚辞研究史的认识和评价,将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林云铭的生平际遇分析了《楚辞灯》的成书原因,并着重论述了《楚辞灯》的主要特点:通俗性和普及性;深入浅出,言近旨远;评析能顾及屈子全人,眼观作品全局。认为林云铭继承了他的前辈在楚辞研究方面的进步因素,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更新,在义理阐示、结构分析和词句解释方面不少地方独具慧眼,在楚辞的普及工作上亦用力最勤,对扩大楚辞的影响,深化楚辞研究,弘扬屈子忧国忧民精神,都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16,(1):30-42
楚辞很早就传播到了日本。日本学者研究楚辞认真而努力,他们不仅研究楚辞的文本,也研究楚辞的作者如屈原和宋玉等人。日本学者不仅研究楚辞的汉文本,还将楚辞注解为一般日本人能够读懂的通用的版本,也作有楚辞的日文译本。虽然日本研究楚辞起步很早,但是日本的楚辞研究,其主要的成就还是出现于现代阶段。日本现代楚辞研究的特色主要有五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将楚辞与日本民族和国家的起源联系起来这一点。使用楚辞为材料以证明日本为神国,这是日本楚辞研究的内驱力。以楚辞证明日本为神国,此内驱力一直存在,而且在现代益发突出,只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日本学术界的楚辞研究采取了更加学术化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9.
王省民 《培训与研究》2006,23(11):8-10,13
姜亮夫先生在楚辞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当代少有的国学大师。本文对姜亮夫先生的楚辞研究进行一番梳理,探讨其综合研究的特点、同源异流的思路和考证细致的治学态度,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其楚辞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楚辞》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以例证的方式说明:《楚辞》研究要想有所进步和发展,必须注意《楚辞》研究以外的文献及其研究成果;同时必须注意非专业的《楚辞》研究者在他们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研究成果。只有同时注意到这些学术研究成果,《楚辞》研究才可能有所新的突破和成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游宇明的散文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思想上,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和自然关怀成为其散文的价值取向与基本主题。艺术上,将理、事、情融为一体,视角选择独特,语言简练优美,初步形成了一种质朴明朗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对与反问语气相关的副词“还”和“又”进行历时的溯源,它们在语法性质上的本质差别是“还”表示反问语气,“又”加强反问语气。二者在其他方面的异同表现及原因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VP”句仅限于“有”和动词的直接搭配,它的兴起是汉语方言和港台普通话共同作用的结果。“有VP”句中“有”的性质对句式的成立和结构有着决定性作用,它用来表示确定或者强调,应归属副词词性,甚至是完成体的“体标记”。  相似文献   

14.
游潜的诗学批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诗主妙悟,是对严羽诗学的继承与发展;二是肯定宋诗,表现出对扬唐抑宋诗学的反思;三是多方品评明诗,为盲目崇古风尚中的理性批评;四是注重诗学征考,倡扬了基于才与学的考证诗学。游潜的诗学批评,既有对复古诗学的继承,也有对复古诗学的反思,为嘉靖前期诗学风尚的代表,体现了此期诗学批评承前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其中语文课程在高中学习任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学生和老师教学来说,高中语文课程既简单又充满了挑战。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的措施,以帮助考生从容应对高考。  相似文献   

16.
也论尤三姐     
尤三姐是一个反封建的叛逆者的典型.她出自小巷寒门,虽寄人篱下,而绝不屈从于纨绔子弟的淫威,并主动出击,以其特殊方式进行反抗.她公然背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理直气壮地提出自主择夫的主张,明确把爱情置于权势、金钱和门第之上.当她的爱情理想遭到封建势力的扼杀时,她以死进行抗争,表明了她的纯洁高尚,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炽烈和执著.她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相似文献   

17.
有二伯是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中的一个小人物形象,他在“自尊”与“自卑”、“古怪”与“神秘”、“无畏”与“怕死”、“贫穷”与“偷窃”之间,体现出的性格异化现象,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著名美学家、哲学家李泽厚认为教育学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心学科 ,因此我们称这一思想为“教育学中心”思想 ,并对李泽厚何以通过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研究而提出这一思想作了概要的陈述和评价 ,力图将对此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狭义“有”字句和方言“有”字句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中的“有”都统一在表“存在”的本义下,分别表示事物、性状、事件的存在。“有”字的词性是动态的,根据后接成分从名词到名动词到谓词的不同,而呈现出一个由动词到准谓宾动词再到副词性确认标记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尤凤伟的长篇《泥鳅》,以乡村“打工仔”在城市的不幸遭遇为讲述角度,通过对这一群体生存状态的揭示。引发出作者对社会体制、城市文明、人性善恶的反思和阐释。尤凤伟的这种书写底层,挖掘底层人群生活和心理状态的写作。相对世纪初浮华、繁杂的文坛是一种沉潜和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