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目前课堂教学情况看,存在着教就意味着提问题,学就意味着回答老师的问题之现象.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并检测教学效果,这无疑是对的.但我们更应该主张让学生多问并会问.德国现代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指出:“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人们要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科学上有所发现创造,就必须从质疑问题开始.因此,应该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质疑,让他们掌握质疑的方法,真正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现就教学实践中点滴体会供同行磋商.……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质疑兴趣,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多说、多做、多想,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对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师误一:虎头蛇尾。在某公开课《蟋蟀的住宅》上,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便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知道蟋蟀长什么样?"有的说:"我想知道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教师出示小黑板学习生字词。反思:教师既然让学生质疑了,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否则质疑课题毫无意义,这一虎头蛇尾的做法形同虚设,浪费课堂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10年前.打个大学生想通过上新东方的课实现出国梦,但没钱交学费.便找到我问能不能暑假在新东方兼职做教室管理员,并且安排他到TOEFL和GRE的班.查完学生的听课证扫完地后就在后面听课,我说当然可以。他又接着提了要求,如果两个月的兼职做得好,能否给他500元工资让他买个录音机,我说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并启发学生质疑。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学生在初读课文后,为了让他们积极思考,学会质疑,我这样启发: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你想解决哪些问题?现在提出来。小学生求知欲很强,于是争先恐后地提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重要的或不大重要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正确地思维呢?  相似文献   

6.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对化学问题的质疑和探究。质疑和探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养成科学态度,形成终身学习、独立工作、探索创新和人生规划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尤其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究、求异质疑的意识,并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开发智能。一.问题解决教学法的涵义1.问题与问题解决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过:“每当碰到不作进一步心理上的努力就不能有效地应付情况时,你就遇到了问题”;数学家波利亚认为:“问题,意味着需要找出适当的行动去达到一个可见而不即时可及的目的……其…  相似文献   

7.
古语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这里说明了学问成就、独立思考、善于质疑三者逻辑联系。爱因斯坦则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说明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重要性。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即质疑。学生在课堂上质疑问难,教师明了学生的难点、疑点,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收到课堂教学好效果。而对学生来说:第一、质疑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提出疑问,说明他们对某方面知识已经产生兴趣。随着经常的质疑学生的求知欲就会更强烈,质疑的兴趣就更浓厚。第二…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尽快达到“展卷自能通解,下笔自能合度”的自学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科学家伽利略也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调查我们周围的学生,上课根本没有提…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生虽然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但是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可以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展。在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的策略主要有: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求无疑,到此方为长进。"要想让学生质疑,必须使学生的思维跟着问题的情境发展,处于"悱"的状态。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清楚,就会感到一片茫然,陷在思维的困境中,迫切希望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课堂教学情况看,存在着“教”就意味着提问题,“学”就意味着回答教师的问题之现象,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并拾测教学效果,这无疑是对的。但我更主张让学生多问并会问“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人们要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科学上有所发现制造,就必须以质疑问题开始,因此就应该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掌握质疑的方法,真正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现就数学实践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供同经磋商。  相似文献   

11.
沙细芳 《文教资料》2005,(4):160-16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常常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问题,往往是发明创造的起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孜孜以求的最佳的教学境界。可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不知如何质疑,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课文一看就懂,没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的指导,让他们学会质疑,形成能力。那么语文学习中如何质疑呢?姑且谈谈笔者的粗浅见解。一、从文章的题目质疑。题目好比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贯穿于每一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 一、课前质疑 课前质疑可以在预习中进行,教懂质疑方法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可要求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问题写在笔记本上,对认真提问题或提的问题较有思考价值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以此激发学生提问的…  相似文献   

13.
课堂质疑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让学生提问并进行讨论,用情感去引导学生质疑和感知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题。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课堂创新。  相似文献   

14.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撒播质疑的种子,扩展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多思善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质疑三步     
李艳 《江西教育》2003,(22):23-23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语文教学中怕的是学生无疑。学生不喜欢动脑筋,不善于思考,自然不能发现可疑之处;或害怕提错,被人讥笑,遭到批评,乃至有疑而不敢提。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错了,不指责,而是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疑对了,疑好了,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求疑的积极性,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比如,在学习《林海》一课时,学生提出课文中三次出现“亲切”、“舒服”两个词是不是重复的疑问,老师应马上给予鼓励,指出这一疑问涉及到课文的重点。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运用精心设计的板书,艺术地反映…  相似文献   

16.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改变学生对语文课的"厌"为"爱",就得在培养"好之"、"乐之"上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在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质疑。要"质疑",就需要给学生时间,需要耐心地听取他们提的问题,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学生无疑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谷超 《教育论坛》2006,(2):49-50
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这样就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其学习效果显而易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课堂质疑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让学生提问并进行讨论,用情感去引导学生质疑和感知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题.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课堂创新.  相似文献   

19.
读书需要质疑,质疑才有长进。一位教育家说:“读书和学习,如果不质疑,那就像种了一颗‘死豆’,智慧的种子将永远不会萌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种“活豆”,而不能让学生种“死豆”。那么,怎样引导他们学会质疑呢?  相似文献   

20.
一、存在问题前一阶段,我校开展了“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本次研讨活动中,我校部分教师开了实践课,教师们在上课时都设计了质疑这一环节。这一设计本身是为了鼓励学生提问题,这并无不当之处,但问题是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没能很好地发挥主导性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1.放任自流教师在学生质疑后不作引导,对有一定质量的问题不肯定、不鼓励、不分析;对低质量的问题也不指出。学生问到哪儿,教师就讲到哪儿,教师似乎成了学生的尾巴,跟着学生进行教学。2.不知所措教师在让学生质疑后,学生或表现很积极,提了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未考虑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