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类教学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异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利益和知识导致的人性和感觉的蒙昧。"成问题"的教学根本就在于师生精神自由的缺失,在于知识与德性、教学与生活的割裂,而已有的围绕有效教学与教学伦理的探索都不能根本遏止不道德教学的发生。教学的道德性内涵及其提升必须从个人精神自由的原点来把握。  相似文献   

2.
大学人文教育的思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七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强调人性,人道,仁爱和人的尊严。科学精神提倡实事求是,鼓励独立思考,反对盲从和迷信,不论是科学的方式或精神,还是人文的方式或精神,其本质都是追求自由。它们为人类理性地追求自由和幸福提供了不同的实践方式。今天谈论大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育,应该思考:什么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市场经济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生存空间有多大?等等。  相似文献   

3.
大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改革史、一部革新史,在改革的氛围中不断凸显出大学创新的精神特质。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根本,是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和意义象征,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大学精神"包含着人文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的教育,其实质是涵养人文精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21世纪大学教育的归宿所在。高等教育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利于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养成。适应社会的同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超越性,是培育其大学精神的本真命题。  相似文献   

4.
对市场经济与伦理精神二元背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信市场经济与伦理精神天然统一论多少带有些天真的浪漫主义色彩,无论如何乐观的人都无法漠视市场经济与伦理精神的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二元背离的事实,这一背离的必然性在于;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与道德利他精神相悖;经济人道德关怀的他律性、功利性易导致道德形式主义,人的形式化和拜物教与作为主体的人自由发展相抵牾。  相似文献   

5.
苏童《黄雀记》回归“香椿树街”叙事,从三个不同的少年视角展现时代变革下的社会图景.其突出成就首先在于写实手法充分暴露社会失范下的人性冷漠;其次赋予女性更加主动的话语权,尽管她们最终不得不走向悲剧;再次象征、隐喻等表现主义的技巧折射命运的荒诞无解;最后书写自由与规约主题下人性的异化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张力和冲突.不同伦理选择背后折射出深层的道德危机,揭示转型视域下的精神困厄,进而拷问精神领域的现代化问题,具有深刻的伦理学意蕴.  相似文献   

6.
基础科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前沿性课题之一,是如何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获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在学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但在展开科学活动时,往往忽略了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在追求科学理性时,又忽略了科学中的人性。科学教育的缺失,不仅在于科学精神的不足,也在于人文精神的不足。试图从科学史教育、探究式教学、科学大概念、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渗透科学教育,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自由软件运动与科学伦理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商业化气息日浓的时代里,何以能够产生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自由软件运动?本文认为自由软件运动的兴起与科学伦理精神密切相关。自由软件运动是人们试图在计算机软件界复兴科学伦理精神的结果;自由软件哲学是对科学伦理精神的坚持和弘扬的结晶。自由软件运动及其哲学反过来引发了所谓的“开放科学”运动,对科学强保密和知识产权强保护倾向提出挑战,为现代科学伦理制度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邓达教授的新著《学校德育课程的精神视界》在对德育精神研究的文献梳理和当前青少年学生精神生活调查的基础上反思时代挑战,提出德育课程精神转向问题。着力解决"学校德育课程的精神关怀转向"问题,主张精神关怀道德教育必须面对"被关怀者"的现实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强调成就幸福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体现了基于人性之本体关照与超越人性之品格追求。  相似文献   

9.
大学有着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不同特性,大学有其相对独立的学术性和文化性定位。大学伦理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发展应具有自由、独立、包容、创新和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这些伦理精神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的有力的精神支撑。而大学制度对大学伦理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大学发展的伦理精神与大学制度共同推进大学发展。大学发展的伦理精神的培育,对当前的现代大学制度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表现在神话中的希腊伦理精神的核心在于对自然欲望的满足与成功荣誉的极力追求,其核心道德价值观建立在伦理层级的最基础层面,基本含义是不得伤害公正.但是道德价值在希腊伦理体系中之处于次要地位.而中国神话中的伦理观建立在伦理层级的最高层--普爱层之上,生活理想必须附着于道德价值之上方为有意义.中国神话神祗的理性化程度大大高于希腊神祗.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大学精神的迷失与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传承民族精神和反映时代精神的过程中,基于对大学自身历史文化的认识而形成的为大学人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求真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表征。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面临着功利化、行政化、市场化等困境。对此,中国大学应以人为本,凸显自治.尊重学术权力并廓清社会和大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灵魂,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道德精神、时代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在本质上是历史的辩证统一的。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应充分体现、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体育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角度出发,首先界定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含义,然后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二者融合的因素及必要性,最后构建了二者相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求善、求美和求自由的精神.反思体育学发展中一直缺乏这两个根本的营养元素.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人本思想的回归,给体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体育学要想有较大的突破,改变目前这种举步维艰的局面,就必须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到体育学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1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相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深刻的贯通性,二者互策互动,同芳共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应成为人类精神追求的一个重要方向。当今人类要从观念认识、内在心灵、外界关系和社会实践四个层面,努力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促进人类精神的完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机构,大学需要"学问",更需要"精神"。大学精神归根到底是创新精神与批判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学术自由精神与社会关怀精神。当前我国大学精神出现的危机,迫切要求我们重建大学精神。为此,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现代人文精神的重塑和大学引领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就成为重建现代大学精神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美学精神的实质是追求自由,回归生活的德育强调主体的自由意识和人性的解放与至善。这表明美学精神和生活德育存在着本质上的契合。本文从实现德育与美学的深层交叉,美学和生活德育契合构建着眼,通过对生活德育内涵及美学精神的理论分析,寻求两者的契合点,进而实现美的享受与道德情感的培养相统一、知情意行的协调一致和能动发展的契合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在人本关怀和自由理性这一基点上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语文教师的人文精神,就是在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批判精神与生命关怀、逻辑思辨与审美想象三个方面谋求融通共建。  相似文献   

19.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培育了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居安思危,艰苦奋斗的不断进取精神;同舟共济,开邦兴国的民主协商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创新精神"为内涵的西柏坡精神。这种伟大的精神是石家庄城市精神的基石和源泉,"坚忍不拔、谦和包容、开拓进取、科学创新"的城市精神与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是革命传统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的凝结和拓展,是石家庄人民奋发图强、建设幸福家园的精神动力。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对于加快石家庄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考证大学诞生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社会秩序中的有序教育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中内蕴的大学精神,尤其是当时的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和自由流动共同构成了大学精神的精髓与衍生点,也是学术繁荣的根本保障与不竭动力。从而演绎出文化繁荣诱因与大学精神属于本质暗合的共生相互依存关系,证实和平时期同样可以通过赋予大学为首的学术组织更大的学术自由和治理自由,释放大学人的创新潜力,促进文化繁荣的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